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清朝朝珠背雲樣式

清朝朝珠背雲樣式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7 08:35:47

閱兵,是國家必備的大型儀式,通過閱兵,可以彰顯國威、軍威、提升民族自信心。《周禮》中就有對閱兵儀式的記載,其後的漢、唐、宋、明各代,都舉行過大規模的閱兵儀式。

清朝大閱制度的興衰

皇帝親自檢閱軍隊,叫做“大閱”。王公大臣或督撫檢閱軍隊,叫做“簡閱”或者“校閱”。清朝統治者熱衷于閱兵,早在清軍入關前的天聰七年(1633年)和天聰八年(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就在沈陽北郊多次舉行閱兵,此為清朝大閱之始。

清軍入關後,更為注重大閱。順治皇帝曾下過谕旨:“天下一統,勿以太平而忘武備。”順治八年(1651年)初定大閱規制。“三年一次大閱”遂成為清朝定制。康熙皇帝曾言:“國家武備不可一日懈馳。”他将大閱的禮儀、形式、地點、服裝等列入典章制度中,完善了大閱規制。雍正皇帝制定大閱陣式,并繪成圖式。乾隆年間,大閱規制趨于完善。乾隆三年(1738年)定大閱程序。

乾隆四年(1739年)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閱兵的地點選在南苑。著名宮廷畫師郎世甯所繪的《乾隆皇帝大閱圖》,描繪的就是這次閱兵儀式上,乾隆皇帝檢閱八旗将士時的英姿。此次大閱,規模之大,陣勢之強,前所未有。

此後,乾隆皇帝又舉行了五次大閱。嘉慶皇帝僅舉行過一次大閱。到了道光年間,清王朝國勢日衰,大閱遂止。

清朝朝珠背雲樣式(甲光向日金鱗開)1

郎世甯所繪《乾隆皇帝大閱圖》

大閱的流程

其中,乾隆四年的大閱是清朝曆次閱兵儀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次。參加這次大閱的有八旗兵兩萬人。

在大閱舉行的三個月前,由負責天文氣象的欽天監挑選閱兵吉日,再由兵部禀報皇帝,獲得皇帝批準後,大閱的準備工作正式開展。之後,八旗兵會修繕兵器、甲胄。

大閱舉行的兩個月前,八旗兵在駐地操練大閱的行陣之法。

大閱的一個月前,兵部整理大閱操場,八旗兵實地演練大閱。

大閱當日,八旗兵組成陣列,陣列左翼是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右翼是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旗。陣列最前方的是漢軍火器營、滿洲護軍火器營、滿洲骁騎火器營,之後是鳥槍營。陣列中間則是前鋒營、護軍營、骁騎營,最後的陣列是護軍營和骁騎營。

乾隆皇帝自禦殿出發,進入陣列左翼,在陣列中央繞行一周後,返回禦殿。

兵部尚書宣布大閱開始,蒙古号角聲、螺聲此起彼伏。緊接着,炮聲連響三次,大閱開始!

清朝朝珠背雲樣式(甲光向日金鱗開)2

《大閱第二圖·列陣》局部“正黃旗滿洲火器營”

火器營率先出列,每前進十丈,槍炮同時鳴放一次,如此鳴放九次。到第十次槍炮轟鳴時,場面極為壯觀,等到鳴金時才停止。火器演練結束後,八旗兵打開鹿角為入口,前鋒營、骁騎營、護軍營依次整隊前進,其他各隊緊随其後,鹿角門随後關閉。待八旗各營士卒進入指定位置後,伴随着陣陣螺聲,八旗各營士卒開始演練各種陣法,反複數次。之後,再度響起螺聲,閱兵部隊整隊返回列隊的地方,變回初始的陣型。兵部尚書宣告大閱結束。皇帝本人進入軍營,賜将士酒食,論功行賞。

清朝朝珠背雲樣式(甲光向日金鱗開)3

《大閱第三圖·閱陣》局部

大閱的旗幟與甲胄

值得一提的是大閱将士所使用的旗幟和穿戴的甲胄,可謂是色彩斑斓、種類繁多,頗有“甲光向日金鱗開”的意境。

八旗中四個正旗的旗幟為方形、純色;四個鑲旗的旗幟呈五邊形,鑲黃、鑲藍、鑲白旗的旗幟有紅邊,鑲紅旗旗幟有白邊。漢軍火器營的旗子上繪有金色的龍,上面有紅纓作為點綴;滿洲火器營、骁騎營的旗子與漢軍火器營相同,但是有和旗子同一色調的長帶作為裝飾;護軍火器營、護軍營的旗子與前兩者相同,但是以白帶子作為點綴。

甲胄方面,穿戴藍色甲衣、甲衣邊緣裝飾以旗幟顔色的是護軍營;穿戴白色甲衣,甲衣邊緣裝飾以旗幟顔色的是護軍校。護軍、護軍校的頭盔上有紅纓,護軍将領的頭盔上有黑纓。大臣的頭盔上飾以貂尾、雁翎。乾隆皇帝的大閱甲為“明黃緞表,月白裡,衣前繡五彩金升龍二,後正龍一”,極為華麗,彰顯了皇帝的無上威儀。在這光鮮亮麗的旗幟和甲胄的背後,是清王朝森嚴的等級制度。

清朝朝珠背雲樣式(甲光向日金鱗開)4

八旗盔甲

“帝王之治天下,未有不以武備為先務者”。強大的武備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基本保障。清朝統治者以弓馬定天下,明白“忘戰必危”的道理,熱衷于舉行閱兵儀式,将大閱作為太平時期統治者對國家武備力量的一項督察制度。大閱可以訓練士卒,彰顯國家強大的武備力量,震懾周邊國家,起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作用。

[編輯]

蔡晨

清朝朝珠背雲樣式(甲光向日金鱗開)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