苗條身材是每個人的追求,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然而,盲目減肥雖然能降低體重,但肌肉含量卻随之流失,抵抗力也随之下降,患病風險升高。
從年輕時就應該着重鍛煉肌肉,提高肌肉質量,特别是骨骼肌,能降低患病幾率,維持機體健康。
骨骼肌屬于運動器官,連接着骨頭,支撐人體,維持良好的體态,無論哪種身體活動均有骨骼肌參與。骨骼肌在骨頭外,如同身體的一道保護屏障,骨骼肌流失可減弱保護層,提高骨質疏松和骨折風險;骨骼肌是比較重要的代謝器官,蛋白質在骨骼肌中儲存。
如果從食物中獲取的蛋白質少,那麼儲存的蛋白質就會分解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維持機能正常運轉;骨骼肌也能儲存糖原,維持血糖穩定。一旦肌肉衰退就會降低平衡能力,增加跌倒骨折風險。
哪些因素加快骨骼肌流失速度?1、缺乏營養
肌肉生成離不開足夠的營養,特别是蛋白質。肌肉生長需經曆3個步驟,先是肌纖維撕裂,再是自動修複,最後生成較粗的肌纖維,修複過程中需足夠的蛋白質。不合理的飲食結構,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弱,均會造成營養不良,導緻肌肉難以形成。
2、缺乏運動
長時間不利用骨骼肌,那麼會出現退化,尤其是久坐不動、長期卧床等,使得肌肉逐漸流失和萎縮,肌肉功能慢慢退化,最終導緻肌肉不足。
3、患有疾病
疾病是導緻肌肉衰退的主要因素,特别是患有感染性疾病或剛剛做完手術後,身體中儲存的能量少,缺乏所必需的氨基酸,從而阻礙肌肉生成。
如何才能提高骨骼肌力量?1、均衡鍛煉
做完一次訓練需有好幾個不同的動作,全身多個肌肉群參與其中,平時應做到均衡鍛煉,保證每一個部位練到位。平時可以适當的做自重訓練,比如深蹲、仰卧起坐或俯卧撐以及舉啞鈴等。
2、先訓練大肌肉群
大肌肉群訓練涉及到多個關節運動,因此先訓練大肌肉群,卧推是不錯的運動項目;然後再訓練小肌肉群,比如小手臂彎舉啞鈴。
3、做到量力而行
保證運動量大于平時的活動量,身體感覺到稍微費勁為好。通常一周訓練2~3次,兩次間隔時間不能低于48個小時。與此同時應規範好動作,循序漸進的原則增加運動次數以及重量,等身體适應之後再逐步提升速度。
溫馨提示
上了年紀後骨骼肌逐漸流失,雖然無法避免,但做好生活調理能延緩肌肉流失速度,着重增強肌肉力量訓練,掌握科學規範的訓練方法,避免盲目訓練而導緻拉傷或扭傷。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鍛煉肌肉時不能憋氣,以免導緻血壓急劇升高;骨質疏松患者應控制好負重量,減慢運動速度;訓練期間提供足夠的優質蛋白質,比如瘦肉、魚肉、豆類和奶類以及蛋類等。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