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九年級上冊複習重點? 【知識梳理】 一、重點詞語,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語文九年級上冊複習重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知識梳理】
一、重點詞語
1.古今異義
餘住西湖 (古義:我 今義:剩餘,多餘。)
2.一詞多義
(1)一惟長堤一痕 數詞(上下一白 全)
(2)白 這裡指代酒(餘強飲三大白而别 古人罰酒時用的酒杯,)
3.重點實詞
(1)餘拏一小舟 拏:撐(船)
(2)擁毳衣爐火 擁:裹、圍
毳:鳥獸的細毛
(3)霧凇沆砀 沆砀:白氣彌漫的樣子
(4)惟長堤一痕 長堤一痕:指西湖長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還
(6)客此 客此:客居此地
(7)舟子喃喃曰 舟子:船夫
(8)更有癡似相公者 相公:舊時對士人的尊稱
4.文言虛詞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哪能
(2)是問其姓氏,是金陵人 表判斷(是日更定矣 這)
二、重點句子翻譯
(1)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大雪接連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
(2)霧凇沆砀,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湖面上)冰花周圍彌漫着白汽,天和雲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皚皚的。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想不到在湖中還會有您這樣的人!
(4)餘強飲三大白而别。
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就告辭了。
(5)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癡的人啊!
三、問題探究
1.試簡要分析“獨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獨”字的表達效果。
①映襯出環境的幽靜、空曠;②展示出作者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③暗示作者的“癡”(或“不同常人”),為下文埋伏筆。
2.文中具體描寫雪景的句子有哪些?運用了什麼描寫方式?
霧凇沆砀,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白描。
3.文中叙寫湖心亭奇遇時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運用了神态、語言、動作描寫,表現了作者賞雪的驚喜,清高自賞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緒。
4.“餘強飲三大白而别”“拉餘同飲”兩句中的“強”和“拉”表現了人物的什麼心情?
“強”表現作者的喜悅豪爽心情;“拉”表現客人的喜悅心情。
5.作者引用舟子的話有什麼用意?作者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語來收束全文?
用意:作者引用舟子的話包含了對作者癡迷于山水之樂的閑情雅緻的稱贊,同時這種天涯遇知音的愉悅化解了作者心中的淡淡愁緒。
作用:畫龍點睛,深化意境。對迷人雪景,“癡”情人不隻“我”一個,這也是一種巧妙的側面烘托。
6.文章說“獨往湖心亭”,可後文寫到“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況且文章末尾舟子還出現了,是否前後矛盾?
不矛盾。這裡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為之。在作者看來,芸芸衆生不可為伍,比如舟子,雖然存在卻猶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高自賞的情感态度。
四、文章中心
本文用淡淡的筆觸描述了作者一次雪夜遊西湖的經曆,寫出了雪夜西湖雲、天、山、水素雅、甯靜、淡遠的景緻和看雪之人的雅趣,表達了作者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和避世、清高、脫俗的情懷,同時也寄寓了作者無限的故國情思。
一、重點詞語
1.古今異義
(1)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義:意趣,情趣 今義:主意,心意)
(2)野芳發而幽香 (古義:花 今義:芳香)
(3)非絲非竹 (絲 古義:弦樂器 今義:絲線)
(竹 古義:管樂器 今義:竹子)
2.詞類活用
(1)名之者誰 名詞作動詞,取名,命名
(2)故自号曰醉翁也 名詞作動詞,起名号
(3)至于負者歌于途 名詞作動詞,唱歌
(4)山行六七裡 名詞作狀語,沿着山路
(5)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名詞作狀語,像鳥兒張開翅膀
(6)雜然而前陳者 名詞作狀語,在前面
(7)醉能同其樂 形容詞用作動詞,歡樂
(8)太守之樂其樂也 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
3.一詞多義
(1)秀佳木秀而繁陰 茂盛,繁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秀麗)
(2)謂太守謂誰 為,是(太守自謂也 命名)
(3)歸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回家(雲歸而岩穴暝 聚攏)
(4)樂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歡樂,快樂(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樂趣)
