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顯卡的總線類型

顯卡的總線類型

科技 更新时间:2024-11-14 16:22:34

總線接口類型是指顯卡與主闆連接所采用的接口種類。顯卡的接口決定着顯卡與系統之間數據傳輸的最大帶寬,也就是瞬間所能傳輸的最大數據量。不同的接口決定着主闆是否能夠使用此顯卡,隻有在主闆上有相應接口的情況下,顯卡才能使用,并且不同的接口能為顯卡帶來不同的性能。

目前各種3D遊戲和軟件對顯卡的要求越來越高,主闆和顯卡之間需要交換的數據量也越來越大,過去的顯卡接口早已不能滿足這樣大量的數據交換,因此通常主闆上都帶有專門插顯卡的插槽。假如顯卡接口的傳輸速度不能滿足顯卡的需求,顯卡的性能就會受到巨大的限制,再好的顯卡也無法發揮。顯卡發展至今主要出現過ISA、PCI、AGP、PCI Express等幾種接口,所能提供的數據帶寬依次增加。其中2004年推出的PCI Express接口已經成為主流,以解決顯卡與系統數據傳輸的瓶頸問題,而ISA、PCI接口的顯卡已經基本被淘汰。

PCI接口

PCI是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設部件互連标準)的縮寫,它是目前個人電腦中使用最為廣泛的接口,幾乎所有的主闆産品上都帶有這種插槽。PCI插槽也是主闆帶有最多數量的插槽類型,在目前流行的台式機主闆上,ATX結構的主闆一般帶有5~6個PCI插槽,而小一點的MATX主闆也都帶有2~3個PCI插槽,可見其應用的廣泛性。

  PCI是由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一種局部總線。從結構上看,PCI是在CPU和原來的系統總線之間插入的一級總線,具體由一個橋接電路實現對這一層的管理,并實現上下之間的接口以協調數據的傳送。管理器提供了信号緩沖,使之能支持10種外設,并能在高時鐘頻率下保持高性能,它為顯卡,聲卡,網卡,MODEM等設備提供了連接接口,它的工作頻率為33MHz/66MHz。

  最早提出的PCI 總線工作在33MHz 頻率之下,傳輸帶寬達到了133MB/s(33MHz X 32bit/8),基本上滿足了當時處理器的發展需要。随着對更高性能的要求,1993年又提出了64bit 的PCI 總線,後來又提出把PCI 總線的頻率提升到66MHz 。目前廣泛采用的是32-bit、33MHz 的PCI 總線,64bit的PCI插槽更多是應用于服務器産品。

  由于PCI 總線隻有133MB/s 的帶寬,對聲卡、網卡、視頻卡等絕大多數輸入/輸出設備顯得綽綽有餘,但對性能日益強大的顯卡則無法滿足其需求。目前PCI接口的顯卡已經不多見了,隻有較老的PC上才有,廠商也很少推出此類接口的産品。當然,很多服務器不需要顯卡性能好,因此使用古老的PCI顯卡。通常隻有一些完全不帶有顯卡專用插槽(例如AGP或者PCI Express)的主闆上才考慮使用PCI顯卡,例如為了升級845GL主闆。PCI顯卡性能受到極大限制,并且由于數量稀少,因此價格也并不便宜,隻有在不得已的情況才考慮使用PCI顯卡。

AGP接口

AGP(Accelerate Graphical Port),加速圖形接口。随着顯示芯片的發展,PCI總線日益無法滿足其需求。英特爾于1996年7月正式推出了AGP接口,它是一種顯示卡專用的局部總線。嚴格的說,AGP不能稱為總線,它與PCI總線不同,因為它是點對點連接,即連接控制芯片和AGP顯示卡,但在習慣上我們依然稱其為AGP總線。AGP接口是基于PCI 2.1 版規範并進行擴充修改而成,工作頻率為66MHz。

  AGP總線直接與主闆的北橋芯片相連,且通過該接口讓顯示芯片與系統主内存直接相連,避免了窄帶寬的PCI總線形成的系統瓶頸,增加3D圖形數據傳輸速度,同時在顯存不足的情況下還可以調用系統主内存。所以它擁有很高的傳輸速率,這是PCI等總線無法與其相比拟的。

