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盤點那些年我看的漫畫

盤點那些年我看的漫畫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4:45:52

盤點那些年我看的漫畫(快看到底失去了什麼)1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數娛夢工廠,作者丨徐冰

半年沒有登上微博的“偉大的安妮”,最近一個月開始明顯活躍起來,還表示考慮複更《安妮和王小明》。作為快看的創始人及CEO,陳安妮複出微博的原因,也許是為快看在8月5日北京舉辦的産品升級發布會預熱。

在這場發布會上,陳安妮除了宣布将沿用了7年之久的“快看漫畫”正式更名為“快看”,還發布了漫劇片單,推出150部漫劇,并表示将在未來投入10億參與漫劇制作。盡管“漫劇”這個名詞對于市場和大衆來說較為陌生,但陳安妮顯得信心十足,她表示視頻漫劇将是快看未來重點發力的業務,也是快看推動漫畫行業進入視頻時代的重要一步。

盤點那些年我看的漫畫(快看到底失去了什麼)2

我們很難斷言,與“動态漫畫”高度相似的“漫劇”到底能不能代表着快看——這家經曆了七輪融資,高達160億估值漫畫平台的未來。

畢竟早在6年前便已在漫畫行業中萌芽的“動态漫畫”并不是什麼行業新物種:其通過保留漫畫分鏡,通過一定的動作處理,同時加入旁白、對話和背景音樂等輔助效果,将傳統靜态漫畫轉化為具有動态效果的視頻。這些年來,雖然有不少機構嘗試主打過“動态漫畫”,但沒有一家能夠憑此收獲未來。

更讓外界所感到困惑的是,2019年8月27日,快看漫畫獲得了來自最大競争對手騰訊動漫的母公司騰訊集團的1.25億美元投資,這幾乎宣告了中國漫畫市場格局的塵埃落定,頭部平台通過資本聯姻強強聯手,兩年前市場原本的預期:一個漫畫行業的閱文集團将呼之欲出,橫掃江湖。但兩年過去了,快看非但沒有成為漫畫業的閱文,反而在月活流量的關鍵指标上一落千丈。

根據公開信息,2019年快看漫畫官方表示快看月活已超過4000萬,而根據極光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快看的月活數僅為1511萬。這不禁叫人疑問,快看此次宣布更名 投身漫劇的操作背後,到底是主動的戰略出擊,還是被動的業務轉型?

陳安妮在發布會後曾透露,快看的新一輪融資已經在進行當中。那麼“漫劇”業務是為資本市場精心準備的新故事嗎?在如今高度内卷化的市場行情下,投資人們會對這個故事感到滿意嗎?

月活不斷下降,漫劇能成為快看的救世主嗎?

作為未來發展重點方向,這場發布會裡登場的“漫劇”一詞,讓許多第一次聽到的人們感到新鮮。

快看給出的解釋是,漫劇約等于漫畫 視頻 廣播劇,是一種介于漫畫和動畫之間,具有漫畫變視頻、全視頻制作、還原漫畫分鏡、單集3分鐘等特點的IP衍生作品。作為這次發布會上的重點,以及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快看CEO陳安妮用了足足20分鐘講述了漫劇的定義和它的前景。

盤點那些年我看的漫畫(快看到底失去了什麼)3

但在數娛君看來,雖然“漫劇”這個名字十分陌生,這種表現形式卻是相當眼熟。除了在一些細枝末節上有所區别外,它和廣義上人們印象中的動态漫畫應屬同源。

對于動态漫畫,各大平台的命名都有着微妙的不同,比如騰訊叫它動漫畫,愛奇藝稱之為輕漫畫,優酷稱為漫動畫,貓耳FM稱之為有聲漫畫。不過,業内像快看這樣大規模投入動态漫畫的還是首次。

隻是快看的漫劇推出的時機相當微妙,在發布會裡,快看讨論了平台的發展曆程、作品出海和漫劇等,卻避開了自己現在月活數據。而這很難不讓人聯想,快看推出漫劇,進軍短視頻賽道,是否與其正在不斷下降的月活數有關。

根據公開資料,2018年,快看平台月活超4300萬。而按照比達咨詢的數據,快看在今年2月份、4月份的月活也分别是2895萬和2818萬,而在今年6月,極光發布《2021年Q2移動互聯網——行業數據研究報告》中顯示,快看的月活數顯示僅為1511萬。

