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它像嬰兒般瘋狂的甩着手臂,在感知自己的形态,感知這個世界。過了一天,它學會了舉起水杯的簡單動作。又過了一天,它熟練地用錘子敲打釘子……
人工智能 圖源網絡 下同
人工智能“瘋狂”的自主學習能力被人看作是AI技術發展的聖杯。
但是網絡上人形機器人學走路蹒跚不穩、四足機器狗買咖啡摔倒全灑的視頻又讓人捧腹大笑,網友不禁戲稱它是“人工智障”。
雖然人工智能可能“行動不便”,但很少有人質疑它的“智商不高”。
那麼該怎麼判斷人工智能的“聰明程度”?其智能程度能達到什麼水平?人工智能究竟能不能超越人類?
早在人工智能概念尚未被定義之前,計算機天才艾倫·圖靈就提出了第一個有關人工智能的标準,即“圖靈測試”。
“計算機之父”艾倫·圖靈 資料圖
圖靈認為:假如通過電傳終端與另一邊進行對話,人們無法區分那邊是機器還是人類?那麼就該承認這個機器是智能的。
曾經的一項測試顯示:谷歌AI的IQ得分為47.28,Siri的IQ得分為23.9,微軟和百度AI的IQ,分别為 31.98和32.92。作為參考,一個6歲小孩的智商為 55.5。
有人質疑:機器人的模拟和運算能力超出人類,但要論智商那就不一定了。
為了更準确地為人工智能“測智商”,業界進行了多次嘗試,2018年推出了MLPerf測試标準。
測試項目包括圖像分類、物體識别、翻譯、智能推薦、語音識别等。這也成為迄今為止權威性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國際AI性能基準測試。
馬斯克拟推出人形機器人“擎天柱”
而到了今年9月2日,由國内外行業組織專家共同研制,建立了我國首個機器人智能等級評測标準。
根據這個标準,機器人智能程度可分為5級:L1(基礎型)、L2(半交互型)、L3(交互型)、L4(自主型)、L5(自适應型)。等級從低到高,機器人智能程度提升。
餐廳内的送餐機器人
專家介紹稱,目前市場上的機器人大多在L3級别,它們能夠“聽懂”命令、識别道路、躲避障礙和簡單交互。比如,送餐機器人就屬于這一級别。如果想再上一階,就需要有一些“絕活”。一些“仿生眼”“電子皮膚”等在一些指數方面可能已經達到L4級。更高等級的機器人則屈指可數。
Siri剛問世的時候“智商”不及一個6歲小孩的一半,但經過一代代升級強化,它成功從“智障”升級為“呆瓜”,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隻有知道了人工智能的“智商”多高,才能進一步促進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從而賦能機器人産業的高質量發展。
我們相信,現在的人工智能隻是咿呀學語的嬰兒,未來終會成長為肩負重任的“超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