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曾有一個專題,大意是:小時候和父母一起過的日子。
下面的帖子裡,是各種吐槽與父母的無法溝通。
有人說,每次見面,和媽媽的對話隻有那麼幾句:
“工作一切正常吧?”“挺好的。”
“我轉你的文章看了嗎?不能再熬夜了。”“知道了。”
“什麼時候找男朋友?”“快了。”
還有人說,不聊則已,一聊就吵架,大過節的搞得不愉快。
專題的浏覽量,竟達到了8位數。
小時候,我們和父母無話不說;長大後,卻變得無話可說。
當我們因為各種原因離開他們去往異鄉時,還自信滿滿地認為,有了火車、飛機、視頻通話,身體上的遠離根本不算什麼。
但有天卻突然發現,其實我們的心,也離他們越來越遠了。
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和父母,成了精神上的陌生人?
01
我們與父母的疏遠,從“一個忘了問,一個不敢說”開始…
和同事去外地出差,剛上車,他收到幾條母親發來的語音,叮囑他最近變天,注意增減衣物。
同事點開幾秒,聽了個模糊大概就關掉,回複道:
“媽我在高鐵上,手機快沒電了,沒事的話就先不說了啊。”
我問:“怎麼不跟你媽多聊會兒?”
同事對我笑笑:“我媽這語音都是四五十秒,聽個開頭知道意思就得啦,我得趕緊跟我對象彙報下行程呢。”
說完,打開跟女朋友的視頻通話,聊了足有半個多小時才依依不舍道别。
這是多少年輕人的常态:忙。
忙到工作、友情、愛情通通需要應付,唯獨父母可以想都不想地忽略;
忙到從不吝啬對身邊的人花時間,卻連媽媽的一條語音都擠不出時間聽完。
原來父母,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備胎。
你忘了問,他們不敢說,親情便越來越沉默。
慢慢地,父母都變成了最“懂事”的孩子,小心翼翼。
去年中秋,一張手繪“家宴圖”刷爆了朋友圈。
75歲的高奶奶,原本打算趁中秋和家人吃頓飯,但沒想兩個兒子都得加班,根本回不來。
于是高奶奶給自己畫了張家宴圖,當作中秋的“團圓飯”。
有魚,有肉,有美酒,有月餅,還有一筆一畫寫上去的“心心相映”。
有記者采訪高奶奶,她笑眯眯地說:“子女不用牽挂我的,安心工作就好啦。”
一句話,讓我鼻子一酸。
孩子沒空回家,母親就“懂事”地把兒孫繞膝的團圓願望咽進肚子,不給孩子添麻煩。
不打擾,是父母給我們最心酸的溫柔。
有位朋友曾與我說過一件事,我記了很久。
去年她媽生病,住院半個月了她才知道。
她說,她永遠忘不了當她下了飛機趕到醫院時,母親的樣子。
沒有驚喜,沒有開心,而是默默擦起了眼淚,像做錯了什麼事。
又怪丈夫多嘴非要告訴女兒,倔強地說自己根本沒有多嚴重,還一個勁兒地催她早點回去:
“對不起啊乖乖,耽誤你工作了。”
那一瞬間,朋友再也忍不住眼淚,在心裡罵了自己一萬遍。
我們有空跟小姐妹聊最近的八卦,卻想不起來問問爸媽近來可好;
我們有空問同事新發型是在哪做的,卻想不起來問問媽媽最近頭疼有沒有再犯;
我們有空聽男朋友講根本聽不懂的遊戲,卻想不起來問爸爸最近又去哪釣了魚。
我們,真的有那麼忙嗎?
02
我們與父母的疏遠,從“一個追不上,一個等不及”開始…
《奇葩說》中有個場景,讓我印象很深。
馬薇薇說,她的爸爸是海歸,還是理工科博士,可謂不折不扣的高知分子。
但他卻有一個“恐懼”:不敢用女兒的電腦,生怕用壞了。
說到這裡,馬薇薇潸然淚下:原來高大的父親在時代面前,早已膽小、無助、慌亂。
有人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整個世界都走得太快,隻有老人步履蹒跚,艱難地跟上節奏。
但很多時候,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真的有心無力。
看過一則公益廣告。
一個兩鬓斑白的老人來求職,他談吐不凡,一聽就知道是知識分子。
但他來求的,不是什麼管理層,而是一個最基層的實習生位子。
面對面試官的不解,老人坦言道:因為自己過時了,不再被女兒需要了。
他去營業廳幫女兒繳費,卻發現賬單已經通過網絡自動扣費了。
他怕女兒淋雨,坐了很久的公交給女兒送傘,女兒卻早就叫了網約車到家。
老人苦笑着說:“小時候啊,女兒總誇我是超人,現在啊,女兒長大了,不需要爸爸這個過時的超人了。”
因此,他才決定重新進入社會,跟上這個急匆匆的時代,看懂女兒的世界,做回女兒眼中的“超人爸爸”。
是啊,我們的父母都過時了。
他們不懂網紅,不懂電商,不懂段子和流行梗,不能理解我們的世界,無法與我們有共同語言。
而我們呢?
