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麼意思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麼意思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2 05:14:38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麼意思?“之”在句子中往往跟在謂語後面做代詞,充當賓語;如“阙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先秦左丘明《燭之武退秦師》)”(譯文: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君主)考慮謀劃這件事) ,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文言文中的之是什麼意思?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麼意思(怎麼理解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1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麼意思

“之”在句子中往往跟在謂語後面做代詞,充當賓語;如“阙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先秦左丘明《燭之武退秦師》)”(譯文: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君主)考慮謀劃這件事。)

當“之”後面是表地點的名詞時,會用作動詞,翻譯為“到……去”;如“吾欲之南海”(清朝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譯文:我想到南海去。)

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如“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西漢司馬遷《鴻門宴》)”(譯文:希望您全部告訴項王我不敢背叛項王的恩德。)

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可譯為“的”;如“外無期功強近之親(魏晉李密《陳情表》)”(譯文:在外面沒有比較親近的親戚。)

賓語前置中的“之”沒有具體意義,隻起到提賓的作用,可不翻譯;如“何厭之有?(先秦左丘明《燭之武退秦師》)”(譯文:有什麼能讓他滿足的呢?)

定語後置中的“之”沒有具體意義,隻是定語後置的标志,可不翻譯;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先秦荀子《勸學》)”(譯文: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

跟在時間詞語後面作為“音節襯詞”,不翻譯;如“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明代歸有光《項脊軒志》)”(譯文:時間長了,能根據外面人們走路的腳步聲辨别是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