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一日生活皆課程。作為銜接一日生活各個環節的“紐帶”,過渡環節雖然時間不長,但卻起着重要的中轉、銜接、休息、調整的作用。
如何科學合理地安排好過渡環節,讓它成為師幼之間、幼幼之間良好互動的時機,充分挖掘其教育價值?小編特意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為各位老師提供有益的參考~
過渡環節,常見問題
>>>>
整齊劃一,幼兒消極等待
◆ “一組一組去喝水、上廁所……”
◆ “吃完點心的小朋友坐到一旁等大家吃完。”
幼兒園是集體生活,孩子們要共同使用有限的空間、有限的資源,必然會“有先有後”;同時,由于孩子自身發展的個體差異性,也會出現“有快有慢”。
“整齊劃一”的過渡環節看似全班孩子都井然有序,但卻忽略了他們大部分時間都處于消極等待、無所事事的狀态,時間浪費較為明顯。
>>>>
消極控制,幼兒處于被動狀态
◆ “嘉嘉,洗手時不許在那裡玩水,快點!”
◆ “我數到三,再出不來的小朋友待會兒别玩遊戲了!”
作為老師,既要關注活動室内等待的孩子,又要關注盥洗室内還未如廁的孩子,手忙腳亂的現象時有發生,于是上述各種催促聲在過渡環節中不絕于耳。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往往容易忽略過渡環節中蘊藏的教育契機,使得孩子始終處于被動狀态,非常不利于他們良好習慣的養成。
>>>>
顧此失彼,忽略幼兒身心健康
◆ “先吃完飯的小朋友可以玩積木。”
◆ “先喝完水的小朋友可以看書。”
這種過渡方式的确能有效避免消極等待的情況,從表面上看,秩序井然,時間隐性浪費的情況大大減少。然而,孩子的身心健康問題卻容易被忽視。
比如:為了玩到積木,孩子狼呑虎咽吃完飯;為了看心愛的圖書,孩子對喝水敷衍了事……這種看不到的傷害潛伏在看似有“秩序”的外表中,因此造就的壞習慣可能會伴随孩子一生。
>>>>
考慮不周,環節設計不合理
在入園或離園時,有的老師會選用區角活動作為過渡環節,然而這兩個時段都具有時間短且不穩定的特點,此時如果安排閱讀、表演或建構等活動,孩子的活動容易被打斷,這不利于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學習習慣。老師可以選擇相對完整的時間進行這些活動,會更有利于培養孩子的恒心和毅力。
過渡環節怎麼做?
1
科學過渡,合理安排内容
5歲前是孩子秩序感形成的關鍵時期,科學合理地安排過渡環節内容,讓孩子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過渡,有利于培養他們良好的規則意識和秩序感,也能讓一日生活各個環節之間的銜接更高效順暢。
★ 選孩子感興趣的
有的老師喜歡在過渡環節播放音頻故事,其實單純地“聽”是一項非常主觀的活動,很多孩子往往未能真正聚精會神地“聽”,故事很容易變成“背景”,久而久之,孩子對“聽”的敏感度也會下降。建議老師不妨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選擇他們感興趣的、有吸引力的小遊戲,可以參考文末的推薦哦!
