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膠降價了嗎?有人會因此買阿膠嗎?圖/圖蟲創意
恐怕沒人能統計出來,人們用多少種方式、懷着多少種目的吃掉了多少動物。東阿阿膠怎麼了?
7月中,東阿阿膠2019财年上半年業績預報發布,預計上半年度利潤同比下滑75%—79%。報告一出,東阿阿膠的股價迅速崩塌跌停,兩天市值就蒸發了三十幾個億,網稱“驢皮爆雷”事件。
從藥中茅台到騎驢難下,東阿阿膠的崩塌其實早有預兆。持續增長十二年的東阿阿膠,在今年第一季度就已經呈現頹勢,營收同比減少23.8%, 淨利潤同比減少35.5%,首次出現了營收與淨利潤雙降的局面。
爆雷前不久的股東大會上,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曾談到:“公司正面臨十幾年來最困難的時刻,阿膠十幾年的高速發展帶來市場繁榮的同時,背後是市場的混亂,但相信混亂是治理的開始。”
東阿阿膠近期股價 圖/Wind
混亂早已發生,隻是虛掩在背後。而混亂從背後走向台前,或許比秦玉峰想象中來得更快一點。
秦玉峰認為,治理阿膠市場的混亂大概需要2-3年。不過,人們都知道,風起雲湧的市場上,2-3年的時間會發生什麼,沒人能算無遺策。
高貴的阿膠
去年,東阿阿膠的深海表面還是一派歌舞升平。十月初,阿膠世界開園,阿膠主題的文化旅遊節開幕,辦展覽、建博物館、開酒店,東阿阿膠昂揚進軍文旅産業。
在普通老百姓眼裡,這與經營模式很難聯系在一起,反正蓋大樓了就是有錢。事實上,東阿阿膠與許多保健品一樣,都是傳統文化營銷的得益者。
中國市場上始終存在着一種“崇古”的風潮,吃的用的穿的,綁上千年傳承、宮廷古方的大旗,立馬實現身價與格調的躍進。
東阿喜歡強調自己的文化屬性。
以三千年阿膠文化為主題的文旅産業,也是文化營銷中的一環,對東阿當地和企業雙方的形象而言,都是一面大旗。
2006年,在東阿阿膠工作了32年的秦玉峰上位。江湖人稱“阿膠少帥”的秦玉峰,上任就有大動作:放棄原有定位,高舉文化營銷和價值回歸的大旗,要讓阿膠成為“滋補國寶”。
上任第二年,秦玉峰恢複了中斷百年的九朝貢膠的生産。據稱,九朝貢膠的工藝十分講究,連制作時間和地點都有嚴格的規定,必須要在冬至子時取阿井裡的至陰之水熬制。
“宮廷貢品”是文化營銷的關鍵詞,東阿阿膠從此處入手,着力打造起貢禮的高冷人設。在各種采訪、演講中,秦玉峰多次提到古詩詞、古戲曲中的宮廷阿膠故事,甚至,後來推出的阿膠糕,配方也來源于元曲文本。
2009年,“私募教父”趙丹陽出價211萬美元拍下了巴菲特的午餐,他帶給股神的見面禮,就是茅台酒和東阿阿膠。
巧的是,趙丹陽正好就是東阿阿膠的股東之一。踩在茅台的肩膀上,東阿阿膠的定位又往高處爬了幾分。
贊助影視劇也是東阿阿膠文化營銷的手段之一,比如在東阿拍攝的《大宅門1912》、多次提及東阿阿膠的《甄嬛傳》等。
與定位一起上升的還有價格。秦玉峰認為,阿膠的價值被遺忘和嚴重低估了,它應該享有更高的地位。
秦玉峰著名的“價值回歸”理論中稱:“在明代,阿膠每市斤稅收征銀一錢六分,按當時稅收慣例,流通稅占銷售額1/20,折算阿膠價值每市斤三兩二錢白銀,相當于每市斤4000-6000元人民币。”
如何實現價值回歸?秦玉峰的答案是提價。從少帥上任至今,東阿阿膠提價18次,漲了20倍。去年,東阿阿膠塊的出廠價已經達到了3858元,藥中茅台實至名歸,阿膠原料驢皮也因此獲封“LV皮”。
憑借着不斷提升的價格,東阿阿膠年年都能交出漂亮的業績報告。也因為等着提價,銷售渠道商瘋狂囤貨,等明年漲了價,再把今年囤的貨拿出來按照新價格的折扣出售,獲取更多利潤。
你熬的阿膠,價值相當于你的包包。圖/圖蟲創意
在今年3月的一次演講中,秦玉峰仍表示:“價值回歸現在剛邁出了成功的一步,我們還會持續地按照這個戰略來推進,還得持續地回歸。”
