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孺子禮賢下士?徐孺子(97—168年),東漢時期名士,著名隐士名稺,字孺子,東漢豫章南昌縣(今江西南昌)人曾多次被朝廷及地方征召,終未出仕徐稺因其“恭儉義讓,淡泊明志”的處世哲學受到世人推崇,被稱為“南州高士”,是“人傑”的典範和楷模,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徐孺子禮賢下士?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徐孺子(97—168年),東漢時期名士,著名隐士。名稺,字孺子,東漢豫章南昌縣(今江西南昌)人。曾多次被朝廷及地方征召,終未出仕。徐稺因其“恭儉義讓,淡泊明志”的處世哲學受到世人推崇,被稱為“南州高士”,是“人傑”的典範和楷模。
一、 徐孺子賞月
《世說新語》記載: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
二、解字勸友
友人郭泰邀請徐孺子到家中,郭家的院子裡有一棵大樹,正準備砍伐掉,徐孺子問砍伐原因,郭泰說:“建造的宅院,正像一個大方口字一樣,這‘口’中有‘木’,是個‘困’字,大不吉祥。”徐穉答道:“建造宅院的方法,都正像一個大方口一樣,可這‘口’中有‘人’,與‘囚’字有什麼不同?”郭泰無話可說。
三、特立傑出,應當為先
漢桓帝延熹二年(159年),尚書令陳蕃、仆射胡廣等上疏推薦徐稺、袁阆、韋著等人(漢朝實行察舉制,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内随時考察、選取人才并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桓帝便問陳蕃說:“徐稺,袁阆、韋著哪個在先?”陳蕃答道:“袁闳出生公族,聞道漸訓。韋著長于三輔禮義之俗,所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不镂自雕。至于徐稺,出生在江南卑薄之域,如角之特立傑出,應當為先。"
四、大樹将傾,細繩難系
徐稺曾對茅容說:“替我謝謝郭林宗(郭泰),大樹将倒,不是一根繩子能夠系住,為什麼栖栖不暇宣處呢?"
五、徐孺下陳蕃之榻
相傳豫章太守陳蕃極為敬重徐稚之人品而特為其專設一榻,去則懸之。于是在王勃的名篇《滕王閣序》中便有了"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這不朽的名句,并且千古傳為佳話。陳蕃曾多次贈糧給徐孺子,徐認為"非自力而不食",于是全部轉送給貧苦人家。
六、邀官不肯出門,奔喪不遠千裡
徐孺子一貫崇尚“恭儉義讓,淡泊明志”,不願為官而樂于助人,被人們尊稱為“南州高士”和“布衣學者”。他曾赴江夏拜著名學者黃瓊為師,後來黃瓊當了大官,徐孺子就與之斷交,并多次拒絕黃瓊邀請他去當官。黃瓊死後,徐孺子身背幹糧從南昌徒步數日趕到江夏哭祭。
七、言傳身教,教子有方
徐孺子的兒子徐胤也是著名的隐士,太守華歆征辟不至。賢名著于四方,甚至“漢末寇賊從橫,皆敬胤禮行,轉相約敕,不犯其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