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大院裡有兩棵樹,一棵是香橼樹,另一棵也是香橼樹。
春天沒有看到它開花,秋天的時候卻是滿樹的果實,挂滿枝頭,圓圓的黃色的香橼在綠葉藍天的襯托下,看得讓人心都醉了。
果實累累,滿枝滿丫都挂滿了香橼果,有一棵樹上有一支挂的香橼太多了,把枝頭都快壓到地上了。
橘黃色的香橼果子,圓圓的,和一個拳頭差不多大,和檸檬、柚子的外觀相似,可是香橼是不好吃的哦,據有嘗試吃香橼果的人說,太酸太澀,根本不能吃啊。
既然不能吃,那麼這麼大的果子到底有什麼用呢?古人可是很喜歡香橼的哦,宋代便有直接用橙子充當薰帳聞果的做法,宋詞常見諸如“紅绡帳裡橙猶在”、“曲屏深幔綠橙香”、“夢回橙在屏風曲”之類的描寫。
清代熊榮有“清香夜滿芙蓉帳,笑買新橙置枕函”之句,并稱“九、十月間新橙,閨人競市數十枚,堆盤列案,以當清供。餘布枕席”。可見直到清代還有堆放新橙清供,或放在枕頭中的匣子裡增添香氣的做法。
到了明清,特别是明中期之後,陳設佛手、香橼等聞果的風氣越來越興盛,甚至有部分取代焚香的勢頭。聞果的香氣畢竟較弱,需要一定數量才能芬芳滿室,所以經常拿取十來個佛手或香橼,堆放在一個大盤中,陳設在條案、香幾之上。
條案、茶幾上面放香橼,既是能嗅到香橼芳香的氣息,更是古代文人雅士的首選清供的果實。
在案頭、茶幾上清供香橼和佛手等等能散發出清香氣息的果子,是一種很别緻的中國式優雅。
你有沒有嘗試過這樣的風雅呢?
願香橼的芳香氣息給你一個美麗、清香好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