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她精明世故,
有人說她暗藏心機,
有人說她大徹大悟,
有人說她寬容忍讓,
有人說她才華出衆。
她就是《紅樓夢》中的薛寶钗,也是寶姐姐的飾演者張莉。
自小與藝術結緣,意外出演《紅樓夢》
1965年,張莉出生于四川成都的一個政府家庭。
他的父母都是政府部門的骨幹分子,所以生活很是富足。
由于父母的文化程度相較于普通人很高,從小便帶張莉各種各樣的“見世面”。
以至于在小學的時候,張莉就明确了自己未來的人生之路——學習藝術。
1977年,高考剛剛恢複,張莉小學畢業,僅僅12歲,便被成都戰旗歌舞團選中,進團做了一名文藝兵。
當時一旦進入文工團,便要吃常人所不能忍之苦,年紀很小的她每天五點鐘便要起床,進行一整天的高強度訓練。
甚至有的時候,他們還需要代表政府參加一些活動。
最有名的一件事便是文藝宣傳隊需要登上喜馬拉雅的前哨陣地,為那些邊防駐地戰士們唱歌。
嚴寒的高海拔之地,氧氣稀缺,他們一衆人需要背上氧氣瓶,為那些辛苦的士兵們高聲歌唱,鼓舞士氣。
大雪紛飛的山上,能看到張莉瘦小的身影艱難的跟随着隊伍,她滿含笑意,向着對面為國貢獻的士兵們敬禮。
在做文藝兵的幾年裡,張莉不光磨練了自己的意志力,還将自己的心性“打磨”的光彩熠熠。
在當時張莉曾有過一個比自己大幾歲的愛慕對象,豆蔻年華的少女每天都會悄悄地望上一眼心上人,哪怕是對方的一個禮貌微笑也能開心一整天。
但文工團有明文規定不能談戀愛,張莉隻好默默地藏起了這份心動。
可喜歡和心動并非人力所能控制,張莉隻能做到欺騙别人,做不到欺騙自己。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她便會看着天上高高挂起的月亮,看着月亮的影子投射在漆黑的大地上。
頗有幾分“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的意味。
因為你是我的一支歌,我唱你不能太久太久。因為你是我的一番祈禱,我不能到處把你絮叨。因為你是我的一朵玫瑰,盛夏之後你将一去不回。
這首美國詩人的《短暫的愛情》,便是當時張莉最真實的内心寫照。
随着時間的推移,這份沉積已久的愛慕便逐漸消散了,張莉也投入了新一輪的學習生涯。
當時的張莉樣貌很是出衆,有着不少的追求者,但從小就是乖乖女的她自然沒有和任何人戀愛。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内地的影視事業逐漸地興起,不少導演紛紛效仿國外拍攝影視作品。
便有一些有才之士想将中國的四大名著拍成電視劇,其中《紅樓夢》便是觀衆們最喜歡的一部。
為了拍好這部劇,導演王扶林走訪了許多“紅學家”,希望這些精讀紅樓的老前輩能給拍攝提一些建議。
“一切按照原著來,不要改動!”
這句話便是王扶林東奔西走幾天的結果,并且貫穿了整部《紅樓夢》的拍攝。
一部好的影視作品,最重要的就是選角。
為了能招募到更多的表演人才,中央電視台和王扶林合作,對社會各界人士進行廣泛招募,篩選出最貼合原著的人物。
中國有句著名的古詩: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當時的張莉并沒有參加《紅樓夢》的選角,她隻是機緣巧合的陪老師的女兒去參加面試。
在面試之前,她甚至都不知道這是《紅樓夢》劇組。
來到現場之後,張莉自然而然地坐在了最角落的位置,等待着朋友面試結束。
當時是冬季,大家都穿的很厚,張莉還裹了一條厚厚的圍巾,将自己的下半張臉全部包裹住了,隻漏出了一雙眼睛。
面試的教室很貼心地開着暖氣,在暖氣的氤氲之下,張莉靠着牆昏昏欲睡。
正在她即将進入夢鄉的時候,一位中年男士拍了拍她的肩膀,有些調侃的說道:“這裡這麼熱,你還戴着大圍巾,不熱嗎?”
張莉擡起頭看着對面正在微笑的眼睛,有些迷糊的“嗯”了一聲。
“你把圍巾摘掉吧,我看着都熱!”
對方似乎是覺得張莉沒聽清自己的話,于是又重新說了句。
張莉後知後覺地摘掉了圍巾,露出了那張美豔端莊的臉蛋。
對面對的人看到張莉的臉,驚喜地拉着她說:“你來試一下鏡頭!”