盤點那些年我看的漫畫(快看到底失去了什麼)4

盤點那些年我看的漫畫(快看到底失去了什麼)5

如果是為了挽救日益下滑的月活,快看進軍短視頻,利用自制“漫劇”在抖音等短視頻平台上進行播放,利用後者龐大的流量确實是個不錯的路徑選擇。

快看表示在過去的119天中,快看斥資2億,組建了專業的漫劇制作人團隊,打造了史上最大的漫劇制造工場,并且實現自有IP全部漫劇化,有3000部正在開發中。未來更是計劃投入10億制作漫劇,預計為創作者帶來3億分成。

盤點那些年我看的漫畫(快看到底失去了什麼)6

在陳安妮看來,漫劇可以做到一個月上線、一周多更、全年無休更,甚至放出了一年更新3000部,年産量是番劇的十倍的豪言壯語。而漫劇在短視頻平台的推出也确實給了快看一個不錯的反饋:在漫劇上線2個月,全網尤其是抖音、微博的播放量已經超15億。漫劇在快看端内累計播放次數超1億,累計關注數超300萬。為此快看發布了7.0版本,更新了漫劇專區,更是直接将名字更名為快看,在名稱上就拿掉了“漫畫”一詞。

“漫劇”的屬性,不由得讓數娛君聯想到了此前某免費網文平台通過在快手發布“微短劇”的形式,給自身平台引流拉新、IP孵化、甚至拉來了新投資者。

為融資拿錢講一個新故事,這本無可厚非,隻不過從網文内容賽道換成漫畫賽道,相比免費網文平台較小的體量,将動态漫畫改頭換面重新包裝成“漫劇”的故事,能否撐得起快看如今龐大的估值身軀,仍是一個巨大的疑問。

就在今年6月份,快看獲得了一筆來自韓國公司One Store領投的9000萬美元的投資。根據媒體公開報道,快看在該輪的估值已經高達160億人民币。

盤點那些年我看的漫畫(快看到底失去了什麼)7

漫畫行業的獨角獸為何孵化不出優質IP?

在這場發布會裡,除了漫劇方面的措施,另一個引人注意的是平台漫畫作者的收入。

快看表示過去3年共發放了7.8億稿酬;平台上簽約作者月收入破5萬;頭部漫畫家年收入500萬;未來3年還将要投入10億元用于扶持漫畫家。這些數字對于漫畫家來說吸引力其實不低。

盤點那些年我看的漫畫(快看到底失去了什麼)8

但是實際上,一些漫畫家們似乎對這些數字并不認可。由于快看在發布會上并沒有列出具體是哪些頭部作者,也沒有對于這些數字進行進一步的解釋,因此微博上一些漫畫作者就對這些收入産生了疑問。比如為《快把我哥帶走》主筆的溪流就直接在微博表示:“我就當你這數據是真實的,請問頭部作者是啥意思?我是裆部作者?”

盤點那些年我看的漫畫(快看到底失去了什麼)9

一直标榜平台與漫畫家良好關系的快看,在一場發布會後卻讓外界感到了,他們之間的關系恐怕并不像日常宣傳中反映的那麼和諧。在今年年初,在梁阿渣發布的那條關于原創漫畫和小說改漫畫之争的微博下,在快看平台擁有上百萬粉絲的胡桃、子霧啊、清英等人氣漫畫家都紛紛聲援。雖然沒有明确矛頭指向的到底是哪一個漫畫平台,但答案恐怕并不難猜。

盤點那些年我看的漫畫(快看到底失去了什麼)10

(年初讨論小說改和原創漫畫的微博的轉發區)

原創漫畫與小說改編漫畫之間的矛盾似乎也帶進了快看的“漫劇”業務中,陳安妮在發布會上表示,已與閱文、晉江等平台達成版權合作。在将要推出150部漫劇中,隻有59部是漫畫平台原創,80部是小說改,原創漫畫隻占“漫劇”三分之一左右的份額。一個主打了7年漫畫的平台,到頭來挑大梁的居然都是隔壁閱文的小說IP,這将會給快看上土生土長的漫畫家們帶來的刺激可想而知。

盡管漫劇在為漫畫導流方面确實成效頗豐,但是在快看舉例的五部拉新漫劇中,《養敵為患》《掌中之物》兩部小說改漫畫為快看帶來了兩百萬的新用戶,而其它三部原創漫畫IP《啞奴》《雕塑》《淑女的生存法則》則合計帶來了60萬左右的拉新。

這相差極大的對比,雖然證明了漫劇的受衆以及這個模式的可行性,但也很明顯能看出,小說改IP在漫劇方面優勢更大。

盤點那些年我看的漫畫(快看到底失去了什麼)11

盡管在2017年,快看漫畫就已做到漫畫行業第一,在月活和用戶數方面,将騰訊動漫、有妖氣等對手斬于馬下,但相比它的兩位友商,快看在IP孵化方面卻依然隻有4年前那部《快把我哥帶走》,原創IP的質量一直被業内诟病。

