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基礎知識
1.1 污水處理基礎知識
1.1.1 廢水的處理方法
1.1.2 廢水的預處理
1.1.3 污水的處理級别
1.1.4 排水水質等級
1.2基本常用術語、名詞
2.水處理工藝優缺點
2.1 A2/O工藝
2.2 氧化溝工藝
2.3 CASS工藝
2.4 SBR工藝
2.5 UASB
1.基礎知識
1.1污水處理基礎知識
1.1.1廢水的處理方法
污水的主要處理方法主要分為:物理法、物理化學法、生物法、組合法
1.1.2廢水的預處理
廢水的預處理是以去除廢水中的大顆粒污染物和懸浮物在廢水中的油脂類物質為目的的處理方法
污水經預處理和一級處理後首先進入厭氧池,在厭氧池中的反應過程與Ap/O生物除磷工藝中的厭氧池反應過程相同;在缺氧池中的反應過程與An/O生物脫氮工藝中的缺氧過程相同;在好氧池中的反應過程兼有Ap/O生物除磷工藝和An/O生物脫氮工藝中好氧池中的反應和作用。因此A2/O工藝可以達到同步去除有機物、硝化脫氮、除磷的功能。
A2/O工藝适用與對氮、磷排放指标都有嚴格要求的城市污水處理,其優缺點如下:
優點:
(1)該工藝為最簡單的同步脫氮除磷工藝 ,總的水力停留時間,總産占地面積少于其它的工藝 。
(2)在厭氧的好氧交替運行條件下,絲狀菌得不到大量增殖,無污泥膨脹之虞,SVI值一般均小于100。
(3)污泥中含磷濃度高,具有很高的肥效。
(4)運行中勿需投藥,兩個A段隻用輕緩攪拌,以不啬溶解氧濃度,運行費低。
缺點:
(1)除磷效果難于再行提高,污泥增長有一定的限度,不易提高,特别是當P/BOD值高時更是如此 。
(2)脫氮效果也難于進一步提高,内循環量一般以2Q為限,不宜太高,否則增加運行費用。
(3)對沉澱池要保持一定的濃度的溶解氧,減少停留時間,防止産生厭氧狀态和污泥釋放磷的現象出現,但溶解濃度也不宜過高。以防止循環混合液對反應器的幹擾。
2.2 氧化溝工藝
氧化溝又稱循環曝氣池,屬活性污泥法的一種變形,其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氧化溝又稱循環曝氣池,氧化溝是常規活性污泥法的一種改型和發展。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在環狀曝氣渠道中循環流動,屬于活性污泥法的一種變形,氧化溝的水力停留時間可達10-30h,有機負荷很低,實質上相當于延時曝氣活性污泥系統。由于它運行成本低,構造簡單,易于維護管理,出水水質好、耐沖擊負荷、運行穩定、并可脫氮除磷,可用于大中型水廠。
優點:
(1)氧化溝具有獨特的水力流動特點,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物絮凝作用,而且可以将其工作區分為富氧區、缺氧區,用以進行消化和反消化作用,取得脫氮的效果。
(2)不使用初沉池,有機性懸浮物在氧化溝内能達到好氧穩定的程度。
(3)氧化溝隻有曝氣器和池中的推進器維持溝内的正常運行,電耗較小,運行費用低。
缺點:
(1)污泥膨脹問題。當廢水中的碳水化合物較多,N、P量不平衡,pH值偏低,氧化溝中的污泥負荷過高,溶解氧濃度不足,排泥不暢等易引發絲狀菌性污泥膨脹。
(2)泡沫問題。
(3)污泥上浮問題。
(4)流速不均及污泥沉積問題。
(5)氧化溝占地面積很大。
2.3 CASS工藝
CASS為周期循環活性污泥法的英文(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的縮寫,是将好養的生物選擇器與傳統的連續進水SBR反應器相結合的産物。CASS工藝是以生物反應動力學原理及合理的水力條件為基礎而開發的一種系統組成簡單的污水處理新工藝。目前CASS工藝在歐美等國家已得到廣泛的應用,從運行效果看,處理效果好,除磷脫氮效果也不錯。
CASS工藝尤其适合含有較多工業污水的城市污水及要求除磷脫氮的污水的處理。其優缺點如下:
優點:
(1)工藝流程簡單、管理方便、造價低。CASS工藝隻有一個反應器,不需要二沉池,不需要污泥彙流設備,一般情況下也不需要調節池,因此要比活性污泥工藝節省基建投資30%以上,而且布置緊湊,占地面積可減少35%。
(2)處理效果好。反應器内活性污泥處于一種交替的吸附、吸收及生物降解和活化的變化過程中,因此處理效果好。
(3)有較好的脫氮除磷效果。CASS工藝可以很容易地交替實現好氧、缺氧、厭氧的環境,并可以通過改變曝氣量、反應時間等方面來創造條件提高脫氮除磷效果。
(4)污泥沉降性能好。CASS工藝具有的特殊運行環境抑制了污泥中絲狀菌的生長,減少了污泥膨脹的可能。同時由于CASS工藝的沉澱階段是在靜止的狀态下進行的,因此沉澱效果更好。
(5)CASS工藝獨特的運行工況決定了它能很好的适應進水水量、水質的波動。
缺點:
由于進水貫穿于整個運行周期,沉澱階段進水在主流區底部,造成水力紊動,影響泥水分離時間,進水量受到一定限制,水力停留時間較長。
2.4 SBR工藝