  由于采用了數據讀寫的流水線操作減少了内存等待時間,數據傳輸速度有了很大提高;具有133MHz及更高的數據傳輸頻率;地址信号與數據信号分離可提高随機内存訪問的速度;采用并行操作允許在CPU訪問系統RAM的同時AGP顯示卡訪問AGP内存;顯示帶寬也不與其它設備共享,從而進一步提高了系統性能。

  AGP标準在使用32位總線時,有66MHz和133MHz兩種工作頻率,最高數據傳輸率為266Mbps和533Mbps,而PCI總線理論上的最大傳輸率僅為133Mbps。目前最高規格的AGP 8X模式下,數據傳輸速度達到了2.1GB/s。

  AGP接口的發展經曆了AGP1.0(AGP1X、AGP2X)、AGP2.0(AGP Pro、AGP4X)、AGP3.0(AGP8X)等階段,其傳輸速度也從最早的AGP1X的266MB/S的帶寬發展到了AGP8X的2.1GB/S。

AGP 1.0(AGP1X、AGP2X)

  1996年7月AGP 1.0 圖形标準問世,分為1X和2X兩種模式,數據傳輸帶寬分别達到了266MB/s和533MB/s。這種圖形接口規範是在66MHz PCI2.1規範基礎上經過擴充和加強而形成的,其工作頻率為66MHz,工作電壓為3.3v,在一段時間内基本滿足了顯示設備與系統交換數據的需要。這種規範中的AGP帶寬很小,現在已經被淘汰了,隻有在前幾年的老主闆上還見得到。

AGP2.0(AGP4X)

  顯示芯片的飛速發展,圖形卡單位時間内所能處理的數據呈幾何級數成倍增長,AGP 1.0 圖形标準越來越難以滿足技術的進步了,由此AGP 2.0便應運而生了。1998年5月份,AGP 2.0 規範正式發布,工作頻率依然是66MHz,但工作電壓降低到了1.5v,并且增加了4x模式,這樣它的數據傳輸帶寬達到了1066MB/sec,數據傳輸能力大大地增強了。

AGP Pro

  AGP Pro接口與AGP 2.0同時推出,這是一種為了滿足顯示設備功耗日益加大的現實而研發的圖形接口标準,應用該技術的圖形接口主要的特點是比AGP 4x略長一些,其加長部分可容納更多的電源引腳,使得這種接口可以驅動功耗更大(25-110w)或者處理能力更強大的AGP顯卡。這種标準其實是專為高端圖形工作站而設計的,完全兼容AGP 4x規範,使得AGP 4x的顯卡也可以插在這種插槽中正常使用。AGP Pro在原有AGP插槽的兩側進行延伸,提供額外的電能。它是用來增強,而不是取代現有AGP插槽的功能。根據所能提供能量的不同,可以把AGP Pro細分為AGP Pro110和AGP Pro50。在某些高檔台式機主闆上也能見到AGP Pro插槽,例如華碩的許多主闆。

AGP 3.0(AGP8X)

  2000年8月,Intel推出AGP3.0規範,工作電壓降到0.8V,并增加了8x模式,這樣它的數據傳輸帶寬達到了2133MB/sec,數據傳輸能力相對于AGP 4X成倍增長,能較好的滿足當前顯示設備的帶寬需求。