回歸大業将成未成,少帥的江山卻先開始了震蕩。
阿膠有沒有效,這不重要
為了等提價,渠道商囤的貨舍不得賣,自然有人願意來賣點别的。多虧了少帥的宮廷論、貴妃論,阿膠滋補養顔的功能順着文化營銷的觸角走進千千萬萬個朋友圈,也養活了千千萬萬個微商。
東阿阿膠一手打出來的天下,很快就迎來四方觊觎。畢竟,阿膠這東西,哪家都能做,秦玉峰把概念炒熱了,想來分蛋糕的就多了。
英雄不論出處,對手不看出身,微商和大廠,都要與東阿阿膠競争。另一邊,阿膠滋陰補血、添精固腎的功能,也引起越來越多的争論。
2018年初,國家衛計委全國衛生12320官博發布微博讨論過節值不值得買阿膠,文中稱:“透過現象看本質,阿膠隻是‘水煮驢皮’,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
顯然,這嚴重挑戰了阿膠價值的底線,引起争論無數。而且,源于阿膠一貫與中醫藥牢牢綁定的概念,争論很快從阿膠蔓延到其他中醫藥品類上去。不久,全國衛生12320就發博一事緻歉,删除原文。
事實上,在這條微博發布之前,阿膠就已經滿身是非。從成分上來看,阿膠的的确确就是膠原蛋白,大豬蹄子裡就有的那種,要說補血需要的鐵,并不在成分中。
膠原蛋白加上神秘的至陰東阿水,會有怎樣的化學反應?東阿阿膠并沒有給出答案。
但作為阿膠界老大,東阿阿膠發博回應此事:“醫道中西,各有所長。中言氣脈,西言實驗。然言氣脈者,理太微妙,常人難識,故常失之虛。言實驗者,求專質而氣則離矣,故常失其本,則二者又各有所偏矣。”
2019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年會上,丁香園創始人、生物信息學博士李天天被問到阿膠到底有沒有用,他笑稱:“不能說一點沒用,但我認為雞蛋的價值比它們大多了。”
早在2016年,@人民日報也在微博上發過一則關于貧血的科普帖,直言阿膠、紅棗、紅糖等補血神器無用。評論裡一片腥風血雨,反對的人以千年傳統為依據,支持的人要求拿出實驗數據。
阿膠藥用價值的支撐,主要是來自中醫藥典籍。矛盾的是,如東阿阿膠等企業在營銷裡一直所強調的千年古方,很可能根本不是古方:唐朝的《新修本草》裡,明确記載當時的阿膠是牛皮熬的。
多次出現在東阿阿膠宣傳文案中的“暗服阿膠不肯道,卻說生來為君容”一詩,按照年代來看,楊貴妃貌美不是因為驢皮,而是因為牛皮。
唐宋以後,宰殺耕牛成為禁忌,驢皮取牛皮而代之。到如今,驢皮後來居上占盡風光,牛皮熬的阿膠,隻能算假冒僞劣。
不過,東阿阿膠在少帥掌印這些年裡,除了補血,更愛強調阿膠的“滋補”作用。所謂滋補,不是“治病”而是“治未病”。這樣一來,大衆也不用争論阿膠是否有療效了,錦上添花不需要療效的證據。
在某種程度上,秦玉峰的定位盤活了阿膠品類,但卻沒有為東阿的品牌帶來多少益處。
不斷推高的定價将東阿阿膠與其他品牌的阿膠區分開來,雖然鞏固了江湖地位,拉升了格調和銷售業績,但也為其他不那麼愛漲價的阿膠生産商縫好了嫁衣。
此番爆雷後,東阿阿膠緊急發布了《東阿阿膠全年推進渠道梳理短期業績承壓》報告。報告中表示,考慮到短期業績承壓,中金公司将東阿阿膠評級下調至“中性”,下調目标價32.4元至33.8元。
東阿阿膠發公告上調價格不過是半年前的事。
為了渡劫,東阿阿膠的戰略也在進行調整。據悉,他們将加大醫療渠道推廣,已經啟動了複方阿膠漿百萬例整合醫學項目。
戰略層面從文化營銷向學術營銷升級,面向年輕一代,讓阿膠從高端向中低端滲透,向基層市場、基層醫院滲透。
十幾年了,東阿阿膠終于回頭想做基層的生意了,可基層恐怕買不起少帥心中6000元一斤的阿膠,在醫保藥品目錄裡,阿膠屬于“單味使用不予支付費用的中藥飲片及藥材” 。
要讓基層買得起,“價值回歸”的大旗又該怎麼辦呢?
