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先在這裡住各位讀者牛年大吉,财源滾滾,身體健康,合家歡樂!
春節是我們國家非常重視的一個節日,很多習俗都是千百年一直流傳到今天的,如今人們普遍覺得城市裡面年味淡,還是要回農村,一家人熱熱鬧鬧地聚在一起才有過年的感覺。像筆者是湖南這邊的,村裡不禁煙花爆竹,從淩晨三點開始,就能陸陸續續聽到有的人家開始放鞭炮“出神”,而且家裡老人、媳婦也是一大早就起來忙活。
在農村過年也不能光是吃吃喝喝,裡面的講究多着呢,從昨天晚上開始奶奶就不聽叮囑家裡小孩,早上起來一定不能說不吉利的話,不管今天有多少垃圾都不能倒,不然就把家裡的福氣掃出去了。類似的習俗還有很多,其實說到底也就是為了在大年初一為新的一年開個好彩頭,很多年輕人對這些習俗不以為意,但仔細想想,這些風俗流傳到現在也有它的道理,就算不相信,按照老人說的來也不影響什麼,就當過年讨老人開心了。
一、正月初一不能回娘家?
實際上不僅僅是初一,按照老一輩的說法,要到正月十五“送完年”,才算過完一個完整年,初一有講究,随後的初二、初三……都是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明天就是初二了,大部分地區認為初二是祭财神的日子,這一天不管是普通人家還是做生意的,都免不了隆重祭祀一番,畢竟人們都希望新的一年自己得到财神爺的保佑,能發個大财。
另外正月初二還有一種說法,說是水神的生日在這天,所以家裡不能洗衣服,甚至于不能洗頭。當然南北風俗區别比較大,具體還是要按照當地習慣來,除此之外正月初二還是出嫁女帶着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的日子。有的年輕人不懂,按親戚遠近來說,親家之間關系更近,為什麼初一大家都在拜年的時候不能回娘家,家裡有比較迷信的人的話,看到出嫁女大年初一回娘家還會不高興,這裡面有什麼禁忌呢?
二、出嫁女是“外人”
之所以民間不怎麼歡迎已婚婦女正月初一回娘家,其中的原因是很多,首先就是封建社會時候,人們普遍覺得嫁出去的女兒已經屬于“外人”。俗話說“嫁雞随雞嫁狗随狗”,既然結了婚那就屬于夫家人,娘家人屬于親戚。從親屬關系上來說,出嫁女理所應當在夫家過年,何況仔細觀察一下也能發現,正月初一操持家務的都是媳婦輩,萬一媳婦回娘家,女兒又礙于風俗不能回來,那麼家裡的家務活不就隻能靠老人。
說句公道話,大部分女性結婚之後聽到“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種話心裡都不會怎麼高興,畢竟是自己生活二十多年的家庭,自己也是父母含辛茹苦拉扯大的,還沒有怎麼回報,就成了别人口中的“外人”,自然心裡不舒服。何況這種言論多了,隻會加深人們重男輕女的觀念,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年輕人已經不怎麼在意這條風俗,反正交通也方便,自己想什麼時候回娘家就什麼時候回娘家,認為這種封建的思想早該抛棄了。
三、初一回家影響娘家财運?
其次,不少老一輩會認為已婚婦女在娘家過年會讓娘家“受窮”,雖然部分地區可以初一回娘家,但不能在娘家過夜,可以中午吃個飯就回去,理由是一樣的。這種說法不知道從何而來,但不少人對此深信不疑,尤其是家裡有兄弟的,不管是姐姐或者妹妹,她們嫁了人初一卻在娘家過的,兄弟和兄弟媳婦嘴上不說,心裡多多少少會有點介意。
回娘家無非是想念親人,希望一家團圓,那句古詩怎麼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逢年過節都想着和家裡人團圓,封建時期因為女性地位不高,隻能按照“規矩”來,即使這種規矩沒什麼道理。現在的新婚夫婦偶爾也會因為過年去誰家産生一些分歧,特别是遠嫁的女孩,本來一年到頭就見不到幾次娘家人,過年就更像回自己家,而男方也會因為習俗等等原因,想回自己家。
好在現在的年輕人做事都有商量,大不了今年去男方家裡,明年去女方家裡,這樣輪着來也比較公平,對于娘家人來說,她們也想念在遠方的女兒,這些禁忌倒是要靠邊站,大家好好過個團圓年才是最重要的。還有件好一些的家庭,夫婦兩個在城裡定居,買了房,過年就把雙方父母都接到自己家,這樣就不存在是在娘家過年還是夫家過年的問題,也算是個解決辦法。
結語
所以說初一不能回娘家、要初二回這種舊俗,并不是不能變通的,再說了,舊風俗和親情之間,相信大多數人還是回選擇親情,不管怎麼樣雙方溝通好就沒問題,大過年人人都是喜氣洋洋的,說話都是撿着吉利的說,沒必要因為小事鬧不愉快。
不過要注意一點,作為傳統風俗裡回娘家時候,初二、初三這一天往往又被人們稱為“迎婿日”,老話說“正月初二路上看,盡是小生和小旦”,可以看出已婚婦女回娘家,女婿也是很重要的角色,舊俗可以忽略,但禮節不能丢,女兒出嫁成為夫家的一員,為夫家生兒育女,同樣女婿也是女方家庭成員中的一員,雙方組合成一個大家庭,該盡的孝心還是要盡。嫁出去的女兒過得好不好,受不受夫家重視,回娘家這天一看女婿表現就知道,所以說這一天還是要重視起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