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毛不易我是怎樣的一個人

毛不易我是怎樣的一個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4:07:27

一 像我這樣的人

小年輕毛不易有一首歌:《像我這樣的人》,其中的歌詞中有關于自我的多種描述:

像我這樣優秀的人,本該燦爛過一生,怎麼二十多年到頭來,還在人海裡浮沉;

像我這樣聰明的人,早就告别了單純,怎麼還是用了一段情,去換一身傷痕;

像我這樣迷茫的人,

像我這樣尋找的人,

像我這樣碌碌無為的人你還見過多少人

像我這樣庸俗的人,從不喜歡裝深沉,怎麼偶爾聽到老歌時忽然也晃了神

像我這樣懦弱的人,凡事都要留幾分,怎麼曾經也會為了誰想過奮不顧身

像我這樣迷茫的人,像我這樣尋找的人,像我這樣碌碌無為的人你還見過多少人

像我這樣孤單的人,

像我這樣傻的人,

像我這樣不甘平凡的人世界上有多少人。

……

在這首歌裡,有10多個詞來形容“我”,有自嘲有矛盾,有懷疑有不甘。

《像我這樣的人》像不像你?

那麼,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我”呢?

二 “我”是誰? 自我概念

有了世界才有了我,有了我才有了我心中的世界。

社會心理學對于主觀世界的研究,從自我概念的形成開始。

自我概念,即一個人對自身存在的體驗。

毛不易我是怎樣的一個人(05自我概念毛不易像我這樣的人唱出了誰的樣子)1

比如,我們每天照鏡子,關注自己的外貌,所以我們對于自己的外貌形成了一個總體的認識,這就是身體自我概念——漂亮,帥氣或者一般般。

比如,我們每天學習,關注自己的收獲,并且對比他人的成績,我們對于自己學習的水平和能力有了總體的認識。這是學業自我概念——優生或者差生。

再比如,我們每天做事,關注自己的成敗,對比他人的成就,我們對自己的能力有了總體的認識,并形成了最終的自我效能感——能幹或者無能,還有自尊——自信或者自卑。

自我概念是關于自己的一段描述,一些圖片,和一些活動場景,另外還要加上一些自己和他人的評價。就像是一個關于自己的年終總結報告。不過,它是圖像化的。

用簡單的填空,比如5-10個“我是一個------------的人”,就可以簡單地反映出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你可以試試。

但是,自我概念并不僅僅是一個關于自己的填空題。關于這個填空題的回答會影響到後來的你。

三 相信的力量

人相信自己是什麼,自己就是什麼——俄國 契诃夫

自我概念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它是人們對于自己的“相信”。

而相信,是有力量的。

毛不易我是怎樣的一個人(05自我概念毛不易像我這樣的人唱出了誰的樣子)2

比如,一個班級裡有所謂優等生和差生。我們為什麼反對用“差生”這個稱謂呢?我是差生——這就是埋在他心中的觀念。這個觀念是誰給他的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接下來的影響。一個所謂的差生,做着與差生的身份一緻的事情,不是天經地義嗎?

我的數學不好,于是,每次數學課之前就已經開始擔心,數學老師會不會提問自己。但是,數學課結束後,我卻以期待的心情迎接語文課,或者體育課。

是自己真的天生不适合學習數學嗎?不,是我覺得自己不适合——數學自我概念。

其實這是普遍現象:很多女生覺得自己不适合學立體幾何或者數學,很多男生認為自己不适合學語言類課程比如英語。

于是,大學裡的外語系的班級30個人中隻有2-3個男生就成了常見的情況。是男生真的不适合學英語嗎?

生活經曆形成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又像一個參謀,不斷地影響我們接下來要做的選擇和行動。

于是,我們各自帶着自己的“參謀”,去面對所有的事情。

于是,我們帶着關于自己“這個行”,“那個不行”的心理判斷,以及或自信或自卑的心理狀态去行動。

覺得學不好,可能最終變成了真的學不好。

那麼,問題來了,一種好的或者不好的自我概念從哪裡來?

