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宇宙中真的找到了“第二個地球”,并且人類有機會可以到達那裡,你願意看看看嗎?
宇宙的大小實在太過虛幻,人類現有的計算單位已經不足以将其用具體的數據的表述出來,還不說我們尚未探索到其邊界。那麼在諾大的宇宙中會有多少個和太陽系相似的星系呢?這些星系中又會不會出現和地球一樣或者類似的星球?
前面我們說到的了幾顆“超級地球”的大緻環境情況,雖然都不是實地勘測得來的絕對數據,但就其計算情況來說,就已經說明了地球在宇宙中可能并不是唯一擁有生命存在的星球。那麼真正和地球的總體環境差不多的星球存在嗎?
開普勒442b
這可能是科學家們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适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存在,其宜居度高達83.6%,比地球還高0.7%。你敢信?從理論上來說,我信了。
開普勒442b是一個典型的岩石星球,距離地球大約有1115光年,正好處于其母星系的最佳宜居帶中,這也就代表這個星球上的液态水、大氣層和溫度等方面的外在條件都非常合适。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開普勒442b星球上的氣溫很有可能是全年溫暖如春的,對生命來講,非常适合繁衍和發展。
開普勒442b半徑隻是地球的1.34倍,和其他“超級地球”相比,其外表應該是最接近地球本身的類地行星。也因此,它在人類對星球宜居程度劃分上取得了超高的成績。
但是因為開普勒442b距離地球實在太過遙遠,光速前進也得花上千餘年的時間,對于人類目前的科技來說真的是“傷不起”。
開普勒452b
作為媒體口中的“地球2.0版本”,或者說是“地球的表親”在宜居星球中怎麼能沒有開普勒452b的身影?
開普勒452b距離地球大約1400光年,其公轉運行周期約為385天,和地球的一年的時間非常接近。它位于科學家所劃定的星系宜居帶中,預估平均溫度應該是在8°C左右,總的來說同樣比地球溫暖。
到這裡,開普勒442b的确是一個不可多得第二地球,就算是已經演化出生命和文明也沒有什麼稀奇的。
但是也有科學家發現,開普勒452b的半徑幾乎等于地球的直徑,重力超過地球的2倍,其質量更是已經達到了地球質量的5倍。
并且,這個星球的壽命比地球多了20億年,其表面的水分可能早就已經被蒸發,溫度甚至也可能已經到達120℃。這些條件就基本喪失大多數地球類生命在這裡誕生的可能,就很無語。
因此,很多科學家也認為開普勒452b是一顆迷你的海王星,而不是一個類地行星。如果要将它算作是類地行星,那麼由于高質量和高密度的影響,那麼開普勒452b星球上很可能會擁有超多活火山。
而開普勒-452b本身的存在在科學界依舊抱有質疑,因為它實在太過遙遠,其真實的質量和大氣層情況都不能被确定。同時,遙遠的距離使其宜居性就算再高,也沒有人類真實勘測和登陸的機會。
開普勒22b
這同樣是一顆系外行星,于地球大約有638光年的距離,和前兩個開普勒系列性比相比是要近得多,但也同樣遙遠。
開普勒22b是比較暗淡的一顆星球,但也同樣位于類太陽系的宜居帶上,液态水也有可能存在。
根據計算可知,開普勒22b的半徑大約是地球的2.4倍,如果不考慮極端溫室效應的影響的話,這個星球的表面溫度可能非常适中,平均溫度大約是-11℃左右。
但是因為開普勒22b的質量預估在小于地球質量的36-124倍之間,具體的質量和構成元素尚未可知,所以被認為可能是一個有較小岩石核心的液态或者氣态行星,可能存在海洋類的生命。
開普勒系列
或許我們聽過太多關于“開普勒”系列的星球,什麼開普勒442b、開普勒452b、開普勒22b等等,好像每一個帶有“開普勒”的前綴星球都有一個同點,那就是宜居程度都特别高?這可能相似的名字所造成的一種理解誤差,它們的宜居程度還有有很大差别的。
因為這些星球都屬于開普勒觀測場之類,所以都有相同的前綴。這些星球具體是哪一個星系之内的行星呢?北天星座中的天鵝座的類太陽恒星系。
天鵝座距離我們大約1500光年的距離,在銀河系中與天鷹座、天琴座呈現“三足鼎立”的勢态,其三個主星(天津四、牛郎星、織女星)共同構成了“夏季大三角”,是非常亮眼的星星。
在天鵝座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不止一個類太陽系,同樣也不會隻有一個類地行星。照常理來說,如此遙遠的宇宙天際,我們基本沒有可以觀測到其行星大緻情況的機會,是怎麼知道這個星系上有很多類地行星的呢?這些都歸功于開普勒空間望遠鏡的觀測。
開普勒空間望遠鏡主要利用的觀測方式是“淩日法”,主要根據行星在恒星系中不同位置的光度變化來計算這個行星的大小和質量等數據。具體吧變化有點像是“月食”,而系外行星就是開普勒空間望遠鏡和該行星的恒星主星之間的光度“遮擋”。
也就是利用這樣的方法,在天鵝座X-1當中,科學家發現了人類天文觀測曆史上的第一個黑洞。
那麼人類十分偶還能找到更加适合地球生命發展的類地行星呢?随着科技的發展,我們會須可以期待一下在太陽系中建立外星基地的可能,比如火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