張莉就這樣莫名奇妙的被拉到了鏡頭面前,她按照攝影師的要求做了幾個動作,被那位陌生的男士連連稱贊。
直到她被選中進入劇組,她才知道那位拉自己試鏡那位男士是中央電視台著名導演王扶林。
正如巴爾紮克說的那句話一樣:機會來的時候像閃電一樣,全靠你不可思索的利用。
張莉毫不猶豫地把握住了這個機會,進入了87版《紅樓夢》的劇組,當時的她隻有17歲,是整部戲最小的演員。
在剛進劇組的時候,因為性格相似,張莉便跟飾演黛玉的陳曉旭成為了好朋友。
由于從沒演過戲,張莉并沒有想飾演主角,她想飾演的是林黛玉的丫鬟紫鵑。
但陳曉旭看着張莉的臉,認真地說道:“你長得這麼好看,為什不去争取主演,偏要演丫鬟,你演黛玉,這不是很好嗎?”
雖然當時的張莉并沒有自信,但薛寶钗卻刻在了她的心裡。
令人意外的是,集中訓練了一段時間後,陳曉旭和張莉出人意料的被選中飾演林黛玉和薛寶钗。
在當時的年代,演好一部劇并不容易,需要經曆長達幾年的人物學習,将自己身份徹底帶入到劇本中的那個世界。
在這段時間中,飾演林黛玉的陳曉旭和飾演薛寶钗的張莉關系逐漸變得親密了起來。
她們跟着紅學大家李颉老師學習表演,逐漸地融入了自己的角色中。
“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挂,金簪雪裡埋。”
這四句詩是來形容《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和薛寶钗的,也是劇外陳曉旭和張莉的人生寫照。
陳曉旭用自己的一生活成了林黛玉,而張莉至今未嫁,一心事業。
但是這兩個性格迥異的人卻能聊到一起,經常合作“闖禍”,還在拍戲的時候兩人還鬧過一場笑話。
當時在拍騎馬的戲,拍完之後,兩個調皮的女孩偷偷溜進了栓馬的地方,手腳麻利的爬到了馬背上,正打算策馬奔騰一番,卻聽到了導演的聲音。
“林黛玉,薛寶钗,你們倆給我下來!”
提心吊膽的兩人聽到這聲怒吼之後立馬不敢動了,老老實實地趴在了馬背上。
最後工作人員趕到了面前,兩人才慢悠悠地爬了下來。
導演對着嬌滴滴的“林黛玉”和眼睛水汪汪的“薛寶钗”,真是打不得也罵不得,隻能一個勁地說:“别太調皮了!”
拍戲過程中的趣事有很多,戲中的一衆“紅樓姐妹”關系匪淺,經常在拍完戲後一同聚餐吃飯。
但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耗時五年,《紅樓夢》這部驚世巨作終于拍完了,衆多演員們也要紛紛離場,投入新的生活。
“林黛玉”和“薛寶钗”也要告别“紅樓一夢”,來到現實中過自己的人生。
由演員轉型商人,身家竟然過億
1987年,《紅樓夢》一經上映,便在全國範圍内播出,飾演主角的幾人,紛紛成為了從原著走下來的角色。
尤其是陳曉旭飾演的林黛玉,更是被觀衆稱為:“天下掉下來的林妹妹。”
飾演薛寶钗的張莉也憑借着劇中穩重端莊的形象,成為觀衆心目中的“寶姐姐”。
但大概是這個角色太過出彩,張莉後來病沒接到過非常合适的角色,直到1988年,張莉和陳曉旭一同出演了《家春秋》,再次實現了影視合作。
後來張莉的演藝生涯并不順利,她和陳曉旭仿佛都跌入了“紅樓魔咒”一般,一個轉行經商,一個出國留學。
張莉在拍戲瓶頸期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奔赴加拿大,在加拿大聖力嘉學院進修演技。
但從事政治的張家人并不像經商家庭有很多的積蓄,張莉在加拿大讀書期間經常需要勤工儉學。
當時她想在學校附近的一家快餐店打工,多次跟老闆商量卻始終被拒絕,不甘心的她希望老闆能給出一個原因。
“你沒有工作經驗,況且我們也不确定你能幹多久,這不确定性太高了,實在不好意思!”
老闆平靜地說完了原因,轉身離開,隻留下張莉一個人呆呆地站在原地。
既然不能在校外勤工儉學,張莉便開始好好學習,争取拿到學校的全額獎學金,為自己的生活減輕一些負擔。
事實證明,張莉的決定沒有錯,她在校期間順利地拿到了所有的獎學金,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學霸!
