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李世民,陝西武功人,李淵次子,李世民20歲,公元618年,暴虐隋朝滅亡,唐朝興起,李世民真是推翻隋朝的功臣。
盛世的“序典”,唐朝之前,隋朝濫用民力,大興土木,造成人民大量死亡,人民不堪奴役,推翻了隋朝的統治,隋末起義中,中國人口減少了三分之二,狀況之慘烈,堪稱人間地獄。
盛世的進行典
1.輕徭薄賦,漢初諸帝,農業稅率三十分之一,李世民農業稅率五十分之一。
2.搞“市場經濟”管仲鼓勵人民經商,減少關稅,仍将鹽業,鐵業等暴力行業壟斷在政府手中,使政府有了經濟來源。
李世民解除山澤禁令,允許人民自由開采,開放鹽業,鐵業,釀酒業,等壟斷行業,允許商人自由經商,取消了商稅。
這種極為寬松了“市場經濟”,唐朝經濟迅速發展,市場被激活。
西漢GDP占世界的26%.唐初,這個數字已上升為50%以上
3.打造小型政府
龐大的政府開支是人民負擔沉重的原因,李世民打造世界上最簡約的吏制體系。
中央政府人員隻有643人,全國為7000人,公職人員最多的時候,隻有1.8萬人。
拿俸祿的公職人員少了,人民負擔自然就減輕了。
4.兵在藩鎮
所謂藩鎮指駐紮在帝國邊境附近的軍事重地抵禦外敵為主要任務。把養兵的任務交給藩鎮,中央政府的職責和軍費支出減小,小型政府有了實現的可能。
5.從谏如流
唐太宗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廣開言路,使自己的錯誤及時糾正。
代表人物魏征,僅魏征就進谏200條
以上5個原因造成了“貞觀之治”,但是還是有瑕疵。
華麗樂章的破音
1.貸款:唐太宗取消了商稅,降低了農稅,又放棄二零所有暴利行業的壟斷,百姓富足。
但是政府收入從何而來呢?
漢武帝發布了算缗令和告缗令帶來了财政收入。
唐太宗頒布了“公廨錢”制度
向部分富人強制發放貸款,金額每年5萬錢,利息四萬八千錢。
唐太宗為了讓富人接受該制度,規定貸款一年家庭可推薦一人擔任公職,以作獎勵,但名額有限,任期最長兩年。
但是有個曆史性的問題,國富強和民富的矛盾問題
2.城市:西漢的城市化為17.5%。唐朝為20.8%。宋朝為22%
唐朝實行”坊市制“坊與市嚴格分開的,”坊“為居住區,”市“購物區。商業區必須”日中而聚,日落而散“的規定,商店所賣貨物之前,接受管理部門的檢查,将商品分成上中下三等,商品價格商人不得自主決定,還規定了商鋪租金的上限。
3.神丹
在唐太宗的治理下,大唐蒸蒸日上,一片繁榮。天下大治,但是身體卻每況愈下。
唐太宗也開始迷信神丹,結果被毒死,享年50歲。
之前唐太宗對秦始皇漢武帝的求仙的事情,采取批判的态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