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聊青春期前後的孩子有哪些明顯的變化。
人的身心發展有幾個重要又明顯的轉折點,青春期是一個,而且青春期的轉折對于青少年教育和家庭關系的影響也最大。
青春期前後最明顯也最外顯的是生理的變化,身體開始快速發育,荷爾蒙增多,性成熟。
女孩兒乳房發育,月經來臨,男孩兒喉結變大,開始遺精。這些生理的變化,會給青少年帶來一些驚慌又神秘的體驗。他們會有複雜的感覺,可能害羞,也可能自豪,可能害怕,也可能期盼。總之生理的變化,會把青少年帶進一段精神興奮、不平衡的心理狀态之中。
随着生理的發育,青少年的認知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其核心是抽象思維、理想主義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快速提高。因為有了這些思維工具,青少年開始以自我的方式思考。開始對現實不滿,開始反叛。
通常這時候成年人還沒有意識到他們的這個變化,還延續對待兒童的方式對待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就會遭到他們的抵抗。
認知發展的這幾種能力和他們的學習水平有密切關系。考慮到人的發育并不是完全平衡的,有些發育比較早的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就占有智力優勢,同樣的道理,一些發展慢一些的孩子,他們就會感覺學習新知識比較吃力。
所以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理想,除了要考慮他們的态度問題,其實也要考量他們的能力問題。否則就可能會誤解他們。
與此同時,青少年的社會情緒方面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開始要求獨立,喜歡把自己房間的門關上鎖上,遏制不住地與父母發生沖突,不喜歡和父母在一起,而更願意與同伴待在一起。
青少年的這些變化,讓一些成年人感覺措手不及,孩子的變化太大了,簡直變了一個人。一些父母想把孩子拉回到過去那種聽話的,喜歡訴說學校的事情的,完全依賴信任父母的狀态中。這又刺激了青少年的情緒。
其實觀察到這些變化并不難。困難在于當青少年處于這種發展的轉折階段,父母能給予他們的幫助是什麼。
我認為第一個幫助是理解。理解到青春期的變化是一種發展過程中的規律,同時理解這隻是一個階段。其實對于青春期的規律的理解比較容易,因為為人父母的人都是從那個階段過來的。
很多做父母的人其實是擔心青少年的不穩定的狀态一直持續下去,其實這是多慮,隻要放眼周圍看看就知道,沒有人會一直在青春期,青春期會過去。
第二個幫助是等待。實驗和探索是青春期的主要特征,也是兒童走向成人的特征。這種探索包括他們的職業生涯、自我同一性、探索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很多人就是從青春期開始熬夜、喝酒、吸煙的,這些都是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探索的一部分。
既然是探索,必然是成敗參半、喜憂參半、毀譽參半的,可這就是青春期的特點,也是人類進步的源泉。如果每一代都嚴格地按照上一代的方式生活,那人類的進步就無從談起了。所以這也可以說是進化選擇的結果。
青春期是認知發展的關鍵階段,也是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所以這時父母更應該把注意力放到孩子的價值觀的塑造和培養上來。
忽視生活中的那些行為、習慣方面的細小問題,重視價值觀這個人生的大問題,既可以減少與青少年的沖突,又可以防止他們走歪路。這是處于青春期的孩子的父母的首要任務。
作者:賈洪武, 教授、心理醫生、中學生厭學與思維力訓練專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