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隐藏于電子産品背後的基礎技術專業,看似小衆實則有大能量。中國“智”造,穩抓基礎。
電信類七個主要專業的全國招生規模如下:
今天我們主要介紹“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和“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上一講我們提到,電信類專業的研究可以分為“電子”、“信息”和“通信”三大領域。電子研究的方向屬于硬件領域,也就是集成電路;信息研究的方向屬于軟件領域,即是研究信息在集成電路中的存儲、複制和傳輸;而信号在不同設備之間的傳輸過程則稱為通信過程。
電子科學與技術和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這兩個專業就是專門研究“電子”硬件領域的兩個專業。所謂的微電子,指的就是通過技術手段讓電子元件具有體積小、工作速度快、可靠性高的特點。
讓電子産品更加便攜、節省空間,計算速度更快,也是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研究的方向。因此,電子科學與技術和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基本來說算是同一個專業。
這兩個專業對于通信信息領域的課程也都有學習。但與其它五個專業不同的是,會更加專注于電子硬件方面的研究。除了上文提到的課程以外,還會學習關于電子器件原材料的有關知識,比如說《半導體物理》、《半導體材料》。
我們在小學二年級科學課就學過,半導體器件用的半導體材料指的是矽、鍺等材料。由于半導體的導電性介于導電體與絕緣體之間。利用這一性能,可以産生、接受、變換、放大信号,用于制作電子元件中的整流器、振蕩器、放大器等電子元件。可以說半導體為整個電子電路提供了物質基礎。在電子硬件領域的專業,研究半導體幾乎是必修課。
然而半導體還不是能夠直接面向市場的産品。在這半導體的基礎這兩個專業還會學習《電子封裝原理》、《電子器件》、《微電子學》等課程。這些課程是讓學生學會能夠制作一個擁有具體功能的電子産品。
中國電子市場非常龐大,因此電子專業應用和就業方向也非常的廣。例如華為、小米、步步高等手機廠商,世界排名第一的無人機公司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還有AOC等顯示器制造廠商都需要大量研究電子硬件的人才。
此外本專業還會學習《微波原理》、《光電子學與光電器件》等課程,這門課程就産生了我們要提到的第三個專業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光的本質是一種電磁波,學過高中物理我們知道,電磁感應現象描述了變化的電場會産生磁場。電場和磁場在空間中波動就形成了電磁波。所以在國外把光學工程專業放在電機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EE)的下設衆多方向之一。
研究光的本身,就是在研究電磁波。可見光的頻率在紅光頻率與紫光頻率之間,我們遙控器所使用的則是紅外線。我們手機用到的2.4GHZ頻段的電磁波,以及5G技術使用的5GHZ頻段的電磁波。這些都屬于電磁波的一種。
但是,光電信息與工程其實本身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學科。光學屬于物理學四大研究方向力熱電光當中的光學,按道理來說本身應該屬于物理學院的理學學科。
之所以後來很多學校把這個專業分配到電信這一類工學學科的底下,是因為電磁波在工業上的應用,占了通信市場很大一部分份額。
除此之外,光學工程其實還有很多其它的研究領域。例如傳統物理光學研究人眼可見光的光學應用,具體的應用例如相機鏡頭和一些實驗精密測量儀器。
另外,以上說的都是光作為電磁波的波動性,由于光的波粒二象性,光作為粒子性的一部分應用就是激光。在工業上激光可以輕易的切割厘米厚的鋼闆。但是因為使用的成本太高,可替代産品太多,比如使用低成本的高壓水槍,确實沒有必要麻煩激光動手。所以光學的其它應用都基本停留在學術的層面。
大學最初目的是單純為了研究自然科學或者人文社科,本質是為了探索未知的世界而做研究。但是現在大學為了滿足市場分工的需求,開始融入大量職業教育的思維和培養方式,就業和薪酬成為了大學學生讨論的主流。
雖然同學們讀的是本科大學,但實際上除了幾門公共課外,與國外的職業學校大同小異,這就是為什麼如今的大學變成了“技校”,光學變成了光電信息,沒有産生效益,或者産生效益較少的自然科學研究的人也就相對較少。
選擇光學需要花很多精力學習一些市場上應用不是很廣泛的知識。如果為了就業考慮還是在通信領域多多學習早做打算。那如果是為了就業的話,為什麼不在一開始就選擇電信的其它六個專業呢?
要點總結:
1.七個電子二級專業有很多交叉的部分,本科的所謂專業劃分是在電子基礎課上多學了一些不同的專業課,在企業招聘的過程中基本一視同仁;
2.電子科學與技術和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是兩個專門研究電子硬件的專業。學習除了電信類專業的基礎課程之外,主要學習電路元件的材料學、電路元件的制作和電子物理學;
3.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是研究電磁波的物理特性的一門專業。光作為一種電磁波,研究光就是研究電磁波本身。電磁波是無線通信的主要手段,無線通信則是當下熱門的行業。
下期預告:
這一講我們主要介紹了電子信息類專業中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接下來我們将介紹電子信息類專業的優秀院校,我們下一講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