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護發素評測結果發出後,有不少小夥伴們都在問,護發精油呢?發膜呢?
大家的聲音我們都聽到了,今天就先來說說護發精油。
在開始評測之前,我們想先給大家展示一下頭發的結構:頭發從外到内有三層結構,毛小皮、毛皮質和毛髓質。
毛小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毛鱗片。
正常健康的毛鱗片,像魚的鱗片一樣,從發根往發尾一層一層緊密均勻地覆蓋在頭發最外層,從外面看是平坦、順滑、有光澤的。
但是經過歲月的磨砺和摧殘,我們的毛鱗片就不安分了。
特别是發尾部分,“年紀最大”,受損比較厲害。
關于護發精油,我們征集了一波粉絲感興趣的産品,總共 9 款:
本次評測花費:
檢測費 52000 元(公開價) 樣品費 2429.8 元= 總計 54429.8 元
技術小哥剪了 8 位妹子的頭發做檢測,做了電鏡圖的對比。
妹子們用完精油的頭發還好嗎?往下看。
成分解析排在産品前幾位的成分,大多都是一種矽油(環五聚二甲基矽氧烷),這是一種無色、無嗅、易揮發的液體環狀矽氧烷,具有良好的潤滑效果。
這裡面可能會攜帶八甲基環四矽氧烷(D4)。
在今年歐盟通報了一款發油含有此成分,拒絕進口。
我們翻閱了不少文獻,目前确認了 D4 具有很強的持久性、生物蓄積性,但是對人體的危害尚在研究中,還沒有定論。
在把這些樣品送檢測後,發現一款産品驗出高含量的 D4 (與其他産品相比高出 600 多倍),所以我們舍棄了這個産品,沒有加入到後續評測中。
功效測試我們參考目前文獻中對頭發摩擦力的測試方式,來測試頭發在使用精油後滑順度的改善。
每組 5 個發束,使用 SLES(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清洗發束後,在發束上使用樣品,晾幹,用儀器測定發束的幹梳理性。
結果如下:
另外,我們還加測了大家關心的光澤度問題,使用光澤度測試儀 Glossymeter 進行測試。
結果如下:
根據以上的數據結果,我們對這 8 款精油樣品進行評分:
毛鱗片修複
我們選取 8 位小姐姐,在使用産品前取下一撮 5 厘米長的發尾,使用三次後再取下一撮 5 厘米發尾。
這些頭發被送到實驗室,用雙面膠固定于載物台上,噴金後進行掃描電鏡觀察。
說明:由于實驗特殊性,兩次取的頭發沒有辦法做到完全一樣,所以不能夠精準對比,隻能根據每撮頭發的大緻平均情況進行對比。對比僅供參考。
以上的頭發都取自受損較嚴重的發尾,可以看到其實護發精油是無法對毛鱗片進行修複的,隻能改善一些毛鱗片的閉合狀态。
我們對比了護發素和護發精油的效果,總的來說護發素對毛鱗片的閉合改善情況要比護發精油好一些。
當然,這兩者的優點各有側重,要看大家希望自己的頭發更柔順還是更光亮。
試用體驗這些試用的小姐姐,反饋了她們的試用體驗,我們做了整理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因為每個人對這類日用品的需求不同,感受也有偏差,大家有什麼贊同或者不同的意見,也可以留言來分享。
關于頭發的問與答關于發質問題,大家關心的點有很多,我們在這裡做個簡單的問答講解:
已經受傷的毛鱗片是不會再重新長出來的,所以并沒有真正意義上能夠“修複”頭發的産品,即使是真的純植物精油也不會使受損的毛鱗片修複。
頭發一直在生長,剪掉損壞嚴重的,開始好好對待新長出來的頭發吧。
大部分的護發精油都含有矽油,使用時最好不要接觸頭皮。
純精油的産品會加入含有抗菌功效的精油(如茶樹、百裡香等),但是是否真的能抑制球形馬拉色菌,就未可知了。
脫發是多發性原因的,單單用護發精油要能達到防脫發,可能性不大。洗發水也一樣。
護發精油的檢測就到這裡了。
結果如下:
護發精油、護發素及發膜各自都有什麼作用,是不是一樣的效果,我們會等發膜的評測結果出來後和大家分析。
對不同産品的評測,我們一直在努力尋找實驗中合适的檢測方式,來盡量展示它們在功效上的作用如何。
但是日用品類的東西,最終還是用在大家自己身上,自己的感受最清楚,我們的評測結果僅供參考。
非常歡迎大家來評論區分享自己的體驗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