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體檢時,都會做一個心電圖檢查,有些人生病去醫院檢查時,雖然不是心髒病,但醫生也會要求患者做一個心電圖檢查。那麼,心電圖檢查都有哪些内容呢?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物理診斷科副主任張弘教授說,心髒内有一組特殊分化的心肌纖維,它們具有自律性,即無需任何外來刺激或神經激動便可自動按時發出有節奏的激動,由此産生心髒的規律收縮,心肌的規律活動,産生微弱的電流傳至全身。在身體不同位置放電極,并連接心電圖記錄儀,便可把這變動着的電位差記錄成曲線,這就是心電圖。
心電圖檢查是廣泛應用于臨床的無創性檢查方法之一,對某些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1.對心律失常和傳導障礙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
2.對心肌梗塞的診斷有很高的準确性,它不僅能确定有無心肌梗塞,而且還可确定梗塞的病變期、部位範圍以及演變過程。
3.對房室肥大、心肌炎、心肌病、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和心包炎的診斷有較大的幫助。
4.能夠幫助了解某些藥物(如洋地黃、奎尼丁)和電解質紊亂對心肌的作用。
簡單地說,心電圖主要是檢查心髒的,有時候雖然不是心髒的病症,醫生也要求做心電圖,是因為有些病可能會累及到心髒,還有些病是因為心髒不好引起的。
那麼,做心電圖時病人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不要心理緊張
做心電圖時醫生要在病人的胸前、腳脖上、手腕上接各種顔色的電線,有些人非常害怕,生怕會觸電,心電圖機還未開,心就“撲通、撲通”直跳。實際上這些電線隻是把心髒的生物電“引出來”,不會向人體輸入什麼東西,所以不要有恐懼感。
◆檢查進行時需安靜
肌肉活動會産生生物電,當啼哭、深呼吸、四肢亂動時,均會影響心電圖的結果。
◆避免藥物影響
有些藥物可直接或間接影響心電圖的結果,例如洋地黃、奎尼西等。所以,應向醫生講明病人最近服過哪些藥物,以免誤診。
來源:家庭科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