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王珮瑜到底是男的還是女的

王珮瑜到底是男的還是女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18 11:22:50

王珮瑜到底是男的還是女的?珮瑜,票友常稱“瑜老闆”,1978年3月4日生于蘇州,上海京劇院著名京劇餘派(餘叔岩)、楊派(楊寶森)女老生,師從王思及1992年考入上海市戲曲學校,2001年畢業于上海市師範大學表演藝術學院,做票友的舅舅将其帶進京劇大門開蒙學老旦,很快就以一出《釣金龜》獲得江蘇省票友大賽第一名後改學老生2011年獲得第二十五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王佩瑜扮相俊秀,演唱古樸隽永,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王珮瑜到底是男的還是女的?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王珮瑜到底是男的還是女的(光鮮亮麗的背後不可能沒有汗水)1

王珮瑜到底是男的還是女的

珮瑜,票友常稱“瑜老闆”,1978年3月4日生于蘇州,上海京劇院著名京劇餘派(餘叔岩)、楊派(楊寶森)女老生,師從王思及。1992年考入上海市戲曲學校,2001年畢業于上海市師範大學表演藝術學院,做票友的舅舅将其帶進京劇大門。開蒙學老旦,很快就以一出《釣金龜》獲得江蘇省票友大賽第一名。後改學老生。2011年獲得第二十五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王佩瑜扮相俊秀,演唱古樸隽永。

26歲,是王珮瑜人生的一條分界嶺

26歲之前,王珮瑜視自己為“小超人”,駕着京劇這輛老坦克,在成功的道路上恣意狂飙。對這個建國以後戲校培養的第一位京劇女老生,梨園人也極盡寵愛。

15歲,王珮瑜憑一出《文昭關》,就讓京劇名家梅葆玖贊歎不已;18歲那年,京劇名家譚元壽看了她的演出,驚呼其為“小孟小冬”;20歲前,她将各類京劇大賽大獎悉數拿下;25歲,進劇院工作才一年,就當了上海京劇院一團的副團長。驚喜之際,人們迫不及待地将餘(叔岩)派第四代傳人、梨園小冬皇、當今坤生(女老生)第一人的桂冠統統戴在她頭上。

那時,一切的成功,都來得太容易。年少氣盛的王珮瑜,在光環中,迷失了,進而畢露鋒芒。

26歲那年,王珮瑜自組京劇工作室,一年半後,以慘敗收場,“灰溜溜”地退回劇院。昔日寵兒,從高空被重重摔下,一刹時,傷痕累累。人生的落差,讓她幡然醒悟:再這麼聰明下去,天賦遲早用盡,老本終究會吃完,聰明必被聰明誤。

少年得志,并非益事。25歲那年,王珮瑜剛進上海京劇院才1年,就順利當上了上一團的副團長,一時間,“瑜老闆”的稱号,似乎名副其實。一路太順,王珮瑜變得有些年少輕狂。她甚至不屑于“小孟小冬”名号,嚷嚷着要做“王珮瑜第一”。

剛當副團長時,王珮瑜還暗自得意:終于能排自己想排的戲了。然而,現實并非如此。如果她的身份僅是“角兒”,她可以拒唱“開鑼戲”;然而,角兒們大多不肯唱開鑼戲,王珮瑜隻好委曲求全。

剛當上副團長,她想為劇團創造更多演出機會,就四處去談演出項目。對方看中王珮瑜的明星效應,然而,演出任務拿到劇團,劇團的角兒都想演戲,而邀請方則隻要王珮瑜,在這“三夾闆”裡,她無所适從。

為了掙脫劇團體制的枷鎖,26歲的王珮瑜創立自己的個人工作室,以實現演劇理想。

對弟子的輕率舉動,王思及憂心忡忡:“你不要瞎弄,會吃虧的。”王珮瑜則義無反顧:“吃了虧再說。”“科裡紅”的王珮瑜,被人捧慣了,彼時的王珮瑜把自己當成了無所不能的“小超人”。

然而,真的掙脫“體制”,她才發現,京劇演出的資源都掌握在體制内的院團手中,自己要演戲,得向體制内的劇院借服裝、借道具、借演員,全得仰人鼻息。

這且不論,原先劇團幾十人幹的活,現在都壓在王珮瑜一人身上:訂機票、談生意、當會計、約演員、繳電話費、簽法律文書、排演出日程……當初開工作室,是為了多演戲。然而,回頭一看,這一年多,戲沒多演,人卻累趴下了。

