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歲暮天寒春可期

歲暮天寒春可期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6 18:10:08

歲暮天寒春可期?已到含饴弄孫時 ,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歲暮天寒春可期?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歲暮天寒春可期(已到含饴弄孫時)1

歲暮天寒春可期

已到含饴弄孫時

首先聲明:以下文字隻是一個最普通家庭的日常瑣事;文中所言也僅是最普通凡人的陋見。不足為奇,更不足以為引、為用。

一直覺得自己的女兒還沒有真正長大呢,心裡也一直把成家立業的女兒當孩子。似乎是忽然間,女兒倒有了自己的女兒,我也有了外孫女。升級啦,心裡的甜、心裡的高興,甭提!

最近一段時間,“含饴弄孫”的成語總是活躍在腦海中。我知道,生活使然、心境使然也。

“含饴弄孫”狹義的意思就是說嘴裡含着糖逗弄孫子,廣義的意思就是盡享老年生活。

可不是麼?在國内沒有什麼更多愁的,全家來到英國更沒有什麼發愁的事。全家人人有工作,生活一一當當。尤其是女兒更是勤奮學習、努力上進,成家立業,諸事順達,我和夫人都甚感滿意和幸福。兒女是父母的繼續,兒女的成功不就是我們最大的願望和成功麼!

兩千年的4月,女兒喜得一女,全家頓覺熱鬧、祥和。生活也由此變得豐富、充實,更有情趣。

小孩天天見長,可愛至極。女兒讓孩子喊我“外公”,倒是沒錯,我還心有不爽。為啥非得加個“外”字,豈不見“外”了。英國人稱呼外公和爺爺本來就是一個單詞:Grandfather。小孩雖生活的英語環境中,這“外公”倒是叫得順,一口一個“外公”,有時還自我發揮叫出個“外公公”。那語調、那神情,極其的自然而恰當。每聞孩子叫我外公,我都要大聲應答,心裡的那份美,滋滋往外流啊。

外孫女出生正逢英國疫情肆孽,想孫女卻不能見孫女。我和女兒住的并不遠,開車也就十幾分鐘。疫情嚴重期間,每想孫女也隻能偶爾把着門框張望張望,喊上幾聲,遙相呼應的感覺。

疫情漸漸消遁,與外孫女在一起的機會也終于有了。從此,每逢休息都要去見見,哪怕看一眼就走。幾天不見,那心裡的想,或許隻有經曆過的人才會明白。

女兒對孩子呵護有加,不準這不準那的。孩子不懂,談不上限制,倒是限制了我這當外公的。我也隻是表面不吱聲,心裡還是有所不平的。

你說為啥呀?孩子就是孩子,順着點孩子,順應些自然。我們也是帶過孩子長大的人,談不上什麼育兒知識,但經驗還是有的。且不說經驗,許多東西不都是本能的麼。

我是一個不希望給孩子約束的人,我的本意是要讓孩子生活在一個自由、溫馨的環境中,讓孩子的天性盡情發揮。

生活的最佳原則就是簡單,我不喜歡什麼虎爸、虎媽的,擱在我身上,我也絕對做不到。對待孩子,我的理念就是“吃好、睡好、玩好”。孩子開心是最好的方法,也是最佳的标準。隻要孩子能吃好、睡好、玩好,至于孩子的成長、發展就不用操心了。

什麼嬰兒飲食不能食鹽、吃糖、添加劑,沒錯。但任何事都有個度,隻要控制好、适量,你說能有多大的錯。逢年過節還不能吃一塊巧克力麼?煎雞蛋放一點點鹽還不行麼?

跟孩子一起玩,還不允許照相,更不允許發上網。唉,真是的,我自己的親外孫女,咋就人為地給了我一道道圍牆?

我相信一句話:父母的格局就是孩子的發展空間。愛自己的孩子是每一個父母都能做到的,但真正的愛要用格局,那就是天下為公、融入自然、親近人性、情愛相加。

我每周都要上四十幾個小時的班,孩子又不跟我們住一起。因此,每周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也就是小時計。每當和孩子在一起,我這當外公的就喜歡多抱抱孩子,孩子又喜歡我抱。可是,女兒總要嚷着讓孩子下來走。女兒的想法沒錯,要孩子鍛煉、要孩子獨立。可是,我這當外公的心想:孩子走路的時間多的是,我這抱她的時間是有限的;我現在抱孩子,以後想抱也抱不動了。再說,孩子大了也不會讓我抱了。

我在超市上班,每當要去見孩子,總喜歡給孩子買點吃的,也就是飲料、餅幹、蛋糕什麼的,可是女兒又是反對。說什麼鹽份、糖份太高,添加劑太多。真是服了,那也是我這當外公的一份心啊,你讓孩子嘗一點還不行麼?或者,幹脆哄哄孩子還不行麼?

