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用人不疑的體會

用人不疑的體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3 10:48:54

用人不疑的體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1

用人不疑,會被人所誤;疑人不用,就無人可用。

用人不疑的體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2

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幹群關系毒瘤

古人雲“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句耳熟能詳的話誤導了許多人。在企業裡,作為老闆或上級,如果滿腦海是這種想法,你會因為下屬一次又一次讓你失望而不知所措。疑他吧,會被人質疑“這人疑心重,不好打交道”;不疑他吧,又擔心他的不良表現影響企業生存與發展。如果你是下屬,滿腦子也是這種想法,當上級或老闆對你的業績或某一行為提出質疑時,你會産生挫敗感,嚴重時倍感委屈甚至怒氣沖天。因此,“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成為企業幹群關系毒瘤。

事實上,“疑人”不用,就無人可用。因為現實工作中,你不可能對所有的下屬都滿意,某一下屬也不可能讓你時時刻刻都滿意。這樣一來,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被疑。既然都是“疑人”,那你還能堅持疑人不用嗎?用人“不疑”則讓上級更難,不通過質疑,如何弄清楚事情來龍去脈與真相?如何做判斷與決策?

站在下屬的立場,既然“用人不疑”,那你為什麼要質疑我呢?質疑就是不信任,既然不被信任,我為什麼要那麼拼,為什麼要呆在這裡?心都不在一起,這樣的企業還能好嗎?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起源于古時皇帝對臣子的期許與權宜之策。久而久之,便成為國人的主流價值觀。這種價值觀在企業裡容易造成老闆和雇員、上級和下級之間的思想對立和行為對立,是有害的。

用人不疑的體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3

二、用人要疑,疑人要用

在西方價值觀看來,“用人要疑,疑人要用”。因為是否應該“疑”,如何“疑”,僅是一種主觀評價、臆念與感覺,不客觀。為此,不能作為用人的準則。

對人的評價,西方管理形成了一些科學的測評方法,這些方面有:經濟增加值(EVA)、績效棱鏡、360測評體系、平衡計分卡體系等等。用測評體系去測評每個人的業績與行為表現,也就是堂堂正正的質疑與檢視。在西方管理的價值觀看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沒有什麼好生氣的,更不會産生不被信賴的感覺。用人要疑,關鍵是如何正确與科學地“疑”,而不是要不要“疑”的問題。

“疑人”要用,“疑人”是那些還不能達到你期望要求的人。每個人相對自己的崗位,都存在一個學習與成長的過程。如果他完全勝任或超過本崗位能力需求,那麼這個崗位對他沒有激勵作用,他會産生不滿意。聘用相對崗位要求而言能力比較欠缺的“疑人”,一方面會降低用人成本,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有利于建立不斷向上、有活力的團隊。因此,西方管理價值觀認為“疑人要用”,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用人不疑的體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4

三、如何走向“疑人要用,用人要疑”

在企業裡,建立正能量的用人機制十分必要。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組織設計。建立審計與稽查部,負責例行審計,如年度審計、離職審計等。負責對容易滋生腐敗的環節進行稽查,如工程建設的工程量變更、工程采購等。

制度建設。将審計、稽查作為幹部管理的一項制度。一切盡可能曬在陽光下。“公正、公平、公開”容易促進正能量場。建立輪崗制度:企業裡可能涉及權錢交易的崗位很多,但關鍵崗位不多,我們完全可以建立關鍵崗位輪崗制度,3-5年必須輪崗。輪崗帶來兩點好處:一是有利于幹部的成長;二是輪崗之後,許許多多被一時掩蓋的問題會被暴露。

用人不疑的體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5

标杆管理。企業裡一般都會開展目标管理,但目标如何确定,什麼樣的目标是合理并具競争力的?為此,應開展常态化的标杆管理,建立“内部标杆、行業标杆、跨行業标杆”數據庫,定期更新,将其作為确定目标與預算的依據。對業績差甚至糟糕的部門與崗位,一定要展開運營審計。通常這樣的地方往往存在用人腐敗與經濟腐敗。對業績超越标杆的部門與崗位大張旗鼓地表彰、獎勵甚至提拔。在一些企業老闆心中沒有标杆,沒有建立正常的審計制度,聽小報告,好人與壞人難以區分,表彰與重用一個壞人,必然會打擊與“驅離”一片好人。對業績差的部門與崗位的姑息就是對業績好的部門與崗位人員的打擊,這一點往往被忽視。

測評體系。在以上三點的基礎上建立崗位業績測評體系。從目标達成率與提升率、制度流程執行的符合性一明一暗兩個方面進行考評,通過完善的測評體系與客觀公正的測評,将測評與審計結合起來,就可以客觀公正地評價一個人。業績是行為的結果,我們無法去監督每個人的行為,但我們可以測評其業績。對一些不易量化業績的重要環節采取過程稽查,如工程建設的各個階段,促銷活動的費用支出等。

用人不疑的體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6

對審計的監督。審計報告應被應用于管理,存入人事檔案,成為人力資源部門的評估依據之一。對問題點的整改由責任上級追蹤,審計報告應與當事人及上級見面,允許當事人澄清一些疑點并在追蹤核查的基礎上予以更正,這本身就是對審計活動的監督與完善。同時,對審計員審計報告的符合性建立檔案,進行複查與追蹤。客觀公正的審計,在組織裡能極大增進信任與理解,促進正能量。反之,虛假與歪曲事實的審計,成為邪惡勢力的幫手,盡是負能量。

總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對組織是有害的。我們無法對一個人的道德水準進行直接測評,但我們可以建立目标與業績測評體系,通過結果來間接測評人的行為,建立“用人要疑,疑人要用”的科學、理性的用人價值觀。

END

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煩請聯系,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