★ 選孩子參與度高的
有的老師傾向于選擇安靜的活動,以使孩子情緒穩定,其實最關鍵的應是選擇孩子參與度高的活動,因為孩子參與度越高,就需要越高的專注度,而專注度越高,就會逐漸由動到靜。
★ 選時間較為靈活的
過渡環節尤其需要關注到“頭”和“尾”兩類孩子,這就要求盡量選擇時間較為靈活的活動,即某一項内容的活動單元時間較短,可重複N次活動單元,即便是最後一個進入活動室的孩子也能參與活動。
2
尊重差異,培養幼兒好習慣
在“過渡環節”中,老師要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适當減少“同步”操作,并巧妙利用孩子之間的差異資源,充分調動他們的自主管理積極性,避免毫無意義的消極等待。長此以往,每個孩子都能在自身實際發展水平的基礎上收獲更多的成長。
比如:做事速度慢的孩子在一些生活自理活動上可以适當優先,如吃飯、換衣服等;能力較強的孩子則可以給予更多寬松的時間支配權,讓他們自己規劃和安排時間。
3
細心觀察,發現教育契機
“過渡環節”簡便靈活、自主性強,孩子之間的交流或遊戲都是真實而自由的狀态,老師如果細心觀察,關注孩子的内心,會很容易捕捉到孩子平時不易察覺的特質,或者發現他們生活中具有共性的問題和興趣點,這樣老師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活動和主題活動,也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引導孩子解決他們成長中的問題,挖掘他們身上的潛能。
比如:某位小朋友性格比較内向,可是在建構區卻表現得很有自信,老師就可以考慮在日後的建構活動開展時,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長,通過老師和小朋友們的鼓勵,讓孩子能夠變得更加開朗。
大中小班如何區分過渡
小班過渡要“自由”
滿足情感需要
小班幼兒剛剛從家庭走向幼兒園,在情感上還比較依戀成人。在教師組織的集體活動中,幼兒想與成人單獨進行親密接觸的情感需要往往不能得到滿足,因此,小班過渡環節在功能上較中大班來說,多了和教師進行親密接觸的作用。了解了幼兒的情感需要,教師在幼兒如廁、洗手、喝水、穿衣等生活活動中,就要主動和幼兒進行親密接觸,摟一摟、抱一抱、摸摸頭、拉拉手,也可以利用幫幼兒掖褲子的機會和他說說悄悄話,利用幫幼兒穿衣服的機會說說鼓勵的話。即使在過渡環節需要組織集體小遊戲、講故事等活動,教師也可以采用較平時集體活動更寬松的方式進行,如可以和幼兒圍坐在爬爬墊上講故事、玩手指遊戲等。
創設遊戲情境
小班幼兒的思維方式屬于直覺行動思維,他們的理解力往往是比較直接的、表面的、具體形象的,和他們具體的動作和行為相關。因此,我們也可以将枯燥的過渡環節要求轉化成有意思的遊戲情境,讓幼兒在遊戲中邊玩邊進行生活活動。例如,喝水環節,我們可以創設給小汽車加油的情境,引導幼兒用喝水的方式給自己加油,使喝白開水變得有趣。教師還可以利用喝水環節,和幼兒玩“碰杯”的遊戲,教師也用杯子喝水,為幼兒提供模仿對象,并且和幼兒一起碰杯、喝水,增加喝水的趣味性,使幼兒更願意多喝水。
師幼共同遊戲的過渡環節,讓小班幼兒感到很輕松、很舒适,達到了過渡環節放松心情的目的,為下一環節活動做好了準備。
中班過渡要“自覺”
自己制定規則
4—5歲是幼兒規則意識形成的關鍵期,教師可以利用過渡環節寬松自由的氛圍,引導幼兒自己制定過渡環節規則,幫助幼兒建立自覺的規則意識和能力。例如,如廁洗手的要求,就可以和幼兒共同讨論,發現問題、制定規則。在讨論中,幼兒發現如廁的時候總有小朋友搶廁位,便提出可以在每個廁位前的地上畫一條線,就像在銀行看到過的“一米線”,等着上廁所的幼兒就可以站在線後邊排隊;還有的幼兒發現取外套時,總有幼兒在放衣服的櫃子前紮堆兒并被推倒,經過讨論大家認為,可以選出做事情又快又好的幼兒幫忙把大家的衣服提前放到桌子上,這樣大家就可以先用眼睛找到自己的衣服,再去取,就不會紮堆兒了。
