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這個新媒體泛濫的時代,說相聲這樣的舊時娛樂活動貌似已經沒有立足之地了,但是郭德綱開創的德雲社卻是一枝獨秀,直到如今生意依然非常好,經常是一票難求。在德雲社剛剛創辦的時候,郭德綱經常和于謙搭檔一起上台說相聲,但是如今他已經培養出來了大批優秀的弟子,所以自己很少登台表演了。
不過他和于謙老師給大家留下了非常多經典的回憶。其中他非常愛把于謙老師的三大愛好寫進相聲的段子裡,而觀衆們對于這三個愛好也相當的熟悉,每次被問到的時候都會大聲地說出:抽煙,喝酒,燙頭,這貌似已經成為了觀衆和他們獨有的默契。
說到于謙,很多人都認為他和郭德綱是爸爸和媽媽的存在,很多人也親切地稱他為“于媽”。作為一名合格的捧哏,在說相聲的過程當中,他會不斷抛出各種各樣的梗,然後和自己的搭檔順利地完成整場演出。而其中最受觀衆們歡迎的梗就是他的三大愛好了,每次大家提到于謙這個人,首先想起的就是他的這三個愛好。
尤其是燙頭這一個愛好,很多人都調侃他是一個時髦的老年人。雖然說他本人确實有這幾樣愛好,但是之所以能擺在台面上不斷地被大家議論,也是有一定原因的。這就不得不提到德雲社創立之初的艱難困境。
整個社是由郭老師一手創立起來的,而剛剛建立的時候他還隻是一個民間的草根藝人,自己有着一生說相聲的本領,但是卻沒有足夠展示的平台,社裡也沒能招來幾個學徒。
于謙這個時候就已經選擇加入了他的隊伍,并且和他做起了老搭檔,其實這個時候的于謙已經是一位演員了,拍過一些作品,比起郭老師來說名聲大得多,但是他依然選擇和老郭一起奮鬥。不過總體來說在前期的發展過程當中都是相當困難的,整個大劇場根本就沒有幾個人來看表演。
有一次隻來了一位客人,而郭老師依然非常樂觀地說:您可真有錢,直接包場了!這樣的娛樂精神可不是誰都有的。這個時候的相聲越來越沒人看了,以前的舊段子也在不斷地消失,貌似沒有什麼能夠支持整個社繼續走下去。
于是為了求生存,郭老師開始另辟蹊徑,不再隻是在段子上下功夫,而是從說相聲的人身上開始找新的發力點。郭老師給每一個合作的人都安置上了一個标簽,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人設”,有了這個東西之後,觀衆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對台上的相聲演員有一個深刻的認識,而且這些人設都非常的貼近生活,觀衆接受起來也更加容易,仿佛就是自己好久不見的一個老朋友一樣,大家坐在一起唠唠嗑。
不得不說,這樣的方法非常的受用,後來在郭老師的努力下每一位相聲演員都有了屬于自己鮮明的特點,而觀衆也對這些标簽記得尤為清晰,即使走出了劇場,依然會聯想到他們。
而于謙老師的三大标簽就是這樣來的,自從被寫進段子之後這三大愛好就不斷被提起,也成為了觀衆對于老師最直觀的認識和印象。但是之所以會有這三大标簽,也是由于老師本人原因的,他十歲的時候就開始喝酒,後來一直将這個愛好延續了下去,抽煙依然如此。而燙頭是他比較獨特的一個愛好,後來他的丈母娘親自為大家解釋,說這是因為他的頭發比較稀疏,隻有燙了頭之後才能讓頭發看起來多一點兒。
于謙老師自己的愛好和工作挂鈎之後,成為了一個獨特的吸引觀衆的點,德雲社也因為這樣的運營模式走出低谷,走向巅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