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嗨租逾期被起訴了會怎麼樣

嗨租逾期被起訴了會怎麼樣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13 21:47:51

嗨租逾期被起訴了會怎麼樣?一款叫嗨租的手機租賃平台在網上悄然興起,通過線下合作商戶向消費者“出租”手機,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嗨租逾期被起訴了會怎麼樣?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嗨租逾期被起訴了會怎麼樣(手機租賃模式引發争議)1

嗨租逾期被起訴了會怎麼樣

一款叫嗨租的手機租賃平台在網上悄然興起,通過線下合作商戶向消費者“出租”手機。

但據媒體報道,有消費者投訴稱,嗨租平台涉嫌引誘未成年人分期租手機,不僅分期後的租金總價為手機市場價的一倍之多,而且逾期後産生的利息也高于手機原本價值數倍。

天眼查顯示,嗨租平台運營方重慶趣嗨租科技有限公司已存在幾百起案件涉及手機租賃合同糾紛。

租手機比買手機貴一倍

央廣網報道稱,2020年11月,剛滿16歲的楊雪(化名)在廣東東莞的一家手機店裡看到店裡宣傳“0首付,分期付款手機”,于是在店老闆的引導下,在手機上登錄了一款叫嗨租的軟件,“租”了一部當時市場售價不到3000元的手機,自以為3000塊錢是分12期來還。但當真正還錢時才發現每月需還款520元,總價算起來要6000多元,于是交完第一期後就沒有再還過款。楊雪表示逾期後,嗨租平台方态度強硬,聲稱将其告上法庭,甚至她還收到了法院的傳票,最終家人為她支付了手機的全價與嗨租平台和解。

遭遇相同問題的不止楊雪一人,财經網科技以“嗨租”為關鍵詞搜索發現,在黑貓投訴上存有657條投訴,“引誘未成年人租手機”、“ 分期手機時告訴我是無首付零利息”“、巨額的高利息讓人承受不起”等成為較為一緻的的投訴詞。

在上述投訴平台進行投訴的李明(化名)告訴财經網科技,2021年9月,17歲的他在快手上看到可以購買0首付、分期購買手機的短視頻,且自己正好有換手機的想法。後根據視頻提示來到線下店面,選擇了一部價格為3880元,非全新、128G的iPhone11,但當他第一個月開始還錢的時候,才發現不對勁。

圖片來自投訴者提供

李明表示,當時告訴銷售他要分6期,一共是3880元,銷售還給了他一張發票。“過了一個月到繳費日期了,然後再進去看的時候是12期。”李明回憶稱,“分期顯示是12期,一期要償還566元,加上一共差不多6000多,感覺被騙了。”

當談及為何6期變成12期,是否跟銷售問清情況以及仔細看合同時,他還表示,當時年紀不大,不怎麼看得懂合同,“當時我簽完之後他就直接自己收起來了。”

與李明情況相似的張華(化名)同樣是在快手上看到分期購手機的短視頻,在東莞的一手機門店,分期購買價值為三千多元的蘋果非全新手機,目前是逾期狀态,張華被平台告知要被起訴。

圖片來自快手截圖

張華告訴财經網科技,以為3800元是跟銷售說好的手機價格,分12期支付,但沒想到最後竟然要交6000多元。據了解,張華在2021年5月開始還第一期後,目前累計還了7期,每期540元,但“10月份我被工廠開了(解除勞動合同)之後,現在已經沒有能力還款了,但是那邊客服說不管你這個錢是什麼原因來的,是從哪裡拿來的,必須把這個錢還上。”

除了手機的“購買價格”上存在争議,在黑貓投訴中,還有不少消費者表示逾期後的利息高昂。央廣網報道稱,有消費者也是在嗨租平台租了一款3000多元的手機,按照系統自動計算的租金,他每月要還490元,分12期。但他事後發現,逾期後利息越來越高,目前逾期産生的費用已高達6000多元。

财經網科技緻電嗨租客服了解逾期違約金如何計算時,客服解釋稱,“12号的付租日,但如果在13号沒有付租,之後每天就會有違約金産生,違約金按照總租金的每日0.09%收取。”據粗淺計算,違約金的年化在32.8%左右。

嗨購回應:客戶完全有能力承擔每月租金

财經網科技通過黑貓投訴上的投訴以及媒體報道發現,關于嗨購平台租賃手機産生的投訴内容主要包括三點,一是在付租後發現,手機付租總金額遠超新機購入價格,而在申請時消費者并不知情;二是在租期内若沒有及時繳納租金,消費者要為其支付高昂的違約金;三是消費者出現不連續繳納租金後,平台會一直打電話給消費者的親朋好友,以此“催促”消費者還款。

為何消費者原本對手機價格的理解與分期後計算的價格如此之大?逾期違約金如此之高,為何消費者事先似乎并不知情?為何平台向未成年人辦理業務,前者是否存在審核疏漏?

