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直方詩話》記載:東坡谪黃州,居定惠院。院東,雜花滿山,而獨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對于這株海棠,遭貶的東坡自元豐三年(1080)一到黃州,便目為知己,數次小酌花下,為之賦詩。這首七絕也是其中一首。
蘇轼《海棠》
東風袅袅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
隻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簡注
泛,閃現。崇光,高貴華美的光澤。空蒙,迷漫朦胧。月轉廊,月影移過長廊。紅妝,紅色裝飾的年輕女子,此處指海棠。
詩意散繹:
春風吹拂海棠花閃現華麗之光,
香霧迷蒙月影已經轉過了長廊。
隻怕夜色深沉海棠花兒睡着了,
特地點燃高燭把它的紅妝照亮。
簡評
蘇轼覺得這棵生于僻壤,被人冷落的海棠花與自己的命運相似,所以,對花的描述中流露出深沉的情感。
前兩句寫月色朦胧中,海棠花在清風的吹拂下光澤閃亮,香霧彌漫,渲染出優美幽寂的氛圍。
後兩句寫出詩人讨海棠的深情。生怕海棠花在深夜睡着了,特地點起高高的蠟燭來照耀着它。這裡暗用一則關于楊貴妃的典故。相傳唐玄宗在沉香亭召見楊妃,值楊妃醉酒而不能緻拜。玄宗笑道:“豈是妃子醉耶?真海棠睡未足耳!”(《明皇實錄》)玄宗是以海棠比喻美人,東坡在這裡卻是以美人喻花,并且進一步擔心花也象美人一樣睡去,點起蠟燭來讓它打起精神來!以此癡語來表現深情,可謂善于化用典故。
另外,這兩句又是從李商隐《花下醉》:客散酒醒人去後,更持紅燭賞殘花”詩句中化出,而較李詩更有情緻。歎良辰之易逝,傷盛時之不再,深情綿邈之緻在這兩句中充分顯現。
這首絕句,由于造語之工,想象之妙,感情之真誠,構思之别緻,所以曆來脍炙人口,曾被選入《千家詩》,使得它的流傳更為廣泛。
附圖一,三,黃州風光。
附圖二,海棠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