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苋的作用與功效與禁忌? 馬齒苋素有“痢疾克星”之稱,夏季常吃一點馬齒苋可以預防痢疾,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馬齒苋的作用與功效與禁忌?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馬齒苋素有“痢疾克星”之稱,夏季常吃一點馬齒苋可以預防痢疾。
馬齒苋是我國農村田間地頭常見的野菜,素有“長壽菜”、“不死草”、“馬卓菜”等小名。遍布南北,夏秋最為肥美,有大量的食用方法,當菜吃一般是用鮮品;入藥鮮品、幹品具可。
馬齒苋有黃花種和白花種,黃花的莖帶紫色,略帶酸味,口感不佳;白花的莖葉呈綠色,口感較好。适合食用
《本草綱要》記載:馬齒苋性味酸寒,歸大腸經、肝經、脾經。能夠清熱解毒、消癰利尿。
主要治療濕熱或是熱毒所緻的痢疾,癰腫和淋症等。由于馬齒苋性寒滑利,最常解血分及大腸熱毒,為中醫臨床治痢常用品。現代研究證明,馬齒苋有抗菌作用,對很多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對傷寒杆菌、大腸杆菌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
《生草藥性備要》中記載,馬齒苋能治紅痢症,清熱毒。
《滇南本草》中記載,馬齒苋有益氣,清暑熱,寬中下氣,潤腸,消積滞,殺蟲,療瘡紅腫疼痛。
《本草綱目》記載,馬齒苋能夠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治療産後虛汗。
讓我們總結一下馬齒苋的常見功效:
1、治療細菌性痢疾,急性胃腸炎,急性闌尾炎,血痢,小兒單鈍性腹瀉
細菌性痢疾,腸炎:馬齒苋(鮮草)1.5斤。先經幹蒸3~4分鐘,搗爛取汁150毫升左右。每服50毫升,每日3次。
急性闌尾炎:馬齒苋、蒲公英各2兩,水煎2次,濃縮為200毫升,2次分服。
血痢:馬齒菜二大握(切),粳米。上以水和馬齒苋煮粥,不着鹽醋,空腹談食。《聖惠方》
小兒單鈍性腹瀉:
取新馬齒苋0.5~1.0斤,煎湯,加适量白糖調味,分次作飲料服下,1天服完,連服2~3天。或取鮮馬齒苋洗淨焙幹研末,每次3克,溫開水送服,每日3次。
2、治療瘡疖及化膿性疾患
取鮮馬齒苋4~6兩,洗淨搗碎,加水2~3斤,煮沸(不宜久煎),待水溫降至40℃左右時,用毛巾蘸藥液溻洗患處;也可用馬齒苋搗成糊狀敷于創面固定,每日換藥4~6次。
擦洗法适用于化膿性皮膚病和外科感染,如暑令瘡毒、疖腫、乳癰、丹毒、蜂窩織炎、肛周膿腫、甲溝炎等;濕敷法主要用于糜爛滲出性皮損,如濕疹、瘡、嬰兒濕疹、接觸性皮炎等上述疾患用馬齒苋外治,并适當配合内服藥。
3、可輔助治療帶狀疱疹
鮮馬齒苋2兩,搗爛外敷患處,每日2次。
4、調節血糖、降低膽固醇、改善血管彈性
馬齒苋中的去甲腎上腺素能促進胰腺分泌胰島素,調整體内糖代謝過程,從而達到降低血糖濃度的效果。其中,馬齒苋含有脂肪酸成分能抑制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改善血管壁彈性,可以使血管内細胞合成的抗炎物------前列腺素增多,血栓素A2增加。經常食用馬齒苋能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彈性,保護心血管。
還有 ,馬齒苋對心血管也有保護作用。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地中海地區的居民由于經常食用馬齒苋,心髒病和癌症的發病率明顯低于其他地方。
馬齒苋的食療
采取新鮮馬齒苋馬齒苋幼嫩莖葉,洗淨後炒食或做湯或焯水後炝拌;馬齒苋鮮品焯水汆燙之後,晾幹存放,可以紅燒肉類、包餃子、腌漬風味菜肴等。
馬齒苋性味甘寒,尤其适合脾胃積熱、疔瘡疖腫、痢疾、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病、動脈硬化者食用,孕婦和脾胃虛寒者應當忌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