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季節的持續高溫有時會讓養鯉的人頭疼不已,特别是在悶熱潮濕的天氣下,魚兒容易發生各種疾病,因此,想要讓愛鯉“安然度夏”,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注意保持高濃度的溶解氧
相關資料顯示,夏季魚池中的溶解氧濃度是比較低的,通常30℃水溫下的最高溶解氧濃度隻有10℃水溫下的67%。這意味着,在夏季需要增加33%的溶解氧量。
此外,夏季魚池中的植物、浮遊生物需要進行更多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夜間魚池的生态系統需要更多的氧氣,因此最好不要在夜間關閉氣泵。
2
注意水質管理
一旦水溫升高,水體會随着溫度分層,底層低溫水溶氧低,水質容易惡化。所以最好多開增氧機,促使水體上下對流。
當水質惡化時,說明水中的氨氮或亞硝酸鹽濃度高,可用底質改良劑進行全池潑灑,以降低水中的有機質含量和氨氮、亞硝酸鹽的含量,同時延長使用增氧機的時間。
3
水溫超過30℃之後不要過度喂食
夏季喂魚應适當控制好時間和數量,盡量少喂多餐,最好在上午11點之前與下午4點之後喂食,陰雨天少喂,晚上盡量不喂。
4
注意細菌和寄生蟲
很多人認為有害的細菌和寄生蟲隻存在于春季和秋季。其實在夏季,一些有害的細菌群和寄生蟲更加活躍,需要特别留意。
其中最“惡名昭彰”的是造成爛鰓的寄生蟲,包括指環蟲、三代蟲和中華鳋,通常流行于5~9月,水溫為28℃~29℃時期。
此外還有分枝杆菌和嗜水氣單胞菌,經常在溫度波動時爆發,過多有機廢物、高密度、高壓力的環境對它們非常有利,容易引發爛嘴、爛尾、爛鰓、爛身等症狀。
5
注意控溫和遮光
水溫的穩定對魚和生态系統來說非常重要,水溫波動太大不僅會讓魚産生壓力,也會産生更多的有害菌,甚至引起錦鯉“燙尾”等疾病,所以夏季必須對魚池或魚池進行遮光處理。
考慮到錦鯉需要一定的陽光照射誘導發色,可以采用對魚池或魚池進行部分遮光的方法處理。用遮光網或遮陽棚對魚池或魚池的一部分進行遮光,同時在魚池或魚池中放養一定數量的水生植物,如水葫蘆,浮萍等。此方法不但可以減少陽光的直接照射,還可以利用水生植物淨化水質,而且也增加了觀賞美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