很快,一同創業的合作夥伴與京劇院的聘用合同即将到期,若不回歸,“鐵飯碗”就砸了。當王珮瑜問道,你們何去何從?所有人都頭也不回地離開工作室。當琴師和舞台監督——王珮瑜的“左膀右臂”,最後也選擇撤離時,王珮瑜如身立沙漠,滿目凄惶。

幾經折騰,市場上的錢沒賺到,王珮瑜幾年積蓄都消耗殆盡。莫說發展事業,眼下,就連生計,也亮起紅燈。

觍着臉,回上海京劇院?想當初離開劇院時,是何等意氣風發,恨不得敲鑼打鼓地走出京劇院!現在,就這樣灰溜溜地回去嗎?京劇院能接受自己嗎?

焦慮,懊惱,無人可訴的苦痛,王珮瑜開始整宿失眠。臉上,青春痘開始肆虐;身體,一天胖似一天,最後130斤的體重,讓王珮瑜都害怕站在鏡子前。各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毛病,開始纏上身。那個當年衆星捧月的“小孟小冬”,突然到了走投無路的懸崖。

活下去,比顧及臉面更重要。那一天,王珮瑜将車開進嶽陽路168号的上海京劇院,熄了火,擡頭看了看眼前這幢熟悉的大樓,猶豫着是否要往裡走。

上海京劇院院長孫重亮的辦公室在二樓,從停車場到院長辦公室,不過二三十米路,然而,這路,太漫長!王珮瑜腳上像灌了鉛,直聽得心髒要跳出胸膛。進了院長辦公室,孫重亮一臉詫異。好不容易,王珮瑜擠出幾個字:“我要回來。”孫重亮哈哈大笑:“寶貝兒,你就回來吧。”

離開嶽陽路,王珮瑜沒有回家,而是獨自來到吳江路一家小吃店,點了份咖喱焗飯。當飯端到面前時,王珮瑜再也忍受不住,号啕大哭起來,一年半的委屈,全宣洩在這哭聲中。

這個台下打扮中性、台上演着帝王将相的女老生,内心深處的柔軟,豈是外人能輕易觸碰的!

回歸,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副團長有人替代了,專業上的位置也早已有了新人。坐在熟悉的排練廳裡,看着大家忙忙碌碌,王珮瑜頓悟:離開王珮瑜,京劇院照常開戲。王珮瑜想到戲裡那個“七步成詩”的曹植,她對自己說:一個天賦極高的人,倘若不經曆坎坷,倘若不經受思想的蛻變,哪裡會有好下場!

好在,她還年輕。暫時沒戲可演,無妨,那就做京劇的普及工作。上海京昆中心旗下有個“京昆Follow Me”平台,專門輔導觀衆學習京昆。不過,這裡的老師,大多是臨退休或是二線演員。王珮瑜主動提出,她來當主教老師。

很快,“明星效應”顯現出來,十幾二十人的小班已容納不下蜂擁而來的學員,“王珮瑜京劇明星公開課”順勢推出。劇場裡,六七百号人,齊聲高唱《今日痛飲慶功酒》,氣勢宏偉。王珮瑜很高興:“能讓觀衆因喜歡我而走進劇場,從此迷上京劇,這多有意義!”

與此同時,王珮瑜積極争取演戲機會。相聲大家馬三立之子馬志明,當年坐科學過京劇小花臉,如今古稀之年,想着要票一回京劇,而且一定要跟王珮瑜合作。導演馬骞恰巧是馬、王二位的朋友,三人一拍即合,邀來評書名家單田芳,一起推出“墨殼原态舞台劇”《烏盆記》。“墨殼原态”的概念,是強調其原汁原味的舞台呈現。演出時,馬志明先講半小時傳統相聲,順帶就把《烏盆記》給帶出來;接着,單田芳說《烏盆記》評書,大軸時,王珮瑜和馬志明主演的京劇《烏盆記》登場。

