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語出《老子》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處衆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争,故無尤。讀過老子的朋友,應該知道,老子很崇尚水這一形态存在。老子講求“無為”,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不刻意作為,要順勢而為。老子說“不争”,何為“争”?首先,争是主動的行為,其次,争的對象是對所有權歸屬有歧義的事物,如果本來就是你的,那麼叫“取”,而不叫“争”,順勢而為便可取,否則便要争。争來的東西,最終還會失去。
館主在這裡舉個例子,比如在一國之中,大家評選誰是力氣最大的,那當時誰舉起了最重的東西誰就是力氣最大的人,這沒有問題,因為當時你力氣最大,就是你了,這個大力王的桂冠是你自然取得的,大家都服。但這不過就是一個虛名,你需要知道一方面你會衰老,力氣會漸失,另一方面肯定會有一個力氣更大的人在某個時刻出現,所以不用把這虛名當一回事,但若你好面子,要虛榮,有這等無意義的心思和習慣,你便會去争,想盡一切辦法不讓别人在力氣上打敗你,但最終結果呢?你還是輸了,不但失去了大力王的桂冠,可能還會付出一些别的代價。何必呢?
水在老子眼裡,就符合“無為”的特征,為什麼說水往低處流,因為往低處流是自然規律,水從來不會想要往高處流,這很好,水流經之處,不管多小的孔穴,多深的溝壑,它都會滲入,都會填滿。它的外在形式非常的軟,沒有固定的形狀,老子很喜歡這個狀态,老子一點也不推崇外形剛猛,固定不變,老子講求一個“化”,這是個很有學問的字,值得深深體會。
圖片來源于網絡
扯了一大堆,算是講完了“若水”,回過頭來講“上善”,這裡的“善”,當然不是善良的善,也不是善長的意思。《道德經》大部分内容講什麼?“道”!所以,此處的“善”便是“道”,“上善”,便是“最接近于道”的意思。最接近于道的便是水。
個人原創,交流分享。不足之處,虛心求教。
無月文化,共讀經典,品味文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