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談論死亡時,我們在談論什麼?是“塵歸塵土歸土”的自我消逝,是“一個人真正的死亡,是他被所有人遺忘”,還是“肉身離世,數據永生,逝者就存在于技術之中”?
在近日公布的《2021中華遺囑庫白皮書》中,微信賬号、QQ、支付寶、遊戲賬号等虛拟财産是90後遺囑中常見的财産類型。年輕人對自己網絡賬号的重視可見一斑。
個體雖然離世,但其網絡中構建的形态依然存在,大量數字痕迹變為“數字遺産”。一個用戶逝世之後,TA的社交平台賬号會怎麼樣,其數字遺産将被如何處理?南都記者就此對國内視頻平台、社交平台進行了采訪。
抖音
2021年為30位用戶設立逝者紀念帳号
2021年,國内越野跑頂尖選手梁晶在甘肅白銀馬拉松越野賽中不幸遇難。梁晶抖音有10.1萬粉絲,發布的711個作品幾乎都是自己的比賽和訓練日常。目前,梁晶的抖音個人主頁已出現緬懷标志:“我們在此為梁晶設立逝者紀念帳号。時光匆匆,惟願記憶永恒。”
抖音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2021年抖音為30位用戶設立逝者紀念帳号。對于用戶反饋的疑似逝者帳号,平台将要求該反饋用戶提供個人身份證明、與逝者之間關系證明、逝者死亡證明等證明材料,相關材料一經審核确認,平台将對該帳号設置保護狀态。帳号設置保護狀态後,将不能變更手機号、密碼、實名信息,避免帳号被盜、被違規利用的風險。
而對于逝去用戶,他的帳号仍然包含個人隐私的部分,如聊天記錄、好友别表等,其直系親屬是否有資格掌握賬号密碼?
對此,抖音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被認定為已故用戶的賬号,其直系親屬等合法繼承人在提交相應材料後,可以将該賬号下的财務财産轉移至繼承人自己的賬号,包括抖币、直播收入、創作收入、活動紅包、音浪、dou 币、零錢等。
“但若需要繼承并繼續使用已故用戶的賬号,則需提供相關遺囑證明。否則,抖音開啟賬号保護後,為保護用戶隐私,将禁止任何人登錄/發布/修改/删除賬号内容。”若已故用戶曾有遺囑,允許繼承人繼承其抖音賬号,繼承人完成賬号繼承動作後,可以發布置頂帖,回應好友請求,更新頭像和背景圖等,但無權登錄賬戶、查看消息和删除好友請求。
B站
探讨虛拟賬号是否能設置為紀念賬号
據悉,B站是國内首個推出紀念賬号的互聯網公司。2020年12月24日,B站發布公告稱,自今日起,對于不幸離開人世的B站用戶,平台将在取得其直系親屬确認和同意後,将其賬号列為“紀念賬号”并加以保護。
B站公告中表示,近些年裡,一些用戶或因病魔纏身,或因遭遇不幸,早早離開了人世,設置紀念賬号是為了“紀念他們和我們曾經存在于同一個世界,曾經看過同樣的風景,為同樣的事物欣喜或悲傷”。紀念賬号是供大家緬懷逝者,追思其在哔哩哔哩上留下的點滴。
不少網友被B站的暖心之舉感動到。在B站公告下方,網友們還羅列出逝去的up主,點進這些up主的賬号,縱然停更已久,懷念的留言彈幕常新。
據悉,在申請成功的那一刻,賬号會被凍結,之後任何人都将無法進行登錄。同時賬号的充電、打賞等功能也将逐一關閉。而在逝者的個人主頁上,會出現一段來自B站官方的悼念信息。
B站相關負責人表示,原創稿件的著作權歸屬用戶,用戶去世後歸屬其合法繼承人,繼承人可以憑借證明材料向平台要求去世用戶賬号内的原創稿件收益。對于用戶産出的其他内容,如評論彈幕等,B站尊重用戶生前設置;用戶生前未設置的,還在摸索探讨。
據南都記者了解,目前已經有超過五十位用戶提出申請,并有八位用戶成功設置為紀念賬号。值得注意的是,B站即将對“紀念賬号”功能進行改版,改版後中将會為用戶提供紀念賬号下的信息處理方式選擇,以及相應的設置項。
在推進“紀念賬号”功能的過程中,除了解決怎麼确認用戶去世了、賬号裡的财産怎麼處理等,B站也目前也面臨着新的問題。B站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虛拟賬号是否應該被繼承的問題,由于現實社會中去世的概念并不嚴格适用于虛拟人物,所以在面對虛拟人物背後的聲優或中之人去世時,虛拟賬号是否能設置為紀念賬号,我們也在進一步的探讨及解決。
微博
親屬登錄逝者賬号隻能用于緬懷紀念
2022年3月18日,是微博博主@走飯離開的十周年,這三千多個日日夜夜裡總有人在她最後一條動态下留言。“走飯”因抑郁症去世,在其生前發布的最後一條微博下面的留言已超100萬,轉發超過 11.6萬,走飯的微博俨然成了衆多“生活重建者”的情感寄托和傾訴樹洞。