有一次,孩子要吃含巧克力的餅幹。她豎着右手食指,跟我說“就來一個,就來一個”,反複說着,既認真、可愛,又讓我這當外公的心疼不已。小小年紀,多麼“懂事”,從來都是“禮貌、忍耐”,從來沒有耍脾氣、哭鬧。

有首歌叫《世上隻有媽媽好》,誰說的?除了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同樣不錯呀。隔代親,隔一代隻會更親熱。

孩子還是要多接觸人,多接觸家裡的人,多接觸社會的人。

我所上班的超市就有兒童購物推車,有的孩子剛學會走路,就推着小推車跟着父母一起購物了。我知道,女兒也經常帶着孩子一起購物的。我多想有一天,我的孫女也來我上班的超市推着小推車購物。當然,我更想親自帶她購物。

每當我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我就會想到我的孫女。想到她在吃、在玩、在上學的路上;跑在我身前身後,牽着我的手。又想起了《外婆的澎湖灣》,多麼具有情調,又多麼享受天倫之樂啊。

孩子畢竟是孩子,我還記得清清楚楚,當我自己的女兒三歲第一次上幼兒園的時候,我的眼睛都濕潤了。因為,我強烈地意識到,我的女兒從此将漸漸離我而去了。可是,我的外孫女還不到一歲就上托兒所了,還是全托,早晨7:30送到,傍晚7:30接回,一日三餐都在托兒所吃,每周四天。據說外孫女就頭幾天哭了幾次,很快就适應了。我這當外公的,聽着都心疼。别說上托兒所了,在家的時候,外孫女哭起來,總要眼睛緊緊地盯着爸爸媽媽,她多麼想這個時候能有爸爸媽媽的擁抱和安慰。孩子還小啊,更需要陪伴、更需要愛、更需要親情。

英語裡有個短句叫:Next to skin,直譯就是皮膚緊挨着皮膚,意譯就是關系最為密切。我們就一個女兒,女兒現在就一個孩子,你說我和外孫女不是最密切的人是什麼?别看小孩子不懂事,每當我去見孩子,孩子總要拽着我的手帶我看她的新玩具,還總是跑過來拍拍打打的,還總是“外公外公”地叫個不停。

孩子現在已經是一歲九個多月了,在我心中她已長大不少了。已經能夠到門把手了,也開始有獨立性了,也開始知道“害羞”了,也開始不想讓我們走了,也開始有“逆反”心理了。

我的外孫女在一天天健康、快樂地成長,我這當外公的隻要是為了孩子,我什麼都舍得。我是一個惜時的人,何況工作很忙,每當休息總想幹點自己的私活----寫點文字。可是為了孩子,我可以全然不顧,一門心思與孩子在一起,把我最昂貴的時間慷慨地給了外孫女。

咱還是講究傳統、講究好運的,一直想給外孫女買對手環,隻因疫情暫不能回國,在英國也買不到中意的。以後會有機會的,等孩子再大點,她也會懂、會更喜歡。

孩子的生日與我同在四月,僅比我早了一天。我說與家人:從此我的生日就給了外孫女了。我是一個沒有什麼生日觀的人,有了外孫女,倒樹立起了生日觀。以後,每當生日或許我就要捉摸着怎麼過好了,将與外孫女同賀,與家人同樂。

每周五,孩子不上托兒所,女兒、女婿都要在家網上上班。隻要我不上班,我都會和夫人早早起床,早飯都來不及吃,開車趕到女兒家,接管孩子。隻要天好,我也最喜歡帶孩子去公園。蕩秋千、滑滑梯。走在路上,我還會将孩子頂到頭上,像馬兒一樣跑,颠得孩子咯咯笑;我也會指給孩子看飛機、小鳥、公交車,孩子聰慧就會跟着學。

女兒說我們英語不好、不标準,要求我們跟孩子說中文,這倒是個好主意。外孫女畢竟是半個中國人,具有中國傳統、中國基因,加強中文熏陶很是必要。沒準以後長大了回國讀大學,孩子的将來必定會有自己的天地世界

什麼年齡做什麼事,我還真是到了含饴弄孫的時候了。

與孩子在一起,更比我寫上一篇文章有價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