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後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
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稱“吳中四才子”。
自明代以來,他的詩書畫及關于他的轶事野史在官方及民間均流傳很廣,成為後人特别是文化藝術界人士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與談資。他的作品及他本人也成了後世文人進行文藝創作的材料之一。
他寫了好多詩,其中以這首詠桃花的《桃花庵》流傳較廣,出現在很多部後世作家的作品中。每年春天春意盎然、桃花盛開的季節,這首詩就會很應景地被許多人拿出來賞鑒一番,借此抒發自己對當下現狀的不滿和對像唐伯虎那樣詩酒人生、快意恩仇的生活的向往與憧憬。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原詩。
原文: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酒醒隻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将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别人笑我太瘋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由來:
此詩寫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這一年,上距唐寅科場遭誣僅六年。唐寅曾中過解元,後來受到科場舞弊案牽連,功名被革,在長期的生活磨煉中,看穿了功名富貴的虛幻,認為以犧牲自由為代價換取的功名富貴不能長久,遂絕意仕進,賣畫度日,過着以花為朋、以酒為友的閑适生活。
釋義:
桃花塢裡有座桃花庵,桃花庵裡有個桃花仙子。
桃花仙人種着很多桃樹,他摘下桃花去換酒錢。
酒醒的時候靜坐在花間,酒醉的時候在花下睡覺。
半醒半醉之間一天又一天,花開花落之間一年又一年。
我隻想老死在桃花和美酒之間,不願意在達官顯貴們的車馬前鞠躬行禮、阿谀奉承。
車水馬龍是貴族們的志趣,酒杯花枝才是像我這樣的窮人的緣分和愛好啊。
如果将别人的富貴和我的貧賤來比較,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如果将我的貧賤和達官顯貴的車馬相比較,他們為權貴奔走效力,我卻得到了閑情樂趣。
别人笑話我太瘋癫,我卻笑别人看不穿世事。
君不見那些豪門貴族雖然也曾一時輝煌,如今他們卻看不見他們的墓冢,隻有被當作耕種的田地。
出處:《桃花庵歌》是明代唐寅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
唐伯虎生活十分窘迫,“桃花庵”是他的朋友捐錢幫他買下的一間十分簡陋的小茅草房(O(∩_∩)O哈哈~,想不到吧)。
前八句,主要描述的是桃花仙寫意的平庸生活,文章多次提到“花”“酒”意向,卻沒有給人輕浮的感覺,反而讓人覺得輕松逍遙,讀來動感快意。詞八句,運用對比的手法,突出了詩人樂于歸隐的人生态度。
最後兩句點名主題:功名利祿皆是浮雲!别人笑我太瘋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解析:世間的人笑我太瘋癫了,我笑他們都太膚淺。還記得五陵豪傑的墓前沒有花也沒有酒,如今都被鋤作了田地。
注意:“桃”與“逃”同音,表達的是詩人逃避世俗,樂于歸隐生活的強烈願望。這個意義早在《詩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裡就體現出來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