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三四月油菜花開得金黃,
到如今已是成熟季,
需要收割、翻曬、打籽兒、揚塵,
再曬幹後收納,或售賣或榨油。
這個時候需要收割的還有小麥,
于是伴随着端午節,帶着涼粽子去田間勞碌,
熱火朝天的農忙便由此拉開了序幕。
01
油菜花剛落完,
滿目都是一片菜籽兒的青綠,
農人們養精蓄銳準備接下來的農忙時節,
隻有小鳥兒不知天高地厚,
想在油菜籽兒間築巢撫育。
* 小時候常常割菜籽時尋到鳥窩,有的是鳥蛋,有的已是一窩的雛鳥。
02
麥穗兒飽滿時再除一次草,
做好最後的田間管理。
經曆了從冬季到春季的等待,
終于快要到了豐收時節,
農人不負季節,
季節亦從不辜負辛勞。
03
麥地裡滿目的金黃,
風吹過來沙沙作響。
學校裡的農忙假期開始了!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送點水、送點涼粥、就着大餅,
填充着父母們辘辘的饑腸,
空隙間孩子們也學習起臨陣磨槍。
04
小時候勞作總覺得田地遼闊怎麼也看不到盡頭,
長大些才知道唯埋頭苦幹方有收獲,
偶爾一次再回田間勞作,
方明白: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趁着日頭漸長,天氣晴朗,
努力把手頭的事多完結些。
05
遙遙記得熬了一夜打下來的麥子,
曬滿了門前路邊,
父親在炙熱的陽光下滿頭是汗地翻曬,
休息時便在樹蔭下打一會盹兒,
農忙季總算下來了一半。
06
翻曬也是個巨大的工程,
看好天氣,一框一框地從糧倉弄出來,
鋪平後再一次次地翻曬,收納,
總得曆經那麼兩三個大太陽,
方才能将辛勞賣出一個好價錢。
07
糧食滿倉是父母的喜悅,
麥子香就像母親新鮮烙出來的大餅,
讓我的舌尖充滿了想象。
于是期待着手擀面、大餃子,粘豆包……
盼着他們說的蒸蒸日上。
08
小田裡的秧苗長勢喜人,
又到了插秧季,
采出小秧苗、捆紮好、挑到大田裡栽種。
孩子們喜歡玩水,
但農人家的孩子們更早便懂得了勞作的意義。
09
在南來的風中小秧苗茁壯成長,
我們的暑假在知了的叫聲中亦緩緩而至,
田間時不時依舊有勞作的人們,
而田間卻也成為我們捕魚捉蝦的天地。
下一季的收獲,中秋前後,
便又會滿目金黃、稻香十裡了吧……
每至農忙季,
總想起家鄉的父母為了一畝三分地的辛勞,
雖已機械化很久,
可是小面積的門前屋後仍有種植與收割,
如果把那點作物換算成錢的确價值并不高,
可正是那一年的上下季的忙碌,
讓他們對天時的把握,
對土地帶來的意義有了種習慣上的認可,
像是農人的一種本分,
年複一年地踐行着付出與收獲……
以此篇圖文緻敬那些年邁的依舊孜孜不倦的父母們,
他們一直深谙:
種植與收獲本是天然,
哪有投機取巧的道理啊……
圖文皆原創,版權“姑蘇阿焦”所有,
商用需授權,轉發注明出處。
【姑蘇阿焦】
微信公衆号、頭條号、新浪微博 同步更新。
抖音也上線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