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酸性土壤堿性土壤?植物正常生長發育有賴于良好的土壤環境但在自然界中,植物生長的土壤往往存在着各種各樣的障礙因素,限制着植物生長例如,世界陸地表面大面積鹽堿土中有高濃度的鹽分;酸性土壤中有高濃度的H , Al3 , Mn 2 和Fe2 等;淹水土壤中有過量的還原性物質和Fe2 等;石灰性土壤中缺乏足夠的有效磷、鐵和鋅等這些具有植物生長障礙因素的土壤稱為逆境土壤,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什麼是酸性土壤堿性土壤?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植物正常生長發育有賴于良好的土壤環境。但在自然界中,植物生長的土壤往往存在着各種各樣的障礙因素,限制着植物生長。例如,世界陸地表面大面積鹽堿土中有高濃度的鹽分;酸性土壤中有高濃度的H , Al3 , Mn 2 和Fe2 等;淹水土壤中有過量的還原性物質和Fe2 等;石灰性土壤中缺乏足夠的有效磷、鐵和鋅等。這些具有植物生長障礙因素的土壤稱為逆境土壤。
逆境土壤分布的面積廣泛,而且改良難度大。因此,已成為農業生産發展的限制因素。植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對各種逆境産生了一定的适應能力。某些植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忍耐上述不良的逆境條件,了解植物對土壤環境的生理反應和抗逆機理,對發展農業生産是十分重要。今天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酸性土壤。
酸性土壤是低pH值土壤的總稱,包括紅壤、黃壤、磚紅壤、赤紅壤和灰化土等。酸性土壤地區降水充沛,淋溶作用強烈,鹽基飽和度較低,酸度較高。酸性土壤在世界範圍内分布廣泛,在農業生産中占有重要地位。
形成:
所謂的酸性土壤是指缺乏堿金屬、堿土金屬而大量吸附H 的pH<7的土壤,其酸性來源有:
(1) 雨水中的碳酸
(2) 微生物和植物根部代謝産物
(3) 有機物分解過程中産生的有機酸
(4) 硫化亞鐵氧化生成的硫酸
(5)化肥分解
一旦形成酸性環境, 吸附在粘土和腐植質上的堿性金屬離子和H 替換而引起土壤中這些金屬離子的缺乏, 因此土壤呈酸性。
辨别
一、看土源
一般采自山川,溝壑的腐殖土,多呈黑褐色,比較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是比較理想的酸性腐殖土。如:松針腐殖土,草炭腐殖土等。
二、看土色
酸性土壤一般顔色較深,多為黑褐色,而堿性土壤顔色多呈白、黃等淺色。有些鹽堿地區,土表經常有一層白粉狀的堿性物質。
三、看地表植物
在野外采掘花土時,可以觀察一下地表生長的植物,一般生長野杜鵑、松樹、杉類植物的土壤多為酸性土;而生長柽柳、谷子、高梁等地段的土多為堿性土。
四、看質地
酸性土壤質地疏松,透氣透水性強;堿性土壤質地堅硬,容易闆結成塊,通氣透水性差。
五、憑手感
酸性土壤握在手中有一種“松軟”的感覺,松手以後,土壤容易散開,不易結塊;堿性土壤握在手中有一種“硬實”的感覺,松手以後容易結塊而不散開。
酸化土壤的危害
1、酸性土壤會使土壤有益微生物數量減少,抑制有益微生物的生長和活動,從而影響土壤有機質的分解和土壤中氮、磷、鉀、硫等元素的循環。而且還會造成病菌滋生,根系病害增加,如土壤酸化将會加重農作物根線蟲病的滋生與蔓延等。
2、酸性土壤會造成營養元素的固定,如當土壤pH值低于6時,紅土壤中磷的固定率随着pH的降低而直線上升,由于磷的被固定,大大降低了磷的有效利用率,成為影響農業發展的嚴重問題之一。
3、酸性土壤将會促進某些有毒元素(如鋁離子等)的釋放、活化、溶出。如土壤中的鋁離子會對小麥幼苗生長有毒害作用;對大麥相對産量也有很大影響,土壤中随着交換性鋁含量的增加,大麥的相對産量呈直線下降。而且在酸性土壤上種植作物,不易全苗,常形成僵苗和老苗,産量低品質劣。
怎麼解決
1、增施農家肥,培養土壤肥力 作物種植前,以農家肥為主施足底肥,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改善土壤通透性,促進根際微生物活動,促使土壤中難溶性礦物質元素變為可溶性的養料,達到培肥地力的效果。
2、适時增施石灰 酸性田在整地時,逐年施入石灰,每年每畝施入10至 40公斤 ,直到變為微酸性或中性土壤為止。
3、種植耐酸作物 常種綠豆、油菜、荞麥、和水稻等耐酸性作物。通過整地管理使土壤活化來調整土壤酸度。
4、實行水旱輪作,改善理化性狀,改進栽培技術,防止水土流失,酸性土實行水旱輪作(2至3年換一次),可以改善土壤耕性和理化性狀,栽培中實行播後蓋膜,調整複種方式(比如水稻—水稻—水稻,改為油菜—水稻—水稻),選用堿性肥料(如碳铵、氨水)達到改良目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