由于當時需要賺錢,張莉機緣巧合之下遇到了一位華裔導演,恰巧這位導演知道《紅樓夢》中的薛寶钗。
并且非常喜歡張莉飾演的薛寶钗,于是請她出演自己的電影《浮雲》。
在當時,張莉每天隻能在晚上去拍戲,經常是一拍就到了深夜。
在别人的家屬紛紛接走别人之後,張莉隻能自己開着車往家裡趕。
有一次由于太過勞累,還将車開到了别的城市,後來還是依靠着當地的警察才回到家。
回家後的張莉根本沒辦法歇息,她隻得洗把臉,喚醒一下意識,再次開車到學校上課。
經常是一天都睡不到五個小時,既勞累又辛苦。
等到電影《浮雲》上映時,張莉憑借着精湛的演技,在加拿大獲得了很多粉絲。
華裔導演看到了張力的潛質,于是給了她一個光芒萬丈卻又艱辛無比的選擇:進軍好萊塢!
但張莉很清楚,以自己的身份,進軍好萊塢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前途未蔔的狀态讓張莉很是不安,于是她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當時,張莉一直租住在一家老夫妻的房子裡,老夫妻在那段時間想搬去外地生活,想把房子低價賣給這個真誠的小姑娘。
但即便是優惠了許多,20萬對于張莉來說依舊是一筆大數目,畢竟當時的張莉隻有2萬塊的積蓄。
最終,在一個朋友的幫助下,張莉向銀行貸款買下了這套房子。
但還沒等到她裝修好時,有一位買家過來了,他們想買下這套房。
自然,張莉賣出了這套房,淨賺到了十萬塊。
這是張莉賺到的第一筆大資産,她非常高興,于是決定不再琢磨演技,進軍商業圈。
但學藝術的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清高,張莉在剛開始一直遲疑着,不敢邁出第一步。
她的一位異國的小姐姐看到她如此為難,寬慰道說:“任何行業都不低俗,隻要是憑借着自己的能力賺錢,又有什麼高低之分呢?”
聽完這席話的張莉猶如醍醐灌頂,立馬決定從事房地産生意。
但第一次的成功算得上是“瞎貓碰到了死耗子”,第二次的成功遠沒有那麼輕松。
張莉由于經驗不足,在房地産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正在她打算大賺一筆的時候,一場金融危機的來臨,讓她輸的血本無歸。
深受打擊的她在那段時間暴瘦了30斤,一下子人便脫了像,為了找出暴瘦的原因,張莉去到醫院檢查。
可檢查結果卻遲遲沒有送過來,直到後來上廁所的時候,張麗聽到了醫生的對話,在一聲一聲接一聲的歎息中,她知道了自己命不久矣。
但不甘心屈服于病魔的她,在住院兩周後偷偷地辦理了離院手續。
“哪怕我的生命指不定那天就結束了,但我想好好地過每一天,不想在生命的盡頭待在醫院裡混吃等死。”
好在最後是壓力太大導緻的身體失調,并非是太嚴重的病。
張莉在所謂的“生命盡頭”努力的學習着地産投資方面的知識。
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是張莉一直以來的人生信條。
好在,這一次,張莉終于成功了,在房地産界小有成就,雖不能像富豪一般百億身家,但也算是一位身家過億的成功女商人。
但很快,國内傳來了很多的“壞消息”,有人造謠她未婚生子,還有的人說她嫁入了豪門,成為了豪門富太。
這些流言蜚語張莉并沒有放在心上,但随即而來的一條新聞卻讓她懊悔不已——“林黛玉”陳曉旭乳腺癌離世。
她腦子裡突然想到了幾年前回國參加的一場《紅樓夢》聚會,散場之後,陳曉旭曾想悄悄地拉住她跟她講幾句話。
但當時張莉急着趕飛機,在聚會結束後,匆匆地告了個别便飛回了加拿大。
臨走時,“林黛玉”陳曉旭出乎意料的給了她一個深深地擁抱。
這一别,便是一生;這一抱,便成為了“寶黛”的最終一抱。
許多年後,張莉回歸中國,在參加節目時,主持人問道她和陳曉旭的事情,她總會淚流滿面的訴說自己的懊悔。
午夜夢回時,她總能想到“林妹妹”的那句話:“今兒我來,明兒她來,不至于太熱鬧,也不至于太冷清。”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别時容易見時難。”
“林妹妹”和“寶姐姐”終究還是像《紅樓夢》中那樣,陰陽兩隔,再無相見。
這些年來,熱衷于房地産事業的張莉始終沒遇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獨身的她漸漸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
如今年過半百的她,活得像一位少女,這大概就是生活的意義吧!
每個人都被生活賦予不同的角色,而“薛寶钗”張莉她的生活便是“乘風破浪”。
在當今社會,婚姻被許多人看做是人生的全部,但像張莉這樣的無婚姻生活何嘗不是一種肆意灑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