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意識是怎麼産生的,這是一個長久困擾人們的問題。我們知道構成人類大腦的基本元素和一塊石頭無異,都是碳氫氧元素,區别就是元素排列組合的順序不同,那麼人類的意識是怎麼回事呢,意識和這個世界有什麼聯系呢。這就要從物理學上那個著名的實驗:雙縫幹涉實驗說起。
雙縫幹涉實驗
19世紀初,英國物理學家托馬斯楊最先做了這個實驗,一個光源穿過小孔後又經過雙縫,在後面顯示闆上呈現出雙縫幹涉條紋,托馬斯楊證明了光的波動性。但随着物理學的發展,實驗儀器的先進,物理學家們在實驗裝置旁安裝觀測儀器觀測光子是如果相互幹涉形成幹涉條紋的,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就在物理學家們觀測的一瞬間,幹涉條紋消失了。取代的是兩條亮紋,當物理學家們停止觀測的時候,幹涉條紋再一次出現。
幹涉條紋消失
後來他們将光子改為電子,在逐個發射電子完後,顯示屏上依舊呈現出幹涉條紋,難道電子也是波嗎?他們又安裝好觀測裝置來觀測電子的運動軌迹,兩條亮紋又一次取代了幹涉條紋,當人們停止觀測時,幹涉條紋再一次出現。幽靈般的電子好像知道人類要觀測他們,在觀測的一瞬間,他們呈現出了粒子的特性,當人們停止觀測時,他們又呈現出了波的特性。随後,法國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的德布羅意提出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這取決于人類,當有人類意識參與進來的時候,它們就呈現出粒子的狀态,當沒有人類意識參與的時候,他們呈現出波的狀态。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文薛定谔建立了二階偏微分方程,描述粒子的這種特性,通過方程得到當有意識參與進來後,波函數如何塌縮成粒子态。
關于這裡,愛因斯坦和好友波爾之間有個很有名的故事,有一天愛因斯坦問波爾:你是否真的相信,當沒有人看月亮的時候,月亮就不在那裡,它隻是一縷波,月亮之所以在那裡是因為有人看了它一眼。而波爾的回答是:你能提供給我一個反向證明嗎?你是否能夠向我證明,當沒有人看着它的時候月亮一直在那裡?
講到這裡,我們的物理學似乎朝向了唯心主義發展的道路上去了。比如你家裡沒人時,家裡的一切都是一縷概率波飄散在房間中,當你打開門的一瞬間,波函數瞬間塌縮變成了家具等。難道宇宙的産生是因為一個有意識的智慧生物的誕生。宇宙才塌縮成現在的這般模樣,那意識是如何産生的呢?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