财經網科技以消費者身份向嗨租客服詢問上述問題時,客服表示:平台辦理的租賃業務必須年滿16周歲以上,并且消費者在辦理時有穩定工作。客服還表示,平台是會直接聯系到客戶本人,然後溫馨提示讓消費者及時準備好租金,不要逾期。如果在付租日當天無法付租,客戶還能在平台申請延期,每月當期最高可以延期15天。

而當談到消費者提到的零首付、分期付問題時,嗨租客服強調,“我們是一個租賃的平台,手機在我們平台都是以租賃為主,沒有買賣,隻是說在客戶本人付租完成之後,我們公司考慮到手機是易消耗品,會将手機贈送給客戶本人的。”另外,嗨租方面向财經網科技提供的《嗨租租賃業務介紹》文件中也表示,“在部分手機店會出現該字眼,據了解系手機店與其它分期公司有合作,其它公司的宣傳資料,與我司無關,我司也有自己顯眼的海報,并會要求客戶去觀看,客戶拿到租賃物品後,還會要求客戶在該海報處合照等行為,以此來再次提醒客戶我司的業務性質。”

同時,對黑貓投訴中常出現的租金、違約金問題,上述文件表明,租金是根據當前租賃物品的市場供需關系由系統自動計算,每台租賃物品的租金多少和手機當時的原價值關系不一定是成正比。客戶在簽訂合同時會明确告知客戶當前租賃物的月租金和租賃期滿後,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錢,總的應付金額清晰明了(有通話錄音)。此外,“客戶與我司簽訂租賃合同時,違約金是雙方約定清楚的,目的是為了督促客戶按時履約,客戶在公司上班,每月有固定收入,工資一般是3000-7000元左右,完全是有能力承擔每月300-600元左右的租金,隻要客戶本人有付租意願就不會出現違約的情況。”

不過,投訴者李明和張華此前均為無業狀态,在與财經網科技溝通時,都表明沒有仔細看合同,合同簽完就被收走了,甚至都不知道付租App中存在一個電子合同。

律師:若消費者基于重大誤解進行消費,平台過錯更大

“(嗨租)本質上講,是一種商家提供服務,消費者為租賃服務付費的一種形式,隻不過從線下搬到線上。”蘇甯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向财經網科技分析嗨租的業務模式時說道。

對于黑貓投訴中出現的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不知道自己是租手機,甚至不知道逾期後的違約金高的問題,黃大智認為,一方面是消費者在購買這種服務的時候,自身不夠謹慎,對服務缺乏一個必要的了解。另一方面是很多線下平台或者說第三方平台,特别是線下服務人員,在為手機租賃提供導遊服務時,沒有表明這是一個租賃業務。比如提供的是租賃服務,但是在推銷或者簽署合同時,欺騙消費者說是完成了購買服務。此外,租賃平台也是有義務告知消費者其産品服務和價格的義務,比如在合同簽署及服務購買的流程中,對必要條款做出提示,讓消費者詳細浏覽再簽署姓名。

“最重要的是平台和門店有沒有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對消費模式産生重大誤解,是否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李旻律師向财經網科技分析稱,嗨租平台沒有提供消費者直接自行租賃的途徑,似乎消費者必須到線下門店,并由線下門店通過申請。大部分消費者投訴都提到門店工作人員代為完成操作,消費者還沒有完全了解服務内容就已經完成了消費。

“無論何種消費模式,合同雙方無疑都是消費者和平台,因此保證信息真實完整的第一義務人應當是消費者,承擔審核義務第一責任人應當是平台。從現有信息來看,平台服務過程中似乎并未充分履行告知義務、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因此若消費者基于重大誤解或錯誤認識進行消費,平台的過錯更加顯著。”李旻律師還說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