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佛山軌道交通規劃圖

佛山軌道交通規劃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08:02:43

軌道交通項目越來越多,佛山急需出台城市軌道交通保護管理辦法。8日記者從佛山市軌道交通局獲悉,《佛山市城市軌道交通保護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将于2022年1月2日起開始實施,有效期五年。《辦法》中明确提出,周邊物業需預留接入城市軌道交通規劃線路。而佛山市光是地鐵線就規劃了14條,總裡程為562公裡。

物業承擔接入軌道交通費用

目前軌道交通項目已經影響到佛山的城市商業布局。禅城區的“嶺南站”直接與廣佛地鐵對接;南海區的“中海環宇城”則位于廣佛地鐵、南海有軌電車1号線首通段換乘位置;而萬達廣場、南海萬科廣場等商業綜合體,也就是走幾分鐘到地鐵口。

佛山軌道交通規劃圖(佛山軌道交通下月執行保護管理新辦法)1

未來佛山會有更多物業會接入軌道交通項目。尹輔華 攝

“廣州地鐵學習‘軌道 物業’模式非常快,最早這個發展模式能不能在佛山起作用,誰都不敢下定論,但是最後佛山成功複制。”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交通規劃研究所所長曾小明表示,在地鐵出入口建設方式上,廣佛地鐵在既有建設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探索,除了使用地鐵建設資金自建的地鐵出入口外,還通過多渠道籌集資金進行出入口的建設。其中包括通過市政投資,打造具備市政過街通道功能的地鐵出入口;通過與周邊開發商合作,利用社會投資,打造與居民小區、商業中心直接相連的出入口。

下個月執行的《辦法》中,明确了今後周邊物業需要接入城市軌道交通的,應當滿足城市軌道交通相關技術要求,原則上由物業所有權人或使用權人負責實施并承擔相應費用。同時實施前應當與軌道交通建設單位或運營單位簽訂協議,明确接口的使用權、産權歸屬及維護管理問題。接口的開通須經軌道交通建設單位或運營單位審批同意,并服從軌道交通運營管理。

此外周邊物業需要預留接入城市軌道交通規劃線路的,依照辦法,應當滿足城市軌道交通相關技術要求,原則上由物業所有權人或使用權人向軌道交通主管部門或其行政委托單位申請,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第三方開展相關區段線站位研究,研究成果經軌道交通主管部門審查通過後實施預留,并承擔相應費用,後續與軌道交通建設單位或運營單位簽訂協議。需要預留地鐵車站出入口或連接通道的接口部分,納入周邊物業竣工驗收環節。

佛山軌道交通近期規劃要建115公裡

出台該辦法,其最終目的,是考慮到佛山近兩年來,城市軌道交通已經從單一的廣佛地鐵,逐漸演變為地鐵系統、單軌系統、市域快速軌道系統、有軌電車等兼有的格局,要為待建項目提供法規依據。

根據佛山市軌道交通局提供信息顯示,目前全市開通運營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裡程為37.5公裡(廣佛線佛山段21.5公裡、南海有軌電車1号線9.5公裡和高明有軌電車示範線6.5公裡)。

佛山軌道交通規劃圖(佛山軌道交通下月執行保護管理新辦法)2

佛山市共規劃有14條地鐵線,總裡程為562公裡。資料圖片

在建的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項目共5個,分别為佛山市城市軌道交通二号線一期工程(本月底試運營)、佛山市城市軌道交通三号線工程、廣州地鐵7号線一期工程西延順德段工程(明年一季度試運營)、南海區新型公共交通工程後通段(明年啟用)和南海區有軌電車裡水示範段工程項目。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佛山市軌道交通系統規劃》,佛山市共規劃有14條地鐵線,總裡程為562公裡,除運營和在建項目外,近期規劃實施115.8公裡,遠期規劃控制322.8公裡。

“今年初國家發改委批複了佛山軌道交通新一輪建設規劃,我們現在是三條地鐵線同時推進,地鐵4号線工程進度要比2号線二期、11号線快一些。”佛山市軌道交通局黨組書記、局長陳衛東近日指出,推進地鐵項目是與佛山發展相吻合的,會本着适當超前,量力而行來合理鋪排項目,并最終實現五區都有地鐵,且“地鐵同城”(互通互聯)目标。

■相關

佛山城市軌道交通安全保護區範圍:

(一)地下車站與隧道結構外邊線外側50米内。

(二)車輛基地、地面和高架車站以及線路軌道的結構外邊線外側30米内。

(三)出入口、通風亭、控制中心、變電站、集中供冷站等建(構)築物結構外邊線外側10米内。

(四)城市軌道交通過江隧道(軌道中心線)兩側各100米範圍内。

(五)已經批準的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或已經批準的建設規劃線路(以下簡稱規劃線路)(軌道中心線)兩側60米範圍内。

在建或運營線路的城市軌道交通安全保護區内設立特别保護區:

(一)車輛基地、地下工程(車站、隧道等)的結構外邊線外側5米内。

(二)高架車站及高架線路工程結構水平投影外側3米内。

(三)地面車站及地面線路路堤或路塹外邊線外側3米内。

【南方日報記者】尹輔華

【作者】 尹輔華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