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始皇吞并六國的戰争中,史學家給予燕國的筆墨是最多的,而究其原因,是因為一個笨蛋太子派遣的一個笨蛋刺客,展開了一場很搞笑的刺殺。《史記》的作者司馬遷認為荊轲的行為是英雄壯舉,而《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則認為愚蠢透頂。兩個司馬倆看法。
其實歸納起來,燕國在諸侯争霸賽的後半程至少犯了四個緻命錯誤,或者說犯了四宗罪。有這四宗罪,燕國想不滅都難。
按照慣例,我們先簡單說大家都知道的:
第一宗罪 逼死了前來投靠的樊於期
在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其實就是大周總公司下屬的分公司,董事長是周天子分封的公侯伯子男五級諸侯,董事長從全國(周天子疆域内)招聘總經理,而且這個總經理還可以兼職,比如蘇秦就曾經當國除了秦國之外的六個分公司的總經理。董事長任用總經理的之後,是不考慮他來自哪個諸侯國的,而且幾乎所有的總經理都不是本地土著。
荊轲刺秦王,無論是在道義上還是可操作性上,都是丢分的。
當時還是很講禮義的,任何戰争都需要找一個正義的借口,比如諸侯伐楚,就是借口楚國沒有向周天子進貢過濾酒的包茅。而在秦燕沒有正式宣戰的情況下派出刺客,并非君子所為,也會為人不齒,還給了秦國伐燕提供了正大光明的充足理由。
除了授人以柄,這次刺殺還給秦國送去了兩份大禮:全力緝拿而不得的逃犯樊於期的人頭;屬于最高軍事機密的督亢地圖。要知道在兩千多年前,繪制一份精細的山川地理圖,那是多麼不容易,的到某一個地方的地圖,就等于找到了一個不犯錯誤向導,行軍作戰暢通無阻。
第三宗罪 内讧趕走了功勳宿将樂毅
其實燕國甚至是有可能一統天下的,因為隻要滅掉吞并齊國,燕國就将會成為當時獨一無二的龐然大物,而滅齊,就差臨門一腳。是昏聩的主教練燕惠王派出了一個臭腳,怒射空門的時候把球踢飛了。
本來樂毅伐齊,已經攻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城池,楚國派來援齊的軍隊居然抓住并殺掉了齊湣王,趙惠文王把相國大印授給了樂毅,趙、楚、韓、魏都準備跟燕國直接把齊國瓜分掉——當然是燕國分最大的一塊,齊國縱橫千裡的土地已成燕國囊中之物。
但是燕惠王卻因為當太子的時候跟樂毅不對付,就派了一個叫騎劫的去摘桃子,結果騎劫桃子沒摘到,反而被齊将田單的火牛頂死了,到手的七十餘城也全丢了,樂毅也跑到趙國去了。
真正賠了土地又折兵的燕王才想起跟已經跳槽的樂毅套近乎,封樂毅的兒子樂間為昌國君,隻求樂毅别帶着趙軍打回來。充分顯示了燕王色厲内荏的本色。
第四宗罪 乘人之危攻趙名利雙輸
幾乎可以說,燕國是戰國七雄中最不講信義的。
當趙國在長平之戰損失慘重的消息傳到燕國的時候,燕王假惺惺地派出使者,送去了五百金(銅,可以鑄錢和兵器),還不如對小官一次普通的賞賜。五百金雖然少了一點,但也算一份情誼,總比沒有強。
可是燕王喜聽到派出的使臣(更像是間諜)栗腹說,趙國成年男人快死絕了,老幼婦孺沒啥戰鬥力,可以乘虛而入。這時候樂毅的兒子昌國君樂間站出來反對:趙國人武功都很高,未必能打下來。燕王喜當然不聽,于是樂間也跑到趙國去了。
燕國的另一個明白人将渠鼻涕一把淚一把的哭着拽着不讓燕王出征,這個時候燕王卻表現出了自己的勇氣:對着忠心耿耿的将渠一頓猛踹。
踢開将渠的燕王喜親自出征,可是一遇到趙國老将廉頗,馬上變慫,被打得滿地找牙,那個當了一回間諜、伐趙的始作俑者栗腹也被幹掉了。這時候被人圍了國境的燕王喜,隻好又把被他踹了一頓的将渠請出來,趙國才饒了燕國。
縱觀燕國争霸戰後半場,可以說是老子(喜)慫包兒(丹)混蛋,國家落到這幫人手裡,不亡也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