AGP接口的模式傳輸方式

  不同AGP接口的模式傳輸方式不同。1X模式的AGP,工作頻率達到了PCI總線的兩倍—66MHz,傳輸帶寬理論上可達到266MB/s。AGP 2X工作頻率同樣為66MHz,但是它使用了正負沿(一個時鐘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觸發的工作方式,在這種觸發方式中在一個時鐘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各傳送一次數據,從而使得一個工作周期先後被觸發兩次,使傳輸帶寬達到了加倍的目的,而這種觸發信号的工作頻率為133MHz,這樣AGP 2X的傳輸帶寬就達到了266MB/s×2(觸發次數)=533MB/s的高度。AGP 4X仍使用了這種信号觸發方式,隻是利用兩個觸發信号在每個時鐘周期的下降沿分别引起兩次觸發,從而達到了在一個時鐘周期中觸發4次的目的,這樣在理論上它就可以達到266MB/s×2(單信号觸發次數)×2(信号個數)=1066MB/s的帶寬了。在AGP 8X規範中,這種觸發模式仍然使用,隻是觸發信号的工作頻率變成266MHz,兩個信号觸發點也變成了每個時鐘周期的上升沿,單信号觸發次數為4次,這樣它在一個時鐘周期所能傳輸的數據就從AGP4X的4倍變成了8倍,理論傳輸帶寬将可達到266MB/s×4(單信号觸發次數)×2(信号個數)=2133MB/s的高度了。

顯卡的總線類型(顯卡總線接口類型)1

目前常用的AGP接口為AGP4X、AGP PRO、AGP通用及AGP8X接口。需要說明的是由于AGP3.0顯卡的額定電壓為0.8—1.5V,因此不能把AGP8X的顯卡插接到AGP1.0規格的插槽中。這就是說AGP8X規格與舊有的AGP1X/2X模式不兼容。而對于AGP4X系統,AGP8X顯卡仍舊在其上工作,但僅會以AGP4X模式工作,無法發揮AGP8X的優勢。

PCI Express接口

PCI Express(以下簡稱PCI-E)采用了目前業内流行的點對點串行連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計算機總線的共享并行架構,每個設備都有自己的專用連接,不需要向整個總線請求帶寬,而且可以把數據傳輸率提高到一個很高的頻率,達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帶寬。相對于傳統PCI總線在單一時間周期内隻能實現單向傳輸,PCI-E的雙單工連接能提供更高的傳輸速率和質量,它們之間的差異跟半雙工和全雙工類似。

  PCI-E的接口根據總線位寬不同而有所差異,包括X1、X4、X8以及X16,而X2模式将用于内部接口而非插槽模式。PCI-E規格從1條通道連接到32條通道連接,有非常強的伸縮性,以滿足不同系統設備對數據傳輸帶寬不同的需求。此外,較短的PCI-E卡可以插入較長的PCI-E插槽中使用,PCI-E接口還能夠支持熱拔插,這也是個不小的飛躍。PCI-E X1的250MB/秒傳輸速度已經可以滿足主流聲效芯片、網卡芯片和存儲設備對數據傳輸帶寬的需求,但是遠遠無法滿足圖形芯片對數據傳輸帶寬的需求。 因此,用于取代AGP接口的PCI-E接口位寬為X16,能夠提供5GB/s的帶寬,即便有編碼上的損耗但仍能夠提供約為4GB/s左右的實際帶寬,遠遠超過AGP 8X的2.1GB/s的帶寬。

盡管PCI-E技術規格允許實現X1(250MB/秒),X2,X4,X8,X12,X16和X32通道規格,但是依目前形式來看,PCI-E X1和PCI-E X16已成為PCI-E主流規格,同時很多芯片組廠商在南橋芯片當中添加對PCI-E X1的支持,在北橋芯片當中添加對PCI-E X16的支持。除去提供極高數據傳輸帶寬之外,PCI-E因為采用串行數據包方式傳遞數據,所以PCI-E接口每個針腳可以獲得比傳統I/O标準更多的帶寬,這樣就可以降低PCI-E設備生産成本和體積。另外,PCI-E也支持高階電源管理,支持熱插拔,支持數據同步傳輸,為優先傳輸數據進行帶寬優化。

在兼容性方面,PCI-E在軟件層面上兼容目前的PCI技術和設備,支持PCI設備和内存模組的初始化,也就是說過去的驅動程序、操作系統無需推倒重來,就可以支持PCI-E設備。目前PCI-E已經成為顯卡的接口的主流,不過早期有些芯片組雖然提供了PCI-E作為顯卡接口,但是其速度是4X的,而不是16X的,例如VIA PT880 Pro和VIA PT880 Ultra,當然這種情況極為罕見。

文章轉載自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