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任何一個生物而言,繁衍都是頭等大事,這是保證自己族群能夠長久生存于世的根本所在。而想要完成後代的繁衍,那麼就要求雌雄動物之間成功完成交配,進而才能順利産生後代。但交配并不是想發生就能發生的,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屬于同一種族,否則後代也無法正常出生,即使出生也不具有繁殖能力。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生殖隔離。在生殖隔離的存在下,大家各自進行着自己種群的繁衍之事。也正是生殖隔離的不斷産生,地球才形成了如此多的物種。
黃人、白人、黑人外表差異巨大,為什麼能自由繁衍,沒有生殖隔離?
對于任何物種而言,生殖隔離都是極其苛刻的,但似乎到了人類這裡有所“松懈”,即使不同膚色,生活習慣大不相同的人之間,也能正常完成交配活動,順利産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後代,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不同膚色的人類,為什麼可以自由繁衍,不存在生殖隔離?就當下而言,我們将人群主要劃分為黑種人、黃種人以及白種人三類人。由此看來,人類似乎已經形成了三個不同的種群,但其實究其本質而言,不論屬于哪種人,大家都隸屬于智人這一種。由此來看,所有人類都是一樣的,彼此間并沒有什麼區别。
之所以在人群中會出現黑種人、黃種人及白種人之說,主要依據的是人的膚色這一單一的性狀,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劃分的根據。而且膚色這一表型的不同,很大一部分原因取決于環境,而并非基因。
以黑種人為例,他們常年生活在赤道周邊,太陽輻射強度遠強于其他地區。在這種環境下,人體為了保證自身的健康,便自動進行了自我防護的響應,于最表面的膚色進行防護,防止紫外線對人體的過度傷害,保證身體健康。
膚色的不同主要是由于體内黑色素含量及表達情況的不同。而黑色素如何表達,産生數量如何,在根本上又取決于太陽強度如何。其中追蹤到人體内部情況,則主要體現在維生素D和葉酸這兩種物質的含量又是怎樣的情況。
科學研究表明,人體所需的維生素D有90%都是需要人體自行合成的,僅10%來自食物。而且不論你吃多少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情況大都如此。而維生素D想要正常在人體中合成,需要紫外線的刺激才能發生。但另一種物質葉酸的合成條件恰好處于其對立面,紫外線會對其形成破壞,使含量降低。綜合這兩種物質的情況,人體自身需要達成一個平衡,而達到這一平衡的機制就取決于膚色了,或者說是黑色素的含量。
人體表面黑色素含量的多少與人體表面接受到的紫外線輻射量呈反比,即人類所處的地區紫外輻射越強,皮膚表面黑色素就越多,從而起到更大的阻礙隔離作用。反之亦然,在太陽光照射較少的地區,黑色素也不需要對其進行過多的攔截,黑色素含量随之降低,膚色發生變化。也就是說,黑色素的存在是保證紫外線到人體内的含量保持在一個穩定所需的範圍内。
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人們生活在天南海北,相隔數萬裡之多,但兩人一旦相愛,仍然可以正常交配并繁衍後代。因為人類彼此間根本不存在生殖隔離。有人可能會說,不是已經存在地理隔離了嗎,而且很早之前就有,為什麼還沒有演化出生殖隔離呢?
就當下研究來看,目前所有的人類都起源于非洲,是由原始非洲人不斷遷徙産生的。而且在遷徙途中,大家仍然保存着聯系和交配。在這種情況下,生殖隔離自然不會産生,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前面說的大家都隸屬于智人的一種。更不要說當下交通工具已經無比發達,人類之間的往來聯系更為密切了。
從這點上,其實也能看出人類的智慧。即使大家分開了,仍然保持往來,防止聯系的中斷,确保自己種群的數量,為自己減少競争對手的産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