四 一個數學差生的沒落

回到那令人恐懼的數學。為什麼我的“數學自我概念”不好呢?

這個首先要自責。

因為自己懶。印象深刻的是,小學有一個階段要學四則運算,裡面大括号套了中括号,中括号套了小括号,括号外面還有加減乘除各種符号,所以自己就覺得特别麻煩,也不明白為什麼有人居心叵測,要把算式故意做的這麼繁瑣,就是上天派來針對我的吧!

毛不易我是怎樣的一個人(05自我概念毛不易像我這樣的人唱出了誰的樣子)3

怕麻煩,也就覺得更麻煩。

其次,當時的數學老師很兇,常常打人。

所以,對于數學老師的怕,逐漸地轉化成了對數學的恐懼。這種恐懼居然可能要持續終生。

但是,我是真的不适合學數學嗎?現在的我有了反思的能力,回頭看,還真不是。

其實,有一段我的數學應用題做得很好,以至于好到如果當時數學老師有事沒來,班裡同學會邀請我上講台給大家講應用題。

這就奇怪了,都是數學,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區别?後來我仔細體會才明白:應用題在我這個後來的文科生眼中看,它更像是一個關于甲車和乙車的故事!

自己的原因和老師的原因都需要考慮。有時候我在想,如果當時的數學老師不是那麼兇,不是那麼的讓人恐懼,甚至,在我給大家講題之後能給我一點表揚,順便鼓勵我多做幾道四則運算,也許我的數學自我概念會好很多!

這樣的假設當然對那個老師也不公平,他哪裡能知道一門數學課,幾十個學生中還有我這樣把數學分成麻煩的“理科數學”和像故事一樣的“文科數學”的人!

五 一個文科生的誕生

對于一個數學差生來講,我的數學自我概念來自于外界反饋——糟糕的數學成績老師的批評;我并非說我們隻有“嚴厲的數學文化”。我當時語文學得還不錯,小學語文老師是一個溫柔有耐心的中年媽媽,每次上課都讓我們覺得學習課文是在享受陽光的溫暖,斷然不像那吹來陣陣寒風的數學課堂。

那些好的或不好的反饋,讓我們得到成功或者失敗的感覺,不斷地塑造着我們對于自己的效能感——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對于自己是否能夠勝任某種活動的能力的評價。

自我概念來自于和其他同學數學成績的對比——社會比較。

毛不易我是怎樣的一個人(05自我概念毛不易像我這樣的人唱出了誰的樣子)4

通過比較,我們知道了自己在這個群體中的位置,從而得到關于自己“位置高低”的評價。甚至,不客氣地說,我們的幸福感,一部分真的來自于他人的不足。

自我概念也來自于他人評價:因為談論起語文和數學,周圍人和你的互動方式是有細微差别的。他人口中的“我”成為我們衡量自己的參考标準。他人的評價非常重要,好的評價意味着接納。而作為社會性動物,從進化的一開始,就是那些被群體認同并接納的個體才更有可能存活下來。被群體排斥的結果是很嚴重的。

最終,我的自我概念還落定與自己對于“文科生”這樣一個身份的認同。對某種社會身份的認同會使自己得到歸屬感,同時也表現得更像那種社會身份,一個文科生,數學不太好不是很正常嗎?

也是因為我們找到了一種身份,也就得到了解釋——我是文科生,不要和我談論數學!

六 結語

生活塑造我們,我們塑造生活。

我們對外界的認識,是在自我概念這個“軍師”的指導下進行的,鑒于“自我”的中心地位,以及圍繞在自我概念周圍的其他心理現象,我們深知自我概念對一個人的重要影響。

在接下來的幾期内容裡,我們會對與自我概念相關的其它心理現象做讨論,這裡有一段話先要送給大家:

要判定自己價值多少,那是别人的事情,重要的是做好你自己。你不比一顆星暗,不比一棵樹低。 ——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屠格涅夫

毛不易我是怎樣的一個人(05自我概念毛不易像我這樣的人唱出了誰的樣子)5

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屠格涅夫

我是鋒芒,後會有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