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汪亮亮 胡秀文
當地時間9月8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去世,終年96歲。
伊麗莎白二世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在位70年内,從丘吉爾到特拉斯,她見證了15位首相。她的去世引發全球關注,多國政要和媒體發文悼念。
尹建龍9月9日,極目新聞記者連線采訪安徽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安徽大學曆史學院副院長尹建龍教授,他認為英國女王在蘇格蘭去世或有深意,而縱觀女王這一生,她見證了英國的衰落。
女王去世引發全球關注
女王去世的消息很快登上各大媒體頭條,多國政要發文悼念,多地降半旗。為何一位96歲的老人的平靜離世會引發全球的關注呢?
女王資料圖(圖源:新華社)
“英女王的逝世引發全球關注是很正常的。”尹建龍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從1952年到2022年,伊麗莎白二世在位70年,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國家元首。她也是全世界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君主,僅次于在位72年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另外,英國是發達國家,英國王室在世界上有比較強的影響力,特别是在英語國家,王室有示範和引領作用。所以,女王的去世成為全世界的焦點很正常。作為一名長期研究英國曆史的中國學者,我個人也對女王的去世表示深切的哀悼。我們見證了曆史,見證了王位更叠。”
女王真的是吉祥物嗎
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女王作為國家元首,是虛位君主,其職責多是禮儀性的。因此有人說,女王就是吉祥物、是擺設。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女王在英國政壇上到底發揮着什麼樣的作用呢?
“英國是柔性憲法,與美國不一樣。美國有憲法、憲法修正案。英國沒有這樣一部憲法,但是有憲法性質的法律。比如1215年簽署的《大憲章》,距今已經800多年,當時中國還是南宋時期。這樣一部憲法性文件對今天的英國仍然發揮着重要作用。規範英國王位繼承的‘王位繼承法’是1701年簽署生效的,當時我國是康熙皇帝在位期間。這部法律至今也超過300多年了。英國這樣的柔性憲法體制,有很多可操作空間。”尹建龍說。
“根據慣例,英女王沒有政治權力,隻是發揮代表性職責,比如當地時間9月6日任命特拉斯為英國新首相。但是特拉斯是執政的保守黨黨員投票選出來的,女王隻是承認了這樣一種既成的現實,尊重英國議會的決定。”尹建龍說。
女王能不能拒絕任命首相呢?尹建龍告訴極目新聞記者:“理論上是可以的。英國政治按照慣例行事,以前怎麼做,現在也怎麼做,但是以前沒有君主這樣做過。從法律上看,沒有任何一條法律禁止女王幹涉行政。從這個意義上講,不能稱女王是什麼都不管的虛位君主。另外,近年來,女王年事已高,精力有限,她對英國政壇的許多事情不再過問。但是在女王年輕的時候,她每周都會見首相。首相大概花一個下午的時間,向女王介紹行政事務,然後聽取女王的意見和建議。從這個意義上講,女王對首相領導的政府能産生一種影響。所以女王并不是什麼都不管的吉祥物。”
尹建龍表示,女王在位這麼長時間,對英國社會有示範和凝聚作用。她是英聯邦的象征,在關鍵時刻能對社會紛争起到一種化解的作用。
女王在蘇格蘭去世或有深意
9月6日,伊麗莎白二世正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度假。由于行動不便,女王不得不留在巴爾莫勒爾堡,這打破了以往在倫敦白金漢宮任命首相的慣例。8日,女王巴爾莫勒爾堡逝世。
尹教授表示,女王在蘇格蘭去世或有深意。女王去世前,蘇格拉一直在鬧獨立,要舉行全民公投,但是一直沒成功。這裡面就有女王做的工作,包括女王到巴爾莫勒爾堡去休養,并在此逝世,可能有深刻的思考。女王可能是要發揮最後的作用,化解蘇格蘭尋求獨立的戾氣。女王可能是用最後的舉動告訴蘇格蘭人民,不要再鬧獨立,要維護聯合王國的統一。
女王與首相的關系處決于首相的能力和素質
女王在位70年,見證了15位首相。比如溫斯頓·丘吉爾,他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還有第一位女首相撒切爾、第二位特蕾莎·梅,以及剛任命的特拉斯,等等。女王與不同首相的相處是否融洽,是否會出現關系緊張的時刻?
尹建龍表示,英國女王與首相的關系主要處決于首相的個人能力和素質。他們之間主要是工作上的關系,不過在不同時期,女王與這些首相之間的相處有一些微妙的變化。
女王1952年2月繼位,當時還不滿26歲,她的第一任首相丘吉爾當時近78歲了。
伊麗莎白與丘吉爾
“在女王年輕的時候,首相影響女王更多一點。比如女王與丘吉爾的相處中,丘吉爾更像是一位年高德劭、經驗豐富的老師,而年輕的女王像剛入職場的新人。這個時候,丘吉爾扮演的角色有點像中國曆史上的顧命大臣、拖孤大臣。”尹建龍說,“那時候女王剛繼位,對政治運作不是那麼熟練。所以這一時期,包括女王在任時期的第二任首相艾登,他們會引導女王盡快适應她的角色、熟悉政治運作,包括提出自己的建議供女王參考、采納。在丘吉爾面前,20多歲的女王就像一個學生。”
“到了七八十年代,女王的中年時期。這個時期女王精力旺盛、政治經驗越來越豐富,決斷力也越來越強,她與首相建立了一種更加平等的關系。到女王老年,女王對首相的指導更多一些。比如梅傑、布萊爾,到後來的布朗、卡梅倫等人,他們在女王面前就像一個後輩。女王像年高德劭的老師,首相則像年輕的學生。這個時候,女王會對首相的工作提出一些指導,就像老師指導學生。當然女王也面臨一些事情,比如布萊爾當首相期間,戴安娜王妃去世,引發一些社會抗議,最後和平化解。”
也有首相與女王相處不融洽。比如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英國出現社會矛盾比較尖銳的時刻,比如勞資糾紛、罷工比較嚴重。
當女王與首相看法不一緻,往往以女王的退讓、妥協結束。“女王作出退讓是民主社會的正常現象。兩者權力來源不一樣,女王的王位來自家族繼承,源于血緣;首相的權力來自民主選舉。”尹建龍說。
特拉斯對女王缺乏尊重
女王見證的15位首相們,來自不同的背景,有工黨也有保守黨,有激進的也有溫和的,有性格暴躁的也有溫文爾雅的。
特蕾莎·梅見女王(圖源:網絡)
當地時間2016年7月13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白金漢宮接見特蕾莎·梅,并任命其為新首相。特蕾莎·梅當時行了傳統的屈膝禮。今年9月6日,特拉斯見女王時沒有行屈膝禮。
“兩人同樣都是保守黨首相,但是性格比較強悍的特拉斯缺乏對女王的尊重,沒有行屈膝禮,我認為是不禮貌的。”尹建龍說,“這一點可以看出來,現在英國政界缺乏基本的行為素養。”
斯人已逝,縱觀女王這一生,尹建龍表示,她成長于戰亂時期,在二戰時期和妹妹一起去軍隊服役。1952年,她在美蘇冷戰時期繼承王位。在位時期,她見證了大英帝國的瓦解、日不落帝國的消亡,到她去世的時候,聯合王國也面臨着解體的危險。可以說,女王這一生見證了英國的衰落。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