然而後續“走飯”微博小号被盜,盜号者利用其賬号行騙。2020年9月17日,微博發布《關于保護“逝者賬号”的公告》,為了保護逝者隐私,防止其賬号被盜,微博将對逝者賬号設置保護狀态,即不能登錄、不能新發内容、不能删除内容、不能更改狀态。新浪微博會通過新聞報道、親友反饋、人工識别等在内的多種手段來判斷賬号用戶的逝者身份,不會與長期不活躍的“僵屍号”混淆。逝者身份在及時審核确認後,就會立即開啟保護。而實際在公告之前,微博對逝者賬号保護已是一項常規工作。
在保護逝者微博賬号隐私方面,微博方表示,如逝者親屬有特殊要求,向微博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死亡證明 戶口本/結婚證的有效内容照片/掃描件)以後,微博會将去世賬号交給其親屬,但賬号隻能登錄用于緬懷紀念,不能發布新的内容和更改賬号設置。
對于逝者賬号,微博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最大限度的尊重用戶,微博認為還是要保持去世賬号與用戶一樣的狀态。
豆瓣
或提供讓用戶提前對數字遺産進行處置規劃的選擇
在豆瓣衆多的小組中,豆瓣公墓不常引人注目,但卻被評為“互聯網的記憶與溫情”。
這個創建于2012年10月8日的小組,如今有12454名成員,小組簡介僅有一句話:謹以此小組紀念已故的豆瓣用戶。每一個帖子以名字和生卒年為題,像一座座墓碑,帖子裡是逝者的生平簡介、個人主頁鍊接,豆友在評論裡回憶、震驚、歎息、祝願。
在逝者主頁上方有一行字樣,寫着“用戶已故,此賬号已被鎖定保護”,頭像下方還為前來悼念的豆友提供了獻花按鈕,點擊後顯示“你在他頭邊放了一束山茶”。
豆瓣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平台已經确認逝世狀态的用戶,平台會将其轉為已故狀态。為确保賬号安全,該賬号會被鎖定保護,并将原綁定信息解綁,不再支持登錄。其近親屬可以通過提交相關資料對其賬号進行注銷或恢複正常狀态的處理。
一般情況下,其近親屬僅可以對其賬号進行狀态上的修改處理,無法獲取賬号密碼。如果近親屬提出涉隐私内容的訴求,豆瓣會依據法律規定進行處理。
為逝去用戶設置已故狀态、悼念圖标,對于逝去用戶的精神意義,豆瓣相關負責人表示,“賬号的存在本身是用戶精神财産延續的方式,能夠繼續長期輻射其社交圈層,所以隻要用戶或其近親屬、委托聯系人沒有提出注銷,我們會選擇保留其賬号及其在世時的内容創作,也是保留用戶之間的精神聯系”。
該負責人也表示,對于已故賬号的處理,涉及用戶自身創作價值的沉澱,也涉及賬号保護和隐私保護等敏感問題,由于相關法律規定不明确,平台的處理方式會十分謹慎。
“我們未來會考慮讓用戶為賬戶提前設置‘委托聯系人’,‘委托聯系人’有權利在用戶逝世後為其打理賬号。”該負責人還透露,未來考慮增加“委托聯系人設置”、“自動删号設置”等可以讓用戶提前對數字遺産進行處置規劃的選擇。
用戶如何清除自己的“數字痕迹”?
對于逝去用戶賬号的保護,平台策略也是彰顯人文關懷的一種體現。
而對于依舊鮮活着的普通用戶,若想删除自己在平台上的痕迹,平台也提供了“注銷功能”。
所有如抖音就為用戶提供了快捷、有效的消除選項,所有用戶都有權依法進行自我消除痕迹。注銷完成後,抖音将對相關日志記錄保留不少于6個月的時間,随後删除用戶的個人信息或對其進行匿名化處理。這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戶已提交的身份信息、好友關系、已發布的視頻内容、評論、點贊、收藏等身份和内容信息。
B站也提供了自助注銷賬号服務,注銷後ID名稱會改成“用戶已注銷(數字)”字樣,但是有up主發布視頻表示,依然可以找到注銷用戶原先投過的視頻、音頻、評論。
微博用戶也可以通過注銷賬号來消除痕迹。平台提供自助注銷功能,用戶可進入賬号注銷頁面,根據頁面提示操作即可注銷賬号。
豆瓣方則表示,用戶在豆瓣平台上産生的内容,其版權等相關權利歸屬用戶本人。豆瓣平台從建站始即為用戶提供了注銷賬号的功能,用戶有權利要求消除其在平台留下的痕迹,可以自主删除自己發布的内容。
“清明時節 遙寄哀思”系列報道
統籌:方軍 董曉妍
采寫:南都記者 董淑雲 實習生 張麗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