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東莞與佛山誰更強

東莞與佛山誰更強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02 08:11:13

東莞與佛山誰更強?中國有很多對城市一直演繹着是相愛相殺的雙城記 ,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東莞與佛山誰更強?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東莞與佛山誰更強(誰才是大灣區第三城)1

東莞與佛山誰更強

中國有很多對城市一直演繹着是相愛相殺的雙城記。

最知名的比如北京和上海,西南雙星成都和重慶。

在粵港澳大灣區除了廣深兩個老大哥一直在暗中較勁。

兩個小弟,東莞和佛山的也在彼此互為參照。

東莞佛山,誰會是廣東第三城?

兩地網上談論的比較熱烈,一直争論不休,也沒有個定論。

今天咱們就來好好系統的對比一下。

主要從經濟總量、産業、人口、區位等方面去分析。

東莞和佛山誰更勝一籌。

一、人口經濟

1、人口

據第七次人口普查報告顯示,佛山2021年統計常住人口961.26萬人,而東莞常住人口1053.68萬人。

在常住人口數量上,東莞勝過了佛山。

去年發布的《2021年度中國城市活力報告》顯示,在全國人口吸引力排行榜中,東莞排名第5遠超排名第10的佛山。

值得注意的是,佛山十年人口增長2304552人,折算十年增長率32.03%,這個人口增加總數排名全省第三,超過了東莞的27.33%。

兩座城市,在常住人口的數據,差距不大。

2、經濟指标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維度是經濟——GDP總量、稅收

2021年,佛山GDP1.22萬億。

而東莞1.09萬億,成為全國第24座GDP破萬億城市。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兩個城市2022年上半年的GDP總量。

佛山要略勝一籌,增速也大于東莞。

佛山GDP總量5747.79億元,名義增速為5%

東莞GDP總量5178.2億元,名義增速為3.6%

圖片來源:不凡智庫

對此可能有人會提出意見了。畢竟,佛山的面積也比東莞大出不少。

所以僅靠GDP總量來判斷誰是“第三城”,還是武斷了一些。

在稅收方面,東莞2021超2千億的收入總額,力壓佛山400多億的收入總額,穩坐廣東省稅收第三名的寶座。

稅收與企業活力密切相關,稅收上東莞強于佛山第四。

這部分算兩個城市打成平手。

佛山的面積為3875平方公裡,東莞的面積為2465平方公裡。

在土地面積遠大于東莞的情況下,佛山的GDP領先優勢不大,稅收有時候還落到東莞後面,而且吸引的人口也比東莞少了100萬。

可見東莞的地均GDP遠高于佛山。

3、民富

外币各項存款餘額是最能反映民間财富的指标。

6月末,佛山市本外币各項存款餘額2.27萬億元,成為廣東省内首個存款突破2萬億的地級市。

東莞2.23萬億,總額低于佛山,但是增量相對更高。

結合常住人口數據計算,佛山人均住戶存款破10萬元,反映了當地居民較為富有。

總結一句:東莞和佛山,一個常住人口多些,一個城市GDP強些。

二、産業結構不同

一個城市的實力,不能光看表面的數據,還要看内核。

我們再比較一下兩地的産業結構。

兩個城市工業制造業都很發達,但在具體産業上還是有很大區别的。

佛山的民營經濟力量雄厚,走出了美的、格蘭仕、志高、海天等一大批家喻戶曉的本土企業。

誕生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機械裝備、家電家具、陶瓷建材、食品飲料等傳統優勢産業基礎雄厚。

東莞同樣也有很多制造業企業,被稱為“世界工廠”,不過主要以貼牌生産、加工貿易為主,自主能力不夠。

最突出的成績是,吸引了華為、OPPO、VIVO、大疆、紫光等企業落位。

從2021年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上,東莞略高佛山,東莞7387家,佛山7100家。

在研發經費投入比例上,東莞也超過了佛山。

這個城市各有優勢:東莞的産業結構要優于佛山,但佛山在完整的供應鍊體系打造上則超過東莞。

去年,廣東省印發的《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

對于東莞,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汽車、先進材料等19個重點産業均被提及。

新一代電子信息産業、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兩大戰略性支柱産業均把東莞作為龍頭。

智能家電、汽車、先進材料、現代輕工紡織和現代農業與食品5大戰略性支柱産業都将佛山列為核心城市。

智能機器人、前沿新材料、新能源、安全應急與環保和精密儀器設備5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也将佛山列為核心城市。

▲美的庫卡二期項目

從外貿方面來說。

2021年,東莞外貿進出口總額高達15247.03億,全國第五,廣東第二。

而佛山隻有6160.7億,全國第16名,廣東第四。

2021年各城市外貿進出口總額

從數據可以看出東莞更外向,佛山更側重内銷。

三、區位優勢對比

在區位對比方面。

東莞的區位明顯是優于佛山的,它處在深圳、廣州兩大一線城市之間。

而佛山在西面,隻能抱廣州一個城市的大腿。

廣州都市圈國土空間發展格局圖。

深圳都市圈國土空間發展格局圖

東莞很受深圳企業家的熱捧,華為就是其中一個代表。

一段時間以來,數百個來自深圳的重大投資項目落戶在東莞,掀起了東莞承接深圳産業溢出的熱潮。

原因也很簡單:東莞離深圳近,地價便宜。

深圳企業剛開始還隻是把制造環節放在東莞,後來有的把研發環節也放在了東莞,這是東莞科創的靈魂。

東莞在金融上得到了深圳、香港金融體系的持續力挺。

因此東莞是吃到了深港紅利的。

反觀佛山,其地理位置靠近西邊,和東莞被廣深港三大一線城市圍着的地理優勢沒得比,西邊都是想抱大腿的小兄弟。

同時佛山和廣州之間又沒有深莞那麼強的互補性,同時廣州在科技創新方面也确實和深圳有一定差距。

因此,佛山享受的一線城市溢出紅利比較有限。

這是在宏觀地理位置上東莞的優勢,這對佛山來說是一個很難追趕的優勢。

不過就目前的發展狀況來說,東莞雖比佛山多了一條大腿抱。

但雙城聯動的緊密程度還是廣佛優于深莞。

根據《2021年廣州市交通發展年度報告》,廣佛每天通勤人次都高達174萬,遠超深莞128萬人次。

從兩地通勤來講,廣佛線已建成多年,而東莞至今沒有一條連通深圳的地鐵開通。

四、總結

那麼,誰是廣東第三城呢?

顯然,這個問題目前沒有定論。

對于東莞和佛山來說,都各有優勢,同時也存在着不足。

作為廣深之外的另一對雙子星,佛莞較量的激烈程度不比廣深低。

近期這個城市都增加了很多标簽:

雙雙被提為省級經濟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成功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

擁有多個同類标簽的佛山、東莞,狹路相逢又惺惺相惜。

佛山民營經濟“家底”厚實,但仍困在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裡;

東莞新經濟崛起,但不得不面臨營商成本提高等考驗。

新的身份,意味着新的機遇與挑戰。

對内要優化自身經濟發展,形成示範引領作用。

對外要融合周邊地區,協調全省發展。

雖然前途光明,但道路艱險。

免責聲明:

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作者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