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萌媽教育日記
移用借鑒落俗套,唯有創新領風騷!
2022年的高考是與衆不同的一年,首先在報考人數上就創造了曆史新高,競争力比去年增加了100多萬人。其次就是部分科目的難度比較大,難倒了不少學生,即便是高考一系列事情已經快要接近尾聲,很多考生對今年高考作文題目也是記憶猶新。
全國甲卷的作文題材非常新穎獨到,用四大名著《紅樓夢》中大觀園試才題對額的一個片段,讓學生們寫出自己的見解。很多學生對《紅樓夢》知之甚少,看了這篇材料之後,難免就會有些發懵。
除了全國甲卷之外,新高考Ⅰ卷的語文作文也是頗有“禅意”。引用“本手、妙手、俗手”三個圍棋術語,讓學生們确定立意寫出自己的看法。不少沒有下過圍棋,不了解圍棋的學生,也直呼題目的難度比較大。
2022年高考“滿分作文”
開篇第一句話就讓人驚豔
新高考Ⅰ卷的滿分作文出爐了,不少網友看到這篇作文的第一句話,就表示非常驚豔。這名考生很好的結合題意,将三個圍棋術語和陸遊的詩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結合在一起,開篇就确定了文章的立意。
再之後,學生以剖析詩句“偶得”和“文章”的方式,把偶得和妙手聯系在一起,緊扣題目。第三段中,用曆朝曆代,人們皆生活在欲望之中,希望獲得一雙改天換地、改變命運的妙手,又舉例說明,想要收獲“妙手”,需要先夯實“本手”,升華主題。
這位學生的文字工資很好,而且有一定的積累和文化底蘊,引經據典,能在時間有限的高考裡面,構思出這篇文章,确實值得滿分。
刁鑽的《紅樓夢》,這樣寫才能獲得滿分
全國甲卷的語文作文,今年被封神,其難度可想而知。本以為難度這樣大,可能出不了滿分作文。但是不得不佩服現在學生們的文化積累和底蘊。這位獲得滿分的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光是題目,就已經赢了大半。
移用借鑒落俗套,唯有創新領風騷,不僅有深意而且之間點題,讓人眼前一亮。學生在文中大量的舉例說明,再一次佐證自己的觀點。後面用自主創新奏強音,獨領風騷譜華章再一次将主題升華。
文中還多次引用古詩詞,可見學生文采斐然。不少網友看後才明白,原來這篇難倒很多考生的《紅樓夢》,要這樣寫才能獲得滿分啊。
靠刷題取勝的時代過去了
為了讓教育領域更好地發展,緩解應試教育下的弊端,我國對教育模式進行了多次的調整,高考也迎來了新高考政策,希望學生們可以靈活選科,不要将文科生和理科生區分的那麼死。
今年高考之後,不少家長和網友都發現,現在高考考試的題型,已經不是一成不變的了,而是更加趨向于“創新”,在高考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新題型,比如說語文的作文和數學的題目等等。
往年的高考題目,可能“換湯不換藥”,但是今年的題型不僅把藥換了,而且還變成了高級藥材,這也是在釋放一個信号,靠刷題取勝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學生們學習的過程中,要重要這些方面。
未來學習要重視這些方面比起刷題更加重視理解
以前一道題型,學生們不會做,想不明白,那麼就多做,同一個題型做個幾十遍,自然就會了。畢竟都是在課本知識點上做出的拓展。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學生們比起刷題更要重視理解,理解了題目的意思,才是徹底學會了掌握了。
比記牢記更好重視思維能力
很多學生學習語文就是死記硬背,把一些古詩詞記住了就行,這樣考試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用。但是在創新的高考模式下,死記硬背已經行不通了。學生們要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在面對創新型題型的時候要學會變通。
而且在這一次的高考語文題目之後,相信很多學生也發現了要重視積累,多閱讀對學生們十分有好處。
寫在最後:
在大語文時代,像以前那樣學習似乎行不通了。學生們想要作文成績提高,要積累閱讀量,多練習寫作,積累古詩詞和名人名言,在作文裡面多引用。而且還要練好自己的字,這樣才能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才能有更多的加分。
時代在更新,教育也在進步,學生們的學習方法、家長的教育理念自然也不能一成不變,也要随之創新,才是提高學習的更好的方式。
今日話題:你對這幾篇高考滿分作文有什麼看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