以騰訊動漫為例,《狐妖小紅娘》于2013年來到騰訊動漫旗下,兩年後動畫化就大獲成功;《一人之下》于2015年在騰訊動漫開始連載,次年就推出了動畫版;2010年《十萬個冷笑話》在有妖氣連載,2012年便推出了動畫版,此後更是接連推出同名網絡大電影;2010年連載的《鎮魂街》,也在2016年成功動畫化。而這些動畫作品不僅讓它們的知名度更上一層樓,甚至在那個時間點帶領國産動畫走向了一個新階段。

相比之下,明明已經坐上國内第一位置五年之久的快看,對IP的孵化能力甚至不如多年前的競争對手,暫且不論《狐妖》等這些較早期的作品,近年來國内湧現的,如《非人哉》《大理寺日志》《大王不高興》《絕頂》等成功動畫化、影視化、遊戲化的原創漫畫,都沒有選擇與快看簽約,反而是靠微博等社交平台達到了人氣峰值。

盤點那些年我看的漫畫(快看到底失去了什麼)12

雖然漫畫與小說同屬于IP内容端的上遊,雙方之間也可以相互轉化,但就目前的情況來說,面對來勢洶洶的網文,漫畫根本毫無招架之力。小說改漫畫的盛行,也在間接淡化漫畫平台本身的原創屬性。這讓人不禁要問,再過幾年,快看會不會基本淪為閱文和晉江的漫畫中間商?

其實相比賽道上的其它對手,快看雖然站在了最頂峰,但其業内的口碑始終脫不開“條漫 大尺度”的流量打法刻闆印象,如何獲得同行們真正的認可與尊重,也許是下一個階段留給快看品牌的難題。

快看為什麼沒能成為中國的集英社

2014年成立的快看漫畫,在發展道路的第七年,拿掉了“漫畫”的後綴,似乎距離純粹的漫畫平台又遠了一些。

“我們希望快看成為超新Z世代的精神家園。”發布會的最後,陳安妮這麼說道。

其實我們并不明白,為什麼拿着最好資源、最多資本的快看,不去選擇成為中國本土線上版的集英社,而是看上去更想成為下一個bilibili。

據陳安妮介紹,現在的快看平台上已經聚集了2億年輕用戶,形成了獨有的超新Z世代社區文化:獲得500萬點贊高質量漫評區;獲得2.7萬點贊剪輯的漫畫視頻闆塊;獲得3000 收藏的同人;還有已積累百億熱度的自發興趣小組等。除了浏覽量超過195億“漫畫”标簽,“明星”标簽浏覽量超過27億;“聲控”标簽浏覽量超過40億;“同人”标簽浏覽量超過155億。

盤點那些年我看的漫畫(快看到底失去了什麼)13

在快看的APP内,裡面涵蓋了小說、影視剪輯、同人衍生、生活以及配音廣播劇等等多種形式,俨然一個小小的内容生态圈。現在的快看APP,比起純粹的漫畫平台,更像是一個什麼都沾一點的混雜市集。

相比日本漫畫,即便不提JUMP等國内耳熟能詳的傳統紙刊,網絡漫畫時期,日本也湧現了不少佳作。比如說日本最大網絡漫畫雜志的“GANGAN ONLINE”的《男子高中生的日常》和《月刊少女野崎君》,集英社創立的“相鄰的YOUNG JUMP”的台柱《一拳超人》。

而在韓國,網絡漫畫孵化出的IP也是數不勝數,共超過250部韓漫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漫畫成為韓國改編的香饽饽和文化輸出的利劍。

比如韓國漫畫平台Webtoon孵化出了:《與神同行》、《他人即地獄》、《金秘書為何那樣》、《梨泰院CLASS》、《奶酪陷阱》、《心靈的聲音》等IP。其中《與神同行》還拿下了不錯的票房成績,《金秘書為何那樣》、《他人即地獄》、《梨泰院CLASS》在中國國内的熱度也居高不下。

盤點那些年我看的漫畫(快看到底失去了什麼)14

缺乏優質原創IP,有朝一日終會淪為替别人IP孵化的代工廠,國内漫畫行業的沉疴已經越來越明顯。曾經輝煌的騰訊動漫和有妖氣如今都已漸漸沉寂,失去了孕育新IP的能力,如今就連國内第一漫畫平台的快看漫畫都要舍棄“漫畫”二字,去開辟新戰場,打造漫劇視頻業務,打造二次元社區。這一切,不免讓人唏噓,難道專注做好原創漫畫就那麼難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