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台海網
台海網11月30日訊 據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報道 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獲悉,莆田市政府日前印發《莆田市“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确了“十四五”莆田市現代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目标和任務,到2025年,全市基本實現“2113”交通圈。
《規劃》指出,“十四五”時期是全面推進交通強國建設的第一個五年,是福建省創建交通強國先行區、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重要階段。莆田市作為東南沿海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亟須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揮交通先行引領與基礎保障作用。
《規劃》指出,到2025年,莆田市将初步形成“兩軸兩廊”綜合運輸大通道,增強區域輻射能力;形成“一核心、兩支點、多片區”的綜合客運樞紐布局體系,實現市際市内交通網有機銜接;擴大軌道交通覆蓋範圍,打造1小時通勤圈;全方位推進公路網高質量發展,提升路網服務功能,基本實現“2113”交通圈。(“2113”交通圈:莆田2小時通達福建省各地市,市區1小時通達所轄縣區,縣區1小時通達所轄鄉鎮,陸域鄉鎮30分鐘上高速互通。)
主要任務包括——
打造綜合立體交通。加快構建“兩軸兩廊”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兩軸”對接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支撐“海絲”核心區建設,拓展閩台交流合作跨省綜合運輸大通道;“兩廊”拓展港口省内腹地、推動港産城聯動發展。加快建設或擴建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初步建成“海絲”重要交通樞紐節點。加快推進福廈鐵路客運專線莆田段建設、謀劃福州到龍岩高鐵前期工作、城際鐵路F2線福州市新建福清至長樂機場段、F8線和F9線等項目,打造1小時通勤圈;加快推動莆田東站至興泉鐵路建設,推進湄洲灣鐵路支線開行客運改造工程建設工作,提升港後鐵路貨運能力。持續完善高速公路網絡布局,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加強農村公路與高速路網、普通國省幹線的銜接工作,加快建設城市群一體化交通網。推進現代化港區集約高效、互補發展;打造特色機場、發揮旅遊優勢。
提升現代運輸服務水平。加快智能化數字化升級改造,推進莆田公交智慧平台建設,深入開展無人駕駛及車路協同試驗。完善電子通行證管理系統,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發展,打造以新一代5G信息技術為核心的“城市大腦”。打造優質可靠的客運服務體系,建設常規公交為主體的城市公共交通網絡,開啟智慧公交試點,積極引導發展旅遊專線、社區公交、高峰通勤線路等多樣化特色公共交通服務。完善農村客運網絡體系,加快公路客運場站建設。構建集約高效的現代物流體系。創新發展現代物流體系,全面推進傳統物流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海鐵、公鐵等多式聯運和甩挂運輸。推進郵政快遞服務普惠化,構建便捷配送服務體系。
加快港産城融合發展。推進港口轉型升級。推動港口資源整合、協同布局、集約建設、智慧管理和綠色發展,提升港口智慧化管理水平,推進5G和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港口中的應用。全面落實以産興港。打造港區和臨港産業區深度聯動發展模式,優化北岸經濟開發區、仙遊經濟開發區、湄洲灣國投經濟開發區、莆田高新區四大臨港開發區産業布局。
譜寫綠色交通新篇章。加快綠色交通廊道建設。加強區域生态環境動态監測監控,完善交通運輸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和後評價,健全運輸環節生态保護要求,促進交通運輸生态友好程度持續提升。推廣清潔能源,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積極主動做好交通運輸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優先發展技術先進、高效低能、低碳環保的新能源車,鼓勵推廣使用電、天然氣等新能源或清潔能源船舶。
健全安全應急新體系。建立統一高效的安全治理體系。構建現代化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體系,提升本質安全水平,規範行業安全生産信用管理工作。健全協同順暢的應急保障體系。推進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建立行業、區域安全生産風險研判機制。加強安全生産監管隊伍建設,重點充實基層一線監管和執法人員。
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化交通運輸領域改革。實施“大部門制”改革,深化交通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完善學法和法治培訓機制,普及科技執法手段的應用,加強行政執法“四基四化”建設。持續優化交通營商環境。完善權責清單,健全政府服務能效評價體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精簡審批事項、優化審批流程、減少申報材料。健全誠信交通市場體系。創新事前環節信用監管,加強事中環節信用監管,完善事後環節信用監管,健全失信聯合懲戒對象認定機制。(記者 陳漢兒 通訊員 姚鄭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