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又到了立秋的季節,自然就想到了“一葉知秋”這個成語。漢語裡的成語,不但字面意蘊很美,而且内涵也非常豐富。一葉知秋,就是一片落葉從一棵樹上飄落下來,便知曉秋天已經到來了。這字面本身就像一幅優美的、富有動感的視覺鏡頭,讓人眼前出現了葉子搖搖擺擺,飄落而下的畫面,感受到了些許涼涼的秋意。
由此所引申出更深一層寓意,就是對于世間萬象規律性的把握,應該從眼前微小現象的變化上,預感到趨勢性變化的即将到來。這樣由小及大,由此及彼,由感性到理性,由自然到社會的逐層延伸,讓人由衷感歎,中國的語言文化,确實奇妙無窮啊。
明代到清代的瓷器,底足上的款識,喜歡畫一片樹葉。這種畫葉子的花押款,人們通常叫做“樹葉款”。古人為什麼要在那時候彌足貴重的瓷器上面,畫上一片樹葉呢?他們要表達的願望,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落葉歸根。人的生命進入深秋時,不管在哪裡漂泊流浪,都向往着如同一片樹葉那樣,即使是顫微微地,晃晃悠悠地,也要落在大樹的根旁。
解讀到這裡,本以為差不多已經窮盡了這個成語的含義。可是,我很快發現,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不是随便說說那麼簡單。接下來需要回答的是:那麼,所謂“一葉知秋”的樹葉,是從什麼樹上落下來的呢?
清人寫的《花鏡》一書裡,給出了清晰的答案:梧桐。古人認為能夠“知秋”的樹木,也隻有桐樹了。“此木能知歲時,清明後桐始華,桐不華歲必大寒。至立秋期一葉先墜。故有康恫詩曰‘葉落天下盡知秋’之句。”
在古人眼裡,桐樹是一種不可思議的“靈樹”。這種樹每根樹枝上,生出12片桐葉,與一年有12個月相對應。從下往上數,一葉為一月。當象征秋季第一個月的那片桐葉落下來,自然預示着秋天的降臨啦。
我們對于傳統文化,始終懷有的那份深切的敬畏,從一個小小的成語,就可以體現出來。因此,人們經常為“學無止境”而發出由衷地感歎,不是沒有道理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