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做過夢,有時候是好夢,有時候是令人恐懼的惡夢,對于夢的解釋,從古至今,不同領域的人有不同的說法。
現代醫學者表示,夢的形成反映了人體白天的思想和行為的集合。人在睡眠時,腦細胞也進入休息狀态,但是微弱的刺激也會引起他們的活動,從而産生夢境。
做夢
做夢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如果長期做惡夢,自然就會影響人的正常休息,長期下去很容易造成人體消耗過度,所以也要注意調理這方面的問題。
中醫談夢,如何養生?
從另一方面來講,做夢也涉及到人的健康層面。中醫上講,“脾主意”,經常夢見生活的瑣事,一方面是消化功能問題,還有就是脾的吸收功能欠缺。所以要注意消化不良這方面問題。
你夢魇過嗎? 單選
0人 0%
沒有過
0人 0%
偶爾夢魇
0人 0%
經常夢魇
還有一種夢境,就是夢魇,這種情況我們也大多經曆過,是指睡覺的時候,突然自己有想活動的意識,或者想擺脫某種危險的困境,但是身體卻不受控制,意識控制不住身體行為。
中醫講:心主神明。神明是指大腦、中樞神經及其思維的一些意識活動。這種夢主要是因為體虛肝血不足,外不能疏調足量供血,所以導緻魇,内不能安魂,因此成為夢。
夢境
在睡眠中,常見的還有說夢話,就是所謂的夢呓,一方面脾氣盛,脈多緊實,屬脾實之候,卧而不安,人體就會出現夢中呓語。另一方面,人們在睡眠中不停的低鳴發聲,肝魂不甯,出現夢呓,自不知覺。這類人生活多有心志壓抑,郁結于肝,借夢發放;或者精氣不足,膽虛呼求,魂驚夢外。屬于身體的一種調節作用。
在大多夢中,還有夢見自己飛起來的時候,《素問·脈要精微論》中講:“上盛則夢飛”。肺失肅降,氣壅于上,驚肝擾魂緻夢飛揚。另外,飲食不當,胃不和、卧不安,擾肝動、魂不甯而緻夢。還有正處在青春成長期的人容易形成此類夢。
解夢
關于夢的種類有很多,中醫解釋則是根據五髒六腑關系,七情六欲等來解釋,無論是好夢還是惡夢,都是我們的行為、思想以及身體變化的另一種存在,常養生常調理則會避壞就好。
注:本文部分資料摘自中醫知識平台,由老君爐編校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更多養生資訊,請關注<老君爐>微信公衆平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