戲還是原來的戲,但因組合新穎,老戲就唱出新味來了。演出第一場,王珮瑜扮演的“劉世昌”被害,王珮瑜要下場改妝,沒想趕妝不及,竟誤了場。台上,劇中趙大已在說:“我起了個名,叫烏盆。”按劇情,“劉世昌”就該上場。然而,馬志明一瞅,台邊沒人!糟了,正想着如何支棱過去,就見王珮瑜匆匆趕到。馬志明當即抓了“現哏”:“叫盆兒不出來,我叫王珮瑜,她就出來了。”順勢,王珮瑜飄然而至。底下,叫好聲立即炸開了鍋。

這《烏盆記》在天津大禮堂、天津中華大戲院和北京北展劇場演了3場,場場爆滿,被稱作“跨界合作的慢娛樂”。看着台下滿坑滿谷的觀衆,王珮瑜突然重拾對傳統京劇的自信:“誰說拯救京劇非得排新戲、搞大制作?将傳統京劇整合好了,一樣能吸引觀衆。”

于是,又有了當下正“整合”着的這台“墨殼丹青”版《趙氏孤兒》。“趙氏孤兒”是京劇舞台上的常客,餘叔岩等京劇大師都擅演其中的《搜孤救孤》,1947年孟小冬在上海演出《搜孤救孤》,更是成為廣陵絕響。與當年的京劇老生一樣,馬連良也不再演《搜孤救孤》,而将其增添首尾,改成全本京劇《趙氏孤兒》。

在當今的京劇老生演員中,王珮瑜是唯一一位既唱“餘派”的《搜孤救孤》,又唱“馬派”的《趙氏孤兒》演員。作為“餘派”傳人,不可不演《搜孤救孤》。然而,當年,馬派名宿張學津将全本《趙氏孤兒》細緻地教與王珮瑜,這部“馬派”的《趙氏孤兒》,王珮瑜甚至可以“說全堂”,連演員服飾、台上道具、樂隊演奏等都一一說全。再說觀衆喜歡,不演也是可惜。

堅守“餘派”那傳承不多折子戲,還是順應市場需求,演一些《楊家将》、《四郎探母》、《趙氏孤兒》這樣的老生大戲?從藝以來,這個問題始終困擾着王珮瑜。

最初,王珮瑜選擇堅守“餘派”,隻唱《洪洋洞》、《捉放曹》、《搜孤救孤》、《擊鼓罵曹》等“傳承有序”的“餘派”經典,而将排大戲的願望擱置一邊。等她羽翼漸豐,自覺能以自己的方式“過濾”其他流派的大戲時,她開始排演《楊家将》等大戲了。

《搜孤救孤》精煉,無奈卻缺少跌宕的故事情節;《趙氏孤兒》雖好,然而3小時40分鐘的演出時間,卻吓退很多年輕觀衆。将這兩出經典之作,各取精華,捏在一起,一直是王珮瑜的夢想。當陳凱歌推出電影《趙氏孤兒》時,她覺得時機成熟了。

上海京劇院全力支持王珮瑜的創作理想,劇院投資出品,放手讓王珮瑜出任制作人,恢複梅蘭芳時代“角兒中心制”的做法,讓主角全權處置“墨本丹青版”《趙氏孤兒》的排演事宜。所謂“墨本丹青版”,是依照最早的“墨殼老本”,同時以馬連良主演的《趙氏孤兒》為基礎,删減冗長情節,留存經典唱段,确保2小時内演完全劇。演出時,舞台上,沒有新編大戲常用的轉台,也不用幹冰制造煙霧朦胧的氣氛,更沒有令人眼花缭亂的燈光,而山水丹青畫卷代替了常見的實景道具,凸現京劇寫意之美。

王珮瑜以“餘派”法則來處理全部唱腔,飾演草澤醫生程嬰。劇中,她隻給自己安排了4段主要唱段。如今的絕大多數新編戲裡,主角往往唱個不停。王珮瑜堅持:不該唱時亂唱,比該唱時不唱還要糟糕。最後,當程嬰冤仇得報,15年屈辱盡情釋放時,王珮瑜也隻用了一段“反二黃”唱段,來揭示這一人物悲劇性命運。

經曆坎坷後的王珮瑜,如今,懂得了謙卑與珍惜,懂得了要将自己融入京劇這個行業中,“邁小步不停步”地推動藝術創作,踏踏實實地走向京劇藝術的彼岸。

(文章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