發揮同伴作用
中班幼兒已經能夠關注到自身以外的同伴活動了,因此過渡環節發揮同伴相互監督、學習的作用得以實現。例如,設置小小監督崗,推選小小監督員,讓對幼兒的監督檢查成為他們自己的事。監督的幼兒認真負責,被監督的幼兒也願意做得更好來接受監督,有效促進了環節常規要求的落實和堅持。除了監督,教師還可以為幼兒提供同伴交往的玩具和遊戲,如翻繩兒、拔根兒、手指偶等遊戲,為幼兒創設同伴之間交往和學習的機會,發揮同伴作用,促進幼兒共同進步。
“自覺”的過渡環節,使中班幼兒具備良好的規則意識和能力,使良好習慣的養成變成幼兒的自覺行為,有助于其長遠發展。
大班過渡要“自主”
按需自主調整
随着大班幼兒自我管理、自主活動能力的提高,過渡環節的次數可以較中小班幼兒少一些。例如,區角活動結束後準備集體教學活動時,不必要增加過渡環節,大班幼兒可以在活動區遊戲過程中,自主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如廁、喝水等生活活動,這樣就避免了不必要的集體活動時間,避免了時間的隐性浪費。
大班幼兒即将升入小學,逐漸開始适應更長時間的自我管理,因此,大班幼兒的過渡環節完全可以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安排活動内容和順序,并從中發現規律、總結經驗。例如,教學活動與戶外活動之間大約15分鐘的過渡環節,幼兒先共同讨論,總結出哪些事是過渡環節必須做的,哪些事是自己想做的,哪些事是需要和好朋友一起做的。在實際活動中,幼兒就知道必須做的事先做,需要排隊做的事稍後做,需要和朋友共同做的事商量好時間再做,自己想做的事有時間就做。這樣一來,我們看到的大班過渡環節就是每個孩子都在有目的地做自己的事,忙而不亂。
豐富過渡内容
随着大班幼兒各種能力的增強,過渡環節的内容也可以更加豐富,除了必要的生活活動之外,還可以有一些自主的活動,如有的幼兒在活動區有未完成的作品,可以利用過渡環節按需進行。也可以有一些班級公共服務的活動,讓幼兒自主選擇,如照顧自然角、參與環境創設等。
幼兒園一日生活皆教育,過渡環節具有獨特的教育價值,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過渡環節,根據不同幼兒的年齡特點、學習方式和作息時間,巧妙設計過渡環節的内容和形式,将教育目的蘊含其中,既關注幼兒身體和活動的過渡,也關注幼兒心理的過渡,真正實現過渡環節銜接轉換和承上啟下的作用。
過渡環節遊戲推薦
1.一起出發
✿ 活動介紹
帶領幼兒從一個區域到另一個區域時,老師一般會讓幼兒排成整齊的隊伍前行,久而久之,孩子會有被約束的感覺。采用更生動活潑的方式,幼兒會對接下來的活動産生更大的期待。
✿ 活動操作
要求幼兒嘗試使用如下方式到達下一個目的地:走、跑、雙腳跳、單腳跳。老師要告訴幼兒不要勉強,要确保自己有能力完成這樣的動作再嘗試。
2.走獨木橋
✿ 活動介紹
戶外活動前,老師需要通過活動使幼兒對離開教室做好準備,而在移動的過程中,特别是在經過其它教室時,又要求幼兒能夠保持安靜。這個遊戲可以促進幼兒的平衡能力和想象力的發展,幫助幼兒了解空間概念。
✿ 活動操作
請孩子先排成一列,讓他們想象自己正在走獨木橋,慢慢地向目的地前進。
3.“今天過得怎麼樣?”
✿ 活動介紹
在離園的過程中,由于幼兒園各班級的時間安排不同,有些班級等待的時間較長。這個遊戲可以讓幼兒自主表達和表現,不僅能促進幼兒語言和個性的發展,也可以促使老師進行一日總結和回顧。
✿ 活動操作
老師站在幼兒圍成的圓圈内,依次請幼兒用一個形容詞來形容自己的“今天”;孩子可能會回答“快樂”“有趣”“開心”等,老師還可以讓他用動作進行演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