我們忙着湧進時代潮流的那扇門,卻等不及給父母留一扇窗。
我們嫌棄父母老土、古闆,卻忽略了,他們其實一直在追趕我們的步伐,拼盡全力。
清華才女劉慧凝,曾做過人工智能的課題,需要高效處理大量信息,特别讨厭别人啰嗦。
但她的母親呢,特别喜歡發長語音。
有次她實在受不了,就說:“媽,你能不能别發語音,特别慢,耽誤我時間。”
那一刻她突然發現,自己是個機器,快速分析出了一切,唯獨等不及分析一下母親。
在演講《人工智能不能代替人》中,她動情地說:
“我沒有分析出來的是,我媽發語音,是因為她眼睛沒有以前好了,打字,眼睛會很不舒服;
我沒有分析出來的是,我媽發語音,不是因為她要給你傳達什麼指令,隻是你許久沒回家,想跟你說說話;
我沒有分析出來的是,每次我像一個高精尖機器快速處理信息的時候,其實都在拉寬和母親之間的距離。”
你等不及,他們追不上,彼此的距離便越來越長。
但還記得嗎,當你很小的時候,不太會走路,常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爸爸媽媽,等等我。”
後來你一天天長大,腳步越來越快,父母被遠遠甩在身後,他們對你說,“等等我們”。
但你卻說:你太慢了,我等不及。
我們,真的有那麼急嗎?
03
我們與父母的疏遠,從“一個總在催,一個總嫌煩”開始…
今年春節前夕,網上有一個征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回家了?
其中大半的回答,如出一轍寫着同一個意思:“實在受不了爸媽總在催催催。”
不僅催婚、催生,就連吃飯、睡覺,都要催。
“為了躲催婚,決定不回家過年,不然會被我媽拎着四處相親!”
“在外一個人,周末都是睡到中午才起來,可在家還沒到9點老媽就開始唠叨。”
“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在家熬夜打遊戲都得偷着躲着的?”
到了一定年紀,父母好像都會自動開啟“唠叨”模式。
我的爸媽也是。
每次長假呆在家的最後一天,就是他們密集式催促的日子。
“這些做好的菜都帶上,微波爐熱一下就可以吃。”
“工作再忙也别熬夜,專家都說了,精神會差,會肝受損。”
“下次回家,争取帶個女朋友回來啊。”
“趁年輕,趕緊生個孩子,爸媽也能幫你帶帶。”
而我,總是像已到了“容忍”的臨界點,下意識地反感犟嘴道:“太重了啊!”“都能買到的!”“知道了知道了!”“你好啰嗦啊!”
以往每次,父母都會劈頭蓋臉罵我不知好歹,而這幾年,他們竟不再強求,默默地轉身離開。
我突然覺得自己很混蛋。
不知從何時開始,父母已經明白,自己催促再多也沒用,換來的隻是我們一口一個“好煩”,一句一句把他們推開。
對我們而言,成長就是能證明自己不再需要父母。
而對父母而言,衰老也是從這一刻開始的。
高亞麟曾說過一番話,紮了無數人的心。
在綜藝《我家那閨女》裡,高亞麟被焦俊豔邀請來做客。
吃飯時,兩人聊起婚姻話題。
作為一個年輕女孩,焦俊豔抱怨起她不明白爸媽為什麼總在催她結婚。
高亞麟一句話道出真相:“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
他說:
“父母在,你老覺得有一堵牆擋在你和死神之間。
父母一沒,你直面死神,你開始能清晰看到你人生的盡頭。
為什麼老人會催你,各種唠唠叨叨的,因為他們開始直面死神了,開始焦慮了,就想着做那些你沒完成的。”
聽完高亞麟的話,焦俊豔沉默了。
中國式父母,的确總是在催,因為在他們眼裡,我們永遠是孩子,冒冒失失,不甚完美。
今天說我們“用完東西不知道放回原位”,明天唠叨我們“怎麼連做飯都不會”。
可他們每一聲催促,都是一句擔心:擔心你安穩下來的速度,趕不上他們老去的速度。
所以他們催自己守護你的時間再多一點,催你把自己照顧得再好一點。
而這份溫柔的心,我們拒絕起來毫不留情。
他們習慣了催,你習慣了生厭,越逃越遠。
以往有多少為了躲避父母作出令人費解事情的年輕人?
04
有許多人說,所謂成長就是一個漸行漸遠的過程,所謂父母就是人生排序中最末尾的人。
但這些,從來不該是你疏遠父母的借口。
我們為什麼離父母越來越遠?
那是因為我們給予父母的,實在太少太少。
成年人奔走于生活,忘了時光最初的模樣,但總有一天你會發現,父母是我們花心思、花時間最少,卻最愛我們的人。
隻怕到那時,所愛隔山海,山海已不可平。
日本有一本書,叫《父母離去前你要做的55件事》。
書名殘酷,封面上印着一道“親情計算題”:
“假設你的父母現在是60歲,餘下壽命是20年,你沒有和父母同住,你每年見到他們的天數大概是6天,每次相處時間大概11小時。
那麼,你和父母可以相處的日子隻剩:20年x6天x11小時=1320小時。
也就是,55天。”
這55天,就是我們所謂的“來日方長”。
時間太瘦,指間太寬。
總有些事,在你推脫之後,就再也沒有了做的機會;
總有些時光,你還來不及珍惜,它便将你推向了未來。
别吝啬你的時間,别給自己太多的任性。
這份人世間最珍貴的愛,别空留了遺憾。
(來源:洞見微信公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