我有一頭小毛驢,趕到東阿去剝皮
騎着毛驢成白馬,阿膠産業做大做強,中國的毛驢卻在逐漸減少。
驢的消失 圖/中國新聞周刊
倒回三十年前,中國毛驢存欄量有1119.8萬,等到2015年,這個數字已經減少到542.1萬,2017年,僅剩267.78萬頭。
與之相對的是,阿膠市場上每年要消耗約400萬張驢皮。原料緊張,一直是東阿阿膠公布的漲價原因之一。
秦玉峰認為阿膠的發展帶動了養驢農民的增收:“一頭毛驢原來不到一千塊錢,現在能賣到一萬塊錢。”
阿膠還想賣,驢沒了。圖/pexels
十倍增收,但仍舊無人養驢。
為了填補原料缺口,中國人滿世界找驢都已經不是什麼新聞。非洲尼日爾的毛驢,4年間價格漲了4倍多,讓很多需要毛驢畜用的農戶再也買不起驢。
2016年起,因為對毛驢資源驟減的擔憂,布基納法索、尼日爾等6個非洲國家先後宣布停止驢皮出口,還有6個國家選擇關閉驢屠宰場。
但中國商人為驢皮支付的LV價格,讓地下黑市嗅到了走私商機,甚至去偷農戶家的驢。南非警方曾在北開普省的一個農場發現,有100多頭毛驢被非法屠宰,“毛驢被用榔頭砸死,活着剝皮”。
驢不是唯一入藥的動物,圖為鹿角霜。圖/圖蟲創意
動物入藥在中國漫長的醫藥史中相當常見。會打洞的穿山甲,鱗片據說通筋活血、通乳調經、食積不消、消腫潰癰;夜能視物的蝙蝠,拉的屎因為有治夜盲的功效,得名“夜明砂”;個子高力氣大還不怕冷的熊,擁有吃了能祛風寒、續筋骨的熊掌……
今年初,一粒生産于上世紀60年代的安宮牛黃丸以11萬元的天價拍出。據悉,此藥“清熱解毒,鎮驚開竅”,在中風、昏迷時有救命的神效。
安宮牛黃丸至今仍在生産,但1993年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犀牛角以後,新生産的藥都換掉了犀牛角。人們因此相信,1993年前的安宮牛黃丸威力更猛,市面上随便一顆都能賣出數萬的價格——盡管,藥品是有保質期的。
央視曾調查天價古董藥。
除了瀕危動物,“天然的”也是用藥者對原料的極緻追求。一粒牛黃丸,用天然牛黃(牛的膽結石)還是合成牛黃,天然麝香(雄麝臍香腺囊中的分泌物)還是人工麝香,價格相差好幾倍。
恐怕沒人能統計出來,人們用多少種方式、懷着多少種目的吃掉了多少動物。
相比而言,毛驢還算不上瀕危物種,吃驢肉的習俗也一直都有。但阿膠産業的需求量這麼高,說不定哪天就一紙禁令出台,改用人工驢皮。
到時候,手頭有XX年前天然驢皮阿膠的,也許真能倒賣出LV的氣勢。
參考資料:《東阿阿膠利潤下滑近八成,欲向基層下沉挽回市場》21世紀經濟報道,201907《東阿阿膠承認渠道靠囤貨盈利,業績暴降如何扭轉》第一财經,201907《秦玉峰:東阿阿膠十三年開創之路》特勞特,201903《東阿阿膠總裁回應每年提價:這是價值回歸,會持續推進》澎湃新聞,201903《專訪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中華老字号今年啟動國際化戰略》新浪醫藥新聞,201903《11萬元一顆的安宮牛黃丸,過期“神藥”成天價藏品忽悠了誰》澎湃新聞,201902《全世界的驢,都害怕中國人》網易數讀,201805✎作者 | 胡厘頭
歡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周刊原創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