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刹山,古稱“鐵叉山”。鐵刹山道教龍門派第二十代弟子覺明德,以道家居深山古刹,将鐵叉山改名為“鐵刹山”。鐵刹山有五座頂峰,即中峰元始頂、東峰玉皇頂、南峰靈寶頂、西峰太上頂、北峰真武頂,蓋從東、南、北三面仰視皆見三頂,三三合而為九,故名“九頂鐵刹山”。
道教勝地“鐵刹山”
鐵刹山,座落于遼甯省本溪滿族自治縣東部的田師付鎮,距沈陽市120公裡,距馳名中外的“本溪水洞”36公裡。地理位置介于東經124°16′50〃~124°24′03〃,北緯41°15′59〃~41°19′08〃之間,是一處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收入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年3月出版的《中國名勝詞典》。
九鼎鐵刹山,是東北道教龍門派的發祥地,為道教龍門派在東北的傳播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鐵刹山奇峰峭拔,林木蔥郁,古樹參天,洞穴杳然。衆多的摩崖時刻和峰岩洞穴等景觀彰顯出濃重悠久的曆史文化色彩。相傳商周時期的長眉李大仙在此修道成仙;古代小說《封神演義》、《金陵府》、《楊家将》均有關于鐵刹山的文字記載。在《封神演義》第四十五回“燃燈議破十絕陣”中,大破風吼陣的定風珠就是從鐵刹山的“八寶雲光洞”借得,故有“鐵刹三千年”之盛名。特别是明代崇祯三年,道教龍門派第八代掌門人郭守真在此傳教布道,開啟了東北道教先河。清代遼陽名士、海龍知府白永貞多次遊曆鐵刹山,曾題詩曰:“天然形勝擅遼東,九頂巍峨矗碧空。瑞氣夕瞻金母嶺,祥光朝射玉皇宮。山前河水萦衣帶,洞外天橋落彩虹。信是乾坤鐘毓厚,尋仙何事問衡嵩。”對鐵刹山的秀美風光和人文景觀進行了生動描繪。鐵刹山被載入《中國名勝詞典》,蜚聲海内外。
道教尊老子為開山鼻祖
老子的坐像,前面是展開的大本道德經。
全本的道德經
太極八卦圖廣場
鐵刹山敬奉的有李長庚,也叫‘長眉李大仙’‘太白金星’。
東北道教龍門派始祖—“郭守真”
第一護法神—“黑媽媽”
鐵刹山上山的石階有六千多級,泰山也是六千多級石階,不過鐵刹山的石階非常集中而顯得陡峭。
諸多的摩崖石刻和有名的景點
這位道長很健談,筆者與他聊了許多古往今來的傳說和見解,聊得很投機。
上山的道路可謂百轉千回
在西峰上可以遙看觀音閣水庫
在主峰‘原始頂’上‘一覽衆山小’。
‘别有洞天’
‘夫妻松’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第八章。
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處衆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動,善時。 夫唯不争,故無憂。 人無常在,心無常寬,上善若水,在乎人道之心境,即,心如止水。
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經》的哲學思想,意思是 “道”所反映出來的規律是 “自然而然” 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氣貫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個宇宙的生命規律精辟涵括、闡述出來。“道法自然”揭示了整個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間所有事物的屬性,宇宙天地間萬事萬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規律。
鐵刹山正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