SBR是序列間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簡稱,是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又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與傳統污水處理工藝不同,SBR技術采用時間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間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穩定生化反應替代穩态生化反應,靜置理想沉澱替代傳統的動态沉澱。它的主要特征是在運行上的有序和間歇操作,SBR技術的核心是SBR反應池,該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無污泥回流系統。
SBR具有以下優點:
(1)理想的推流過程使生化反應推動力增大,效率提高,池内厭氧、好氧處于交替狀态,淨化效果好。
(2)運行效果穩定,污水在理想的靜止狀态下沉澱,需要時間短、效率高,出水水質好。
(3)耐沖擊負荷,池内有滞留的處理水,對污水有稀釋、緩沖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機污物的沖擊。
(4)工藝過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據水質、水量進行調整,運行靈活。
(5)處理設備少,構造簡單,便于操作和維護管理。
(6) 反應池内存在DO、BOD5濃度梯度,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脹。
(7)SBR法系統本身也适合于組合式構造方法,利于廢水處理廠的擴建和改造。
(8)脫氮除磷,适當控制運行方式,實現好氧、缺氧、厭氧狀态交替,具有良好的脫氮除磷效果。
(9)工藝流程簡單、造價低。主體設備隻有一個序批式間歇反應器,無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統,調節池、初沉池也可省略,布置緊湊、占地面積省。
SBR系統的适用範圍:
(1)中小城鎮生活污水和廠礦企業的工業廢水,尤其是間歇排放和流量變化較大的地方。
(2)需要較高出水水質的地方,如風景遊覽區、湖泊和港灣等,不但要去除有機物,還要求出水中除磷脫氮,防止河湖富營養化。
(3)水資源緊缺的地方。SBR系統可在生物處理後進行物化處理,不需要增加設施,便于水的回收利用。
(4)用地緊張的地方。
(5)對已建連續流污水處理廠的改造等。
(6)非常适合處理小水量,間歇排放的工業廢水與分散點源污染的治理。
2.5 UASB(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工藝
由于具有厭氧過濾及厭氧活性污泥法的雙重特點,作為能夠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轉化成再生清潔能源——沼氣的一項技術。對于不同含固量污水的适應性也強,且其結構、運行操作維護管理相對簡單,造價也相對較低,技術已經成熟,正日益受到污水處理業界的重視,得到廣泛的歡迎和應用。
UASB由污泥反應區、氣液固三相分離器(包括沉澱區)和氣室三部分組成。在底部反應區内存留大量厭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澱性能和凝聚性能的污泥在下部形成污泥層。要處理的污水從厭氧污泥床底部流入與污泥層中污泥進行混合接觸,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把它轉化為沼氣。沼氣以微小氣泡形式不斷放出,微小氣泡在上升過程中,不斷合并,逐漸形成較大的氣泡,在污泥床上部由于沼氣的攪動形成一個污泥濃度較稀薄的污泥和水一起上升進入三相分離器,沼氣碰到分離器下部的反射闆時,折向反射闆的四周,然後穿過水層進入氣室,集中在氣室沼氣,用導管導出,固液混合液經過反射進入三相分離器的沉澱區,污水中的污泥發生絮凝,顆粒逐漸增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沉澱至斜壁上的污泥沿着斜壁滑回厭氧反應區内,使反應區内積累大量的污泥,與污泥分離後的處理出水從沉澱區溢流堰上部溢出,然後排出污泥床。
基本要求有:
◆為污泥絮凝提供有利的物理、化學和力學條件,使厭氧污泥獲得并保持良好的沉澱性能;
◆良好的污泥床常可形成一種相當穩定的生物相,保持特定的微生态環境,能抵抗較強的擾動力,較大的絮體具有良好的沉澱性能,從而提高設備内的
污泥濃度;
◆通過在污泥床設備内設置一個沉澱區,使污泥細顆粒在沉澱區的污泥層内進一步絮凝和沉澱,然後回流入污泥床内。
UASB的主要優點是:
◆UASB内污泥濃度高,平均污泥濃度為20~40gVSS/1;
◆有機負荷高,水力停留時間短,采用中溫發酵時,容積負荷一般為5~10kgCOD/m3.d左右;
◆無混合攪拌設備,靠發酵過程中産生的沼氣的上升運動,使污泥床上部的污泥處于懸浮狀态,對下部的污泥層也有一定程度的攪動;
◆污泥床不填載體,節省造價及避免因填料發生堵賽問題;
◆UASB内設三相分離器,通常不設沉澱池,被沉澱區分離出來的污泥重新回到污泥床反應區内,通常可以不設污泥回流設備;
◆UASB在冬季低溫運行情況下,池内增設蒸氣管道,利用鍋爐蒸氣餘熱對系統進行加溫,以保證良好的運行環境。
系統産生甲烷氣體可引入鍋爐房進行留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