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将于8月31日至9月5日在國家會議中心和首鋼園區舉辦。服貿會設置永久口号“全球服務 互惠共享”,今年的主題是“服務合作促發展 綠色創新迎未來”。
8月23日,國新辦舉行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和2022年服貿會籌備工作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表示,今年服貿會将更加聚焦服務貿易開放合作、綠色發展、數字化進程等前沿領域,舉辦論壇會議推介洽談等200餘場活動,彙聚政産學研各領域精英,為服務貿易開放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去年的9月2日,北京證券交易所在服貿會上宣布設立。北京市副市長楊晉柏在今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北交所成功設立開市并平穩運行,各項制度安排有效運轉,融資交易功能得到不斷強化,初步實現了改革預期目标。
更加突出“雙碳”主題
盛秋平表示,服貿會自創辦以來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我國對外開放三大展會平台之一。服貿會十年,也是我國服務貿易快速發展的十年。當前,全球疫情起伏反複,國際環境不确定、不穩定因素增多,世界經濟複蘇脆弱乏力,在此背景下如期舉辦2022年服貿會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一是凝聚共識、共促服務貿易開放合作;二是聚焦前沿、共促服務貿易發展;三是聯通内外、共享服務貿易市場機遇。
據盛秋平介紹,今年服貿會更加突出“雙碳”主題,新設環境服務專題展,全面展示生态環保、綠色節能技術、新應用;更加突出數字科技新元素,在電信服務專題中設置了元宇宙體驗館;另外繼續設置金融服務、教育服務、健康衛生服務、供應鍊及商務服務等專題展,都将充分展示各類新技術、新成果、新業态、新模式。
盛秋平表示,當前我國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十年來中國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49倍,進口服務累計超過4萬億美元,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進一步強化。本屆服貿會将會有超過400家的世界500強以及國際龍頭企業線下參展,整體國際化率達到20.8%,比上一屆提升近3個百分點。
今年服貿會有四大特點
據楊晉柏介紹,今年服貿會主要有四大特點:一是展會規模及各方參與度進一步擴大。展覽面積和線下參展企業數量均超過了上屆。截至8月22日,除國别、省區市展外,有線下參展企業1407家,比去年增加13.8%,其中,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446家。
二是國際化和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今年新增全球服務貿易聯盟作為國際合作機構。189位境内外的重要嘉賓已經确定參會。71個國家和國際組織以國家或總部的名義設展辦會,其中,10個國家首次以國家名義設展。
三是組展辦會更加突出綠色創新合作。圍繞今年年度主題新設了環境服務專題,各專題展圍繞綠色創新展示全球服務貿易新産品、新技術、新應用場景。
四是專區專館更加集中盤點十年服貿成就。在國家會議中心綜合展廳設置了中國服務貿易成就展專區,回顧了十八大以來中國服務貿易10年發展曆程和成就貢獻,展望未來發展方向。
我國服務貿易已連續八年穩居世界第二
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司長王東堂表示,服貿會發展的這十年,見證了中國服務貿易快速增長的曆程。2012年以來,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年均增長6.1%,高出全球增速3.1個百分點。我國服務貿易在世界的排名也由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去年已連續八年穩居世界第二位。
王東堂表示,服貿會自創辦以來,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為推動我國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為我國服務領域國際合作搭建了交流平台。二是為全球服務貿易發展注入新動力。三是為我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據盛秋平介紹,去年,我國服務進出口額達到了5.3萬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16.1%,創曆史新高。服務出口世界排名由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今年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态勢,服務進出口總額達到了2.9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1.6%;其中服務出口1.4萬億元,增長了24.6%,“中國服務”的國際競争力進一步得到提升。
“盡管服務貿易取得良好發展成績,但我們也要看到,當前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還面臨着不少挑戰和制約。”盛秋平表示,一是疫情對服務貿易的影響還在持續;二是服務貿易面臨外需收縮的風險;三是企業經營壓力加大。
盛秋平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将在以下方面持續發力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
一是擴大開放水平,加快建立統一開放市場體系。在全國推進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用好RCEP實施帶來的重要開放機遇,擴大與各成員國的服務貿易規模。
二是創新發展模式,加大傳統服務貿易領域數字化改造力度,支持智慧物流、線上辦展、遠程醫療等領域發展,提高服務可貿易性,推動保稅研發、檢測、藝術品展示交易等新興服務貿易發展。
三是提升發展平台。推進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各項政策舉措持續落地見效。
北交所初步實現改革預期目标
楊晉柏表示,近一年來,北交所成功設立開市并平穩運行,各項制度安排有效運轉,融資交易功能得到不斷強化,初步實現了改革預期目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支持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截至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105家,中小企業占比77%,戰略新興産業、先進制造業等占比超八成,23家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公司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北交所上市公司公開發行累計融資227億元,平均每家2.1億元,上市後已有5家啟動再融資,形成按需、小額、多次的接續融資機制。
二是構建了一套特色制度安排。堅持錯位發展、突出特色,以試點注冊制為牽引,北交所制度設計遵循交易所建設基本規律,尊重中小企業發展特點和成長階段。準入制度多元,兼顧不同類型、不同特征企業。融資制度靈活,形成按需、小額、多次的接續融資機制。交易制度高效,提供競價交易、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多種交易方式,契合中小市值股票特定需求。持續監管寬嚴适度。整體體現了包容、錯位、靈活、普惠特點。
三是完善了市場的樞紐功能。北交所在新三闆改革發展基礎上設立,與新三闆一體發展、協同聯動,挂牌準入、持續監管和上市審核各環節聯通,中小企業發行上市預期明确、銜接順暢。落地轉闆機制,打通北交所與滬深交易所有機聯系,已有三家北交所上市公司順利完成轉闆上市。加強新三闆與區域性股權市場聯通,700餘家來自區域性股權市場的企業實現新三闆挂牌,充實了北交所的後備企業資源,涵養了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土壤。
四是優化了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生态。最高法出台了司法保障意見,财政、工信、科技等部委協同促進,共與26個省級、22個市級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合力支持市場建設。北交所開市後,各類市場主體參與踴躍,相互影響、相互帶動,合格投資者數量已經超過510萬戶,是宣布設立前的近3倍;500餘隻公募基金布局,VC/PE加大投入,社保基金、保險資金、QFII/RQFII均已入市;112家證券公司深度展業,初步形成一批深耕中小企業資本市場服務的特色中介,21家商業銀行積極對接,共同探索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普惠金融的新路徑。
封面 | 服貿會官網
制作 | 張昕
審核 | 侯捷甯
編輯 | 上官夢露
終審 | 張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