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中經常遇到肩胛骨内側緣上下疼痛的患者,臨床表現為低頭、擡頭、右轉頭有牽扯痛,痛有針刺感,也有刀割感,連走路活動,輕微晃動,都會疼痛難忍。詢問患者無外傷史。
是哪裡的問題呢?感知疼痛肯定與神經有關。首先我們先了解人體的生理解剖。肩胛背神經從第5頸椎椎間孔神經分出,也常接受一部分第4頸神經。在頸神經從椎間孔時發出,肩胛背神經經前斜角肌,向後下方越過中斜角肌表面(或穿過該肌)與副神經并行,至肩胛提肌前緣,經該肌和菱形肌的的深側,沿肩胛骨内側緣下降,到肩胛骨下角,分布于肩胛提肌及大小菱形肌(見圖)。肩胛背神經主要支配肩胛提肌、大小菱形肌。肩胛背神經易卡壓的部位有兩處:一是當頸部慢性勞損、劇烈運動或受到外力打擊時,肌肉強力收縮、痙攣、出血等,引起局部組織生物力學發生改變,會導緻C5神經根受壓,導緻肩胛骨内側緣上下疼痛,二是肩胛背神經穿過中斜角肌時,部分腱性纖維從神經表面通過使其受到卡壓。腱性纖維為極緻密的膠原纖維,呈密集排列,互相交織,肩胛背神經在這種結構與前斜角肌之間穿出。這種肩胛背神經走行及其與中斜角肌比鄰關系的特點,是該神經易造成卡壓的基礎。因此,肩胛背神經卡壓,大部分存在于胸廓出口綜合征中,但也可單獨發生。肩胛背神經卡壓綜合征:大部分患者主要症狀為頸肩部不适、酸痛,上臂後伸、上舉時頸部有牽拉感。
肩胛背神經
肩胛提肌、大小菱肌
中醫認為與風寒濕邪有關,是邪氣阻礙了經絡的運行,導緻氣滞血瘀。引起疼痛。如按照中醫經絡調理,在手、足太陽膀胱經行徑的地方及疼痛位置,行手法在頸肩背上下按揉、撥筋,效果不理想。如尋經絡取穴,進行針刺通絡調理,效果也同樣不佳。
病因
本病主要是由于頸C4、5的椎體關節發生紊亂與錯位有關,改變解剖位置關系所形成受壓所緻。
診斷
如有頸肩背部疼痛、不适,沿肩胛背神經行經有壓痛。特别是按壓頸4、5、6、7椎棘突旁可誘發同側肩胛骨上下疼痛則本病診斷可确立。
治療
1、整脊調理對頸4、5椎體進行整脊矯正,解除神經卡壓。
2、針灸對局部疼痛部位進行針刺松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