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我們共同關愛聽障兒童

我們共同關愛聽障兒童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1 21:01:15

我們共同關愛聽障兒童?我可以感受到溫暖卻不懂什麼是呼喚,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我們共同關愛聽障兒童?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共同關愛聽障兒童(每年新生聽力殘疾兒童2)1

我們共同關愛聽障兒童

我可以感受到溫暖

卻不懂什麼是呼喚

我可以看得見色彩

卻不懂話語去感歎

也許人還有種感受

我一直都不曾擁有

…….

——《尋聲者》(歌詞原創)

聽見,對于一般人來說是多麼正常而普通的事情,但是對于有聽力障礙的患者,卻是困難重重。在3月3日“全國愛耳日”這天,由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耳鼻咽喉副主任張宏征作為主唱,帶領年輕醫生組成的“尋聲者”樂隊在醫院門診溫情開唱,吸引了衆多目光。

“我們組建樂隊,嘗試用這種清新、活潑的形式,主要是想貼近人民群衆,向全社會普及愛耳防聾的健康知識,而不是刻闆地說教宣傳。而且也要告訴大家,耳聾不是絕症,是可以通過現有手段和先進的技術獲得聽力,并且能夠和正常人一樣地工作生活,不應該受到歧視,聽障患者的權益與呼聲也需要被傾聽。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很願意來幫他們發聲。” 張宏征主任說。

每年新生聽力殘疾兒童2~3萬 “兩早”是關鍵

目前,我國有聽力殘疾的人數約2780萬,占殘疾人總數的1/3。其中7歲以下的聽障兒童将近100萬,每年新增新生聽力殘疾兒童2~3萬,每1000個新生嬰兒中就約有3個在出生時或幼年期被發現有聽力問題。“除了部分遺傳導緻,宮内感染、新生兒窒息、早産和低出生體重兒等等,都是造成新生兒先天性聽力障礙的重要的原因。”

早期發現、早期幹預非常關鍵。” 張宏征主任介紹,新生兒聽力篩查是早期發現新生兒聽力異常的重要手段,每個新生兒要在出生一周内完成聽力篩查,如果發現有問題,需要在3個月之内完成診斷性檢測,确定有聽力障礙的孩子,應在半歲之前盡早給予幹預,包括助聽器佩戴,人工耳蝸植入前準備等等。

人工耳蝸将納入醫保範圍 植入年齡越小效果越佳

張宏征主任提醒,人工耳蝸植入年齡越小越好。對于語前聾患者,進行人工耳蝸植入的标準年齡通常為12個月-5歲,植入年齡越小效果越佳。

“日常我們所說的預防不僅包括優生優育,生活用耳習慣,還有一種就是防止‘因聾緻啞’。為什麼耳聾的人不會說話?主要是因為耳聾使其失去模仿學習以及辨别語言的能力,導緻‘因聾緻啞’。3歲前是聽覺中樞發育的黃金時期,也是兒童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段。在這個時段植入可以得到良好的康複效果,所以建議如果是先天性語前聾和重度耳聾,在5歲之前(包括5歲)植入人工耳蝸,6歲以上植入則需要有一定的聽力言語基礎。”

當然,一提及人工耳蝸,不少人會覺得“高不可攀”,動辄20多萬元的昂貴價格,一般家庭很難承受得起,這也是人工耳蝸一直沒有被廣泛接受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過,好消息傳來。從2018年1月1日起,人工耳蝸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目前廣東省各市政策不一。張宏征主任說,随着醫保政策的逐漸落地,加上各項慈善項目的資助,比如“七彩夢行動計劃”、“啟聰行動”、“太陽公益基金”、“愛的分貝”等等,代表着人工耳蝸費用已不再遙不可及,普通家庭都能夠負擔,讓更多人走出無聲世界,聆聽這個世界每個角落。

如《尋聲者》歌詞所寫“我可以趴在你胸口/數一數心跳的節奏/聽見時間歡喜憂愁/連憤怒都覺得溫柔”。

通訊員:伍曉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