4.重點實詞
(1)環滁皆山也 環:環繞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樣子
(3)太守自謂也 謂:命名
(4)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領會
寓:寄托
(5)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林霏開:樹林裡的霧氣散開
霏:彌漫的雲氣
(6)雲歸而岩穴暝 暝:昏暗
(7)晦明變化者 晦明: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化不一
(8)野芳發而幽香 芳:花
(9)佳木秀而繁陰 繁:茂盛
(10)至于負者歌于途 負者:背着東西的人
(11)行者休于樹 休于樹:在樹下休息
(12)伛偻提攜 伛偻:彎腰曲背,這裡指老人
提攜:牽扶。這裡指被牽扶
的人,即兒童
(13)山肴野蔌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蔌:菜蔬
(14)雜然而前陳者 陳:陳列,擺開
(15)宴酣之樂,非絲非竹 酣:盡興地喝酒
(16)射者中,弈者勝 弈:下棋
(17)觥籌交錯 觥:酒杯
籌:酒籌
(18)蒼顔白發 蒼顔:蒼老的容顔
(19)頹然乎其間者 頹然:倒下的樣子
(20)樹林陰翳 翳:遮蓋
(21)太守謂誰 謂:是
5.文言虛詞
(1)也 定語氣(
在乎山水之間也 用于句尾,表示肯
)
(2)于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在(
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 從
)
(3)而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連詞,表轉折(
雜然而前陳者 連詞,表修飾
)
(4)之 句子獨立性(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用于主謂之間,取消
)
(5)乎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嗎(
頹然乎其間者 在
)
二、重點句子翻譯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遠遠望過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琅琊山。
(2)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為它取名的人是誰?太守用自己的别号來命名的。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賞山水之間的美景。
(4)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于心間,寄托在酒上。
(5)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又如太陽出來而樹林的霧氣散了,雲霧聚攏,山谷顯得昏暗。或暗或明交替變化的,是山間的早晨和傍晚。
(6)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野花開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蔭。
(7)伛偻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
老人彎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着走,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是滁州人在出遊。
(8)蒼顔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容顔蒼老,頭發花白,醉醺醺地坐在衆人中間的人,是太守喝醉了。
三、問題探究
1.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B)
A.第①段介紹醉翁亭所在,由面到點,先“環滁”,再“西南”,望“琅琊”,聞“水聲”,用聽覺置換視覺,一“回”一“轉”,方見亭子。
B.第③段太守頹然與衆賓喧嘩相映襯,既照應首段太守“飲少辄醉”,又暗含衆人不知太守憂樂之意,凸顯了作者被貶滁州後的愁苦和憤懑。
C.本文語言精美,運用了大量的骈偶句,增添了語言的韻律美;“而”和“也”字的巧妙運用,把整齊的句子斷開,讓它帶上了散文的韻味。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是點睛之筆,“醉翁”之“醉”,不僅因太守酒量淺,更有沉醉于山水美、滁人和、吏政清等多重含義。
2.“醉能同其樂”一句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能體現出歐陽修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情懷。
3.作者用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描繪了“滁人”跟随太守出遊的歡樂場景。請分析他們“從太守遊而樂”的原因。
滁州百姓愛戴太守,願意跟随太守出遊;太守治政有方,百姓安居樂業。
4.歐陽修雖被貶滁州,卻能夠與民同樂,這給你怎樣的啟示?
面對困難和挫折要能夠豁達樂觀、恬然自适、積極向上、有所作為。
四、文章中心
本文生動地描繪了醉翁亭周圍的秀麗景色和變化多端的自然風光,勾勒了一幅太守在山林中遊玩宴飲,與民同樂的畫卷,抒發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排遣憂愁的複雜感情,表現了作者随遇而安、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