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航拍海口市區車流 駱雲飛 攝
海南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
這一句話回顧了海南的曆史,謀劃了海南的未來。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6月1日正式出爐,中國在深化改革開放的路上又将重磅措施落地海南。
從本地的經濟總量和經濟基礎而言,海南在中國并無明顯優勢,那中央為什麼選擇了海南?
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海南從誕生就流淌着改革的血液、自帶着開放的基因。
上世紀改革開放,1988年,官方撤銷廣東省海南行政區,設立海南省和海南經濟特區,最大的經濟特區由此誕生。
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學家厲以甯曾撰文提及股份制改革時稱,最早是在海南破題。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回憶:“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股份制改革是我國的一項重要改革。在當時,這也是争論最大的一項改革。回過頭看,全國股份制改革正是得益于地方的實踐探索和突破。”
事實上,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初期,很多的改革舉措就走在全國前面。如,推進價格改革,推進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實行省級統籌的社會養老、失業、工傷、醫療保險制度,初步建立新型的社會保障體系框架等。
而在進入21世紀後,改革開放仍在這片“試驗田”上繼續。
海南率先實行落地簽政策;率先開放第三、四、五種航空運輸業務權;建設國際旅遊島試點離島免稅政策,從而成為全球第四個實施“離島免稅”的島嶼……敢為人先的精神已經完全滲透進了海南這片土地。
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從地圖區位和行政劃分角度來看,海南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地方。
海南處于經馬六甲海峽到日本的航線之上,是這條國際航線的中轉和樞紐之一,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海南也是國内離東南亞最近的沿海省份,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重要的支點。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院副院長吳士存稱,海南背靠中國華南地區,面向東南亞6億人口的大市場,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
遲福林表示,海南具有實施全面深化改革和最高水平開放政策的獨特優勢,其中就包括海南是一個獨立地理單元,以及其地理位置優越。
同時,海南島四面低平、環海,為海上運輸提供了天然的海港條件,有利于國際貿易的發展。
“正是這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令海南具備高水平開放的不可替代性。”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對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表示,海南是面對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開放門戶,換言之,若從中國的角度來看,海南島是一個“神經末梢”,而如果從面對太平洋和印度洋以及全世界的角度來看,它就是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最前沿。
張燕生直言:“中國無論是建立自貿港還是繼續推動經濟全球化,海南從空間位置來講,毫無疑問處于一個優先的位置上。選擇海南,也就意味着中國下一步将更加地對世界開放。”
探索經濟的綠色發展
△圖為航拍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碼頭 駱雲飛 攝
擁有全國最好的生态環境,是海南具有成為全國改革開放試驗田的獨特優勢。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今天發表署名文章,在關于深刻認識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的重大意義方面,他表示這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
何立峰指出,海南擁有全國最好的生态環境,如何在保護好海南這一中華民族四季花園的同時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讓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帶來金山銀山,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海南擁有3.54萬平方公裡陸地面積,有着豐富的熱帶農業資源,以及海島、熱帶雨林等旅遊資源。
何立峰強調,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就是要推動海南将生态優勢和開放優勢相融合,積極引進國際先進技術、高端人才和創新經驗,打造包括資本、知識、技術、管理、數據在内的全球優質生産要素集聚區,形成特色鮮明、具有較強競争力的優勢産業,為全國高質量發展提供典型示範。
“海南在中國甚至放眼全球的生态優勢,促使它未來在自由港的建設上有非常鮮明的綠色、宜居、智慧的特點。”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對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表示,大健康、醫藥、旅遊、新能源、文化等成長性很高的五個行業在海南都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來自:國是直通車
作者:夏賓 王辛莉
